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一)-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1月,肖劲光奉命负责组建海军领导机关,并任海军司令员。1954年,肖劲光升任国防部副部长。他担任海军领导工作整整30年,是我国海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组建海军初期,经费短缺,人才匮乏,经验不足,但他克服困难,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在他主持下召开的海军首届建军会议,制定了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人民海军建设的具体实施方针和三年发展规划。他明确地提出了海军必须“打好三个桩子”,即:政治思想、组织、技术桩子;确定了“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以工农为骨干,以解放军为基础,吸收大量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员,争取团结和改造原海军人员,共同建设人民海军”的组织原则。他提出“治军必须重视治校”,广罗人才,开办多所海军军校,培养出数万名各类技术干部和专业兵。在组建过程中,海军配合陆、空军,收复了沿海诸岛。肖劲光认真研究人民海军的发展战略,50年代即提出了“以空、潜、快为主,以潜艇为重点,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富有攻防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的建设方针,确定了海军“作战海区由近海到中海、到远海、远洋;舰艇建设由中小型到大型”,“实行尖端技术与常规装备相结合”的指导方针。他重视海军科研队伍的建设,提出海军装备发展必须科研先行,先后建立了七个研究所,促进了海军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肖劲光为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为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海上战斗力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文化大革命”中,肖劲光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打击迫害。1979年,中央为他彻底平反。他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2年,肖劲光当选为中顾委常委。  l955年,肖劲光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章。  1989年3月29日,肖劲光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所作的悼词称他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作者点评
肖劲光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鞠躬尽瘁的一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武装斗争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在和平时期海军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绩,将永垂史册。在长达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大智大勇,筹划军事,具有非凡的革命胆略和军事才能;在作战指挥中,他胸怀全局,运筹帷幄,善于捕捉战机,屡建殊功。解放后,他担任海军司令员,在领导海军建设事业的各项工作中,注重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引进人才和各种技术装备,使海军建设突飞猛进。他心地坦荡,大公无私,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中,他时刻关心着党、祖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有时提出中肯的建议或意见。他有坚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始终忠实地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命令。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看法,都能书面或口头提出意见。但只要是中央决定了的事,他都坚决照办。他处理问题,一向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既坚持原则,又善于关心团结同志。他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肖劲光在海军工作近二十多年的时间,始终燃烧着一颗火热的心。他那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派、求实的作风,认真抓工作的科学态度和魄力,不顾疲倦、一往无前、为人表率的模范行动,以及他同战友们的亲密团结,深深地影响和带动了海军党委一班人以至整个部队。在海军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海军各项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卓有成效。中央军委评价海军领导班子“政治强、团结好,是一个抓工作的班子”。  肖劲光将军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土地革命时期,他被左倾领导人错误地打击并关进监牢,精神和肉体受到严重摧残,但没有动摇他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特别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肖劲光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都将永远不忘。1931年12月,国民党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肖劲光任红5军团政委,做教育和改造起义部队的工作。他充分运用在国民革命军中做政治工作的经验,把一支旧军队改造成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及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黄克诚小传(1)
1902年10月1日,黄克诚出生在湖南省永兴县油麻墟的下青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父亲黄清业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为维持家庭生计,除种几亩薄田外,农闲时还到广东乐昌等地挑盐回来卖,挣点钱以补家用。母亲邓龙桃也能在农事之余磨点豆腐卖,父母的勤俭仅能让家中的大小六口人口。黄克诚小时就好读书,这无疑给黄清业一个惊喜,家中世代没出过读书人,这一下出了个好读书的伢子,怎不让人高兴?于是父亲就凑了点钱把他送进了私塾。黄克诚读书十分用功,有时着了迷,不是忘了吃饭,就是外出砍柴打草时忘了回家。冬天农闲时,黄克诚还到西边几十里地的马田墟挑木炭到东边的黄婆垅去卖,往返好几十里地,挣点脚钱去读书。当时黄克诚还有一个哥一个弟也在上学,家中贫苦已不能再继续送孩子们读书了,父亲只好保重点,让好读书的二儿子黄克诚一个人上学读书,让其哥哥和弟弟都停学,好让家中出一个读书人,以后不会受人欺侮。黄克诚的三叔也很支持。这样在全家的支持下,黄克诚就从乡下来到了县里上高等小学。  1922年黄克诚从高小毕业,秋天又考上了设在衡阳的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该校,黄克诚接受了不少进步思想,读到一些革命著作,他一颗年轻上进的心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起来。在学校读书时,他参加过支援水口山矿工们的罢工斗争,目睹了学生驱逐反动校长的运动。他从###中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斗争才会取得胜利。从此,他一边用功读书,一边积极联系进步老师和同学,不久他认识了共产党员龚际飞,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那时他23岁。  黄克诚入党后不久,毛泽东来到衡阳,指示衡阳党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水口山、郴州、衡山一带,并提出派一些党团骨干到广州学习,培养工农运动的领导人。这样,经湘南区委批准,黄克诚等人被派到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这个讲习班是国民党中央党部主办的,由湖南政治研究会具体负责,理事会由七人组成,其中毛泽东、林伯渠、李富春都是理事会成员,李富春为班主任。在讲习班,毛泽东还为学生们讲授农###动的课程,深深地影响着黄克诚。1926年6月,因湖南的湘军第4师唐生智部宣布参加国民革命军,编为第8军,准备北上与北洋军阀作战,部队急需政治人才,于是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决定将政治讲习班中的合适学生派去。经过考核,黄克诚被派到唐生智的第8军担任营政治指导员。是年冬,唐部又扩编为第4集团军,辖第8军、第35军、第36军,黄克诚调到第36军第2师第4团任团政治指导员。  1927年5月21日,湖南省发生马日事变,国民党右派势力日益猖狂,军队里的共产党员受到威胁,黄克诚感到唐生智已经有右倾表现,心里就提高了警惕。一天夜里,一阵轻轻的叩门声惊醒了黄克诚,原来是军中的好友刘川来报信,说:“今天下半夜要动手了,命令我来抓你。咱们是患难与共的朋友,我怎么能抓你呢?你赶快走吧!”黄克诚在夜色中离开了部队,走在路上,月光下一片银霜,心中却无限悲凉。  秋天,他回到了家乡,不久与湖南省委派到永兴的党组织联系上了,并组织了党在湖南发动的湘南暴动。暴动的那一天,农民暴动队伍成功地占领了永兴县城。这一支农民武装被整编为永兴赤色警卫团,黄克诚任党代表兼参谋长。次年4月,在敌军的攻击下,黄克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