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政要的最后岁月-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父孙中山(1)
1924年,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导致直系军阀迅速溃败。此后,北方政情大变,出现了段祺瑞、冯玉祥、张作霖三派联合执掌中央政权而又互相争夺的局面。冯玉祥等受革命潮流的影响,打电报给南方政府的孙中山,邀请他到北京共商国是,为了尽快实现全国的和平统一,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等离粤北上。
  12月31日,古老的北京寒凝大地,凛烈的朔风卷地而起,灰暗的乌云从四面八方向城头紧紧压来。可是,在前门车站,却挤满了欢迎孙中山的人群,数不清的学生、民众,人人手执一面小旗,在这些红色、绿色的小旗上写着:“欢迎首倡三民主义、开创民国元勋、中国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车站塔楼上,有两条巨幅标语,一条写着“北京各团体欢迎孙中山先生”,另一条写着“欢迎民国元勋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在朔风中飞舞鼓荡,似乎要刺破这压城的乌云。孙中山到达天津时,病情已日见严重,虽然休息了二十多天,却总不见好转,他解决国事心切,不顾大家的劝阻,仍然扶病进京。
  当列车缓缓驶入北京时,孙中山面色蜡黄,形容憔悴,平静地躺在卧铺上。负责保卫的是冯玉祥的代表、京畿警卫总司令鹿钟麟,他见孙中山病体虚弱,怕受不了车站的拥挤,便劝说孙中山在永定门下车,等回去休息后再见民众。可孙中山坚决不同意,他说:“在永定门下车,那可使不得。我的抱负是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你当然是了解的。我是为学生、为民众而来的,我不能只为个人安全打算,而辜负学生和民众对我的这番热情。请不必担心,我要在前门车站下车,学生和民众们即使是挤着我,也是不要紧的。”于是,列车继续向前门驶去。前门车站到了,黑压压的欢迎人群一见列车进站,就像变魔术一般,霎时全场安
  静,秩序井然,人们严肃恭敬地站成两排,没有一个人乱动,也没有一个人随便说话,偌大个车站,只听见列车的喘息声与欢迎标语、旗帜在风中的猎猎作响声。这时,孙中山振作精神,从卧铺上起来,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偕夫人宋庆龄缓步下车,徐徐走过欢迎的行列,他面带微笑,不时招手向群众答礼,感谢他们的盛情欢迎。由于他病体难支,未能对热情的群众发表讲话,只是散发了已印好的简短的书面谈话材料,随后坐上早已准备好的汽车,驶往北京饭店。孙中山的到来,给严寒的北京古城带来了阵阵春意,人们欢呼着、沸腾着,也希望着一个独立、自由、统一的新中国尽快出现。
  孙中山抵京的第二天,正是1925年的元旦,他早早就醒了,但精神极差,便没有起床,躺在床上看书。
  中午12时,段祺瑞派他的儿子段宏业及执政府秘书长梁鸿志前来北京饭店,说是向孙中山贺年。孙中山不得不强打精神,亲自到客厅与之应酬,他告诉两位使者,说自己病体未愈,暂不能多为劳顿,大约需过十几天后,才能够与段祺瑞晤面。段、梁两人诺诺称是,转告了段祺瑞的新年问候,并虚情假意地请孙中山多多保重身体,一会儿便告辞了。为表示答礼,孙中山也派汪精卫到段祺瑞那儿贺年。表面上,双方礼尚往来,温情脉脉,实际上,段祺瑞已在暗中玩弄阴谋,企图达到他个人的目的。
  孙中山一眼看出段祺瑞一切“盛情招待”不过是表面敷衍,因此,他命汪精卫出面辞谢段的招待。汪奉命后,即致函梁鸿志,表示:“顷奉中山先生面谕,此次来京,承执政盛意,预备行馆,招待殷渥,至深铭感!惟念国事艰难,库款拮据,受此厚贶,心甚不安,特命弟转达座右,敬祈向执政深致谢意,并请自今日始,所有行馆内一切膳食、零用及汽车等项,概由敝处自备,不必仰劳招待。”委婉地辞谢了段祺瑞的招待。
  果不出孙中山所料,段祺瑞的一切甜言蜜语,殷情盛意都是假的。孙中山还在北上途中,段祺瑞就发表致外国使团书,说什么“外崇国信”,就是要尊重历年来和各帝国主义国家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企图以此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现在公开扯下假面具,提出要召开所谓的“善后会议”来解决国事,以此和孙中山提出的召开“国民会议”相对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国父孙中山(2)
按照段祺瑞公布的《善后会议条例》,出席会议的代表几乎都是由执政府指派的军阀、土匪、买办、土豪、劣绅等,甚至连炮轰总统府、反叛孙中山的陈炯明的名字也列上了,而人民团体的代表,则一个也不能参加。段祺瑞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也引起了孙中山的极大愤怒,他当着段祺瑞的两位代表叶恭绰、许世英厉声斥责说:“我在外面要废除那些不平等条约,你们在北京偏偏要尊重那些不平等条约,这是什么道理呢?你们要升官发财,怕那些外国人,要尊重他们,为什么还来欢迎我呢?”在正气凛然的孙中山面前,叶、许两人不敢出声,好久,才讷讷地劝孙中山不要太激烈,免得激怒了东交民巷的洋大人,引起帝国主义干涉。这一说,孙中山更是火冒三丈,他一下子站立起来,气恨恨地说:“假如不打倒帝国主义,我就不革命了。”叶、许两人吓得再也不敢说话,只好十分尴尬地离去。这时,国民党中有些右派人物劝孙中山放弃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与段祺瑞合作,参加“善后会议”,孙中山态度十分坚定,他断然拒绝向段妥协。1925年1月17日,孙中山复电段祺瑞,批评了“善后会议”的谬误,同时提出两项补救办法:第一,兼纳人民团体代表;第二,会议虽可涉及军政财政,而最后之决定权,应由国民大会行使。但是,段祺瑞拒绝了孙中山的建议,一意孤行,于2月1日悍然召开“善后会议”。
  面对段祺瑞的凶焰,孙中山毫不退让,指示中国国民党抵制“善后会议”。根据孙中山的指示,国民党当即发出宣言,反对“善后会议”,号召“人民团体自行制定国民会议组织法”,以产生真正的国民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领导国民党经过多方努力,于3月1日在北京召开国民会议促成会,以对抗段祺瑞的“善后会议”。在反对段祺瑞的斗争中,孙中山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对北洋军阀的面目看得更清了。
  孙中山到达北京后,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愈加严重。1月25日,病势转危,于是大家商议,将孙中山送往设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俄国医院就医,孙中山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不进东交民巷!”这样,拖到26日,才送协和医院诊治。医生检查后,决定当日下午施行手术。静悄悄的手术室里,孙科、孔祥照、宋子文、汪精卫、鲍罗廷守候在旁边,大家心里惴惴不安,又是紧张,又是担忧,谁都没有讲话。孙中山见大家如此,便笑了,说:“不要紧的。”然后乐观而坚定地对医生说:“开刀吧,我不怕痛。”于是,一场关系到孙中山生命,也关系到中国革命安危的手术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腹腔打开,大家都惊呆了,肝脏表面、大网膜和大小肠下面长满了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的结节,医生从肝脏上取出小块组织,立即将腹腔缝合,化验结果表明,孙中山患的是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孙中山醒来时,已是第二天的晚上,病房里静静的,在乳白的灯光下显得祥和而又神秘。病床边,那张熟悉的脸,是他的夫人宋庆龄,正坐在那里默默垂泪。
  “达龄!”孙中山轻轻地呼唤妻子。宋庆龄听见叫声,见孙中山已醒来,一阵欣喜,连忙擦干眼泪,换上笑脸,她已经守在床边二十五个小时没有合眼了。看着年轻妻子憔悴的面容,孙中山心中涌起阵阵怜爱。自从1915年他们结婚后,十年来,宋庆龄随孙中山东奔西走、南北驱驰,时而谋略国内,时而流亡海外,时而是人言的飞短流长,时而是战争的炮火硝烟……吃尽了种种苦头。每在困难与危险关头,宋庆龄都给他以坚定的支持与柔情的抚慰。
  想到这些,孙中山对妻子充满了深深的爱和无限的感激之情,现在看到妻子为自己的病伤心,内心如刀绞箭穿一般,他轻轻地安慰道:“达龄,你不用悲哀,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这一说,宋庆龄再也忍不住了,刚刚擦干的眼泪如泉水般往外涌流,她痛哭着,大声说:“我一切都不爱,只爱你而已!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