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赶到此处了,到时候,我军完全可以用决定的兵力优势围困晋阳城,如此一来自然可以施行上策了。”
其实此计只是给王志远的谋划又做了一些补充而已,简单来讲就是先施行中策,然后等到时机成熟再施行上策。
听到赵凯一席话,王志远同样有些双目发亮,不过略一沉思还是开口道:“殿下稍作修改虽然计策更为精妙,不过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却有一点最为关键,那就是如何在胡人大军到达晋阳城之前消耗足够的兵力,如果我们于路设伏的计划受阻,并不能在路上大量消耗掉胡人的兵力,这上策还是难以实施。”
虽然王志远同样想要将胡人一网打尽,不过此时却没有糊涂到为了报仇而将北方数百万军民拖入险境。
“此计的关键之处确实在于此处,不过诸位想过没有?中策本来就是于路设伏,消耗掉一部分胡人的兵力,然后再据城死守。如此一来,就算是我们不能在路上消耗掉大量的胡人兵力,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回到中策而已,并没有什么损失,”
在座的诸位都是智力高深之辈,听到赵凯这么一解释,果然尽皆明白过来,苏泰更是点头道:“不错,本帅以为此计确实可行,诸位还有谁反对此计的,只管说出来我等接着商讨。”
此时众人皆已想清楚了,就算是赵凯此计最后不能施行,那也是回到中策上面罢了,既然成了大有可为,就算是不成也没有什么损失,这等计策自然没有人愿意反驳。所以听到苏泰提问,众人尽皆摇头,表示没有反对意见。
“既如此,本帅这就速速传令凉州和冀州方面的军队准备季节,至于并州方面的军务,仍有孙将军去办,只是每日需向本帅和殿下禀报一次具体的行军情况。至于后勤方面的事务,仍由丁刺史既然掌管,韩先生与网参军继续随军参赞。”
苏泰吩咐完毕,众人立即开始行动起来。
赵凯看到王志远似乎准备去军营,略一思索还是开口道:“王参军,能否跟本王一叙?”
“殿下有命,下官安能不从?”虽然心中已经猜到赵凯十有*是要拉拢自己,不过王志远对于赵毅可没什么太多的了解,而且刚才赵凯等于说是换一种方法施行了自己的计划,所以王志远对于赵凯的邀请并不排斥,听到赵凯想要跟自己谈谈,立时便应了下来。
雁门关以西,偏关。
胡人大军攻破偏关虽然是内外夹击,不过胡汗巴托仍旧留在雁门关,而是命万户格尔木率领军队配合四皇子格鲁。
此时距离偏关陷落已经过去了三日,格鲁正在帐中跟格尔木商议军情。
胡人此番虽然来势滔滔,不过内部却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远的不说,至少四皇子格鲁跟大皇子达尔干就不是一条心,只不过此时胡汗巴托还在雁门关坐镇,所以两人才没有明面上的争执。
雁门关破之后本来达尔干是想领兵前来协助格鲁进攻偏关的,不过巴托最后还是否决了达尔干的提议。
其实胡汗心中同样更倾向于让各格鲁接替自己的位置,所以这才否决了达尔干的提议。之所以如此做,无非是偏关在内外夹击之下根本就守不了多久,而巴托又不愿意看到达尔干继续在军中增加威望,所以这才派了跟格鲁交好的格尔木领兵前来。
格鲁虽然天资聪慧,而且作战之时有勇有谋,不过年纪毕竟尚轻,并没有参与过几次草原大战,而达尔干比格鲁大了十余岁。从胡汗巴托扫平草原之时就一直跟随在胡汗身边,所经战事大小几十仗,军中威望比起格鲁高了太多,所以巴托也是有意打压达尔干,然后再让格鲁出头。
就在格鲁跟格尔木坐着商议军情之时,忽然有侍卫近来禀报道:“殿下,有一名汉人道士想要见您,正在帐外等候。”
大草原上医疗条件极差,如果生病了只能去找部落里的巫医,如果是一些简单的病症倒也罢了,要是碰上一些疑难杂症,基本上就等于是宣判死刑了。
不过中原地区的医术比起草原上却是高出许多,当初法能和尚和北明道之所以能跟胡汗巴托搭上线,除了暗中为胡人运送铁器之外,本身的医术同样也使得他们深得胡汗信任。
草原上的胡人都知道,一般的道士和尚基本上都会几手医术,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倒是不会乱杀这些人。
听到帐外有汉人道士想要面见自己,格鲁略一沉思开口道:“请他进来,不要失了礼数。”
格鲁小时候胡汗征战草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管教自己儿子,所以便委托了不少中原地区的和尚道士跟随在格鲁身边,一方面自然是为了保护格鲁,另一方面这些道士和尚也大都是学识深厚之人,同时也兼顾着教导格鲁的责任。所以格鲁对于中原汉人倒是没有太大的排斥,这一点跟达尔干恨不得将汉人全部贬为奴隶却是不同。当然,这其实也是法能和尚等人愿意辅助格鲁的主要原因之一。
听到格鲁愿意面见外面的汉人,侍卫应了一声,便去将人带了进来。
不一时,只见一名身材中等,宽袍大袖的道人随着侍卫一起走了进来,却原来正是当初在洛阳城给赵凯算卦的明光道士。
“不知道长从何而来?所为何事啊?”看到明光道士已经进来,格鲁率先开口道。
“殿下,小道乃是并州长春派的道士,听闻殿下此番莅临中原,特地前来拜见。”
明光道士话毕,立即抬起头开始观察格鲁的气运。
明光道士方才进来之前就已经感觉到大帐之中煌煌如大日的威压,此时抬头运转法力,却只见格鲁身体周围紫黑龙气弥漫,头顶之上一根通天之柱直接苍穹,大柱周围的龙气时而化作苍狼,时而又变成苍龙。
这一下可是把明光道士吓得不轻,本来之前看到赵凯的气运还以为前辈推算不准,此时看到格鲁身上的龙气已经上承天命,下佑己身,若不是这些年修道定力足够,早就惊呼出来。
这种气运其实已经是天子预备役的最高阶段了,只要事态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凭着此人的气运将来必能得掌神器。
想到此处,明光道士心中已经暗暗打定主意,此番回山之后一定要说服同门全力支持格鲁。
第一卷初临大夏第三十八章 此去雁门
长春派在并州同样是一方大派,跟不少并州地区的乡绅和官员都有往来,虽然战场上他们没办法呼风唤雨帮助胡人,不过说到蛊惑人心或者暗中劝降,这可是佛门道派的拿手好戏。
本来之前看了赵凯的气运明光道士还有些摇摆不定,毕竟赵凯本身乃是中原朝廷的天潢贵胄,如果他真有可能得掌神器的话,明光道士同样愿意鼎力支持,不过眼下再对比格鲁的气运,明显是草原胡人更胜一筹,而且此番胡人踏破雁门关和偏关根本就没有耗费多少力气,三十万大军基本上没有什么消耗,反倒是朝廷的军队连输了两阵。想到此处,明光道士已然不再迟疑。
“殿下,小道所在的长春派久在并州发展,对于并州方面的地形以及各路官员同样有些了解,如果殿下此番率军攻占并州,小道愿意率领诸位同门为前驱,暗中配合大军的攻势。”
“道长乃是中原人士,而且长春派道脉又久在中原,不知为何想要为本王做前驱啊?”虽然对于明光道士的提议很心动,不过格鲁也不是鲁莽之人,如果搞不清楚明光的动机,自然不会轻易答应与其结盟。
“闻说殿下麾下也有不少汉人僧道,相比殿下也应该知晓黑龙当兴的谶语吧?实不相瞒,本来此前小道对于这个谶语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不过今日有幸得见殿下,却是对于前辈留下的谶语深信不疑,以小道之见,二十年之内殿下必然混元大宝,得掌神器!所以小道此番特地前来效命,愿意为殿下进攻并州做前驱。”
历朝历代的太祖皇帝哪一个不是人中豪杰?既然认定了格鲁将来必然会得掌神器,明光道士倒也爽快,直接将自己此番前来偏关的来龙去脉全部说了出来。
“黑龙当兴之说本王确实听说过,不过道长所说的愿为前驱,却不妨细说之。来来来,道长从关内一路赶来颇为辛苦,咱们坐下慢慢说。”
法能和尚跟清虚等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