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遗事 第七十三回(3)
其次,靠策论定人,也很难立得住脚。说到文辞华靡,本朝怕再没有人能超过杨亿杨大年的了。可他的清亮耿直,也一样叫人钦敬。怎么能因为他文辞华靡,就不承认他品格高尚呢?同样,通经博古的,本朝莫过于孙复、石介了,但他们却迂阔怪诞、矫情自傲,很难让他们从政。且不说他们,再远点儿,自唐代至今,诗赋好而又不失为名臣的,数不胜数,他们什么时候负过天下?既然如此,为什么偏偏要将诗赋给废了呢?
策论就那么高明?不过是东拼西凑,临时剽窃,糊弄考官罢了,哪里有什么真才实学!它的弊病,较之诗赋,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硬将它抬那么高,也实在站不住脚。
连帖经、墨义,他也主张不必动它。不管怎么考试,都与理政没有多大关系,又何必厚此薄彼,而不网开一面呢?
能将反调唱得理直气壮,洋洋洒洒,不也是一种功夫吗?苏轼的文章就有那功夫,没理也能说出三分理,让你读来爱不释手,从容入彀中。何况,里面也不全是胡扯,甚至还夹有他自己的经历体会。他一考进士,二考制科,说是道非,讲古论今,纷纷不已,不过也是为了功名,在那里东拼西凑,鼓唇饶舌而已,哪有什么真学问、真见地!这一点,虽然直到老去才有了清醒的认识,可那时,潜意识里的自我反省,也不能说一点儿影子也没有!
读完苏轼的折子,神宗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恍然有所领悟。至于究竟领悟了什么,他也没去想,朦朦胧胧的。再读一遍,才发现苏轼原来是个反对派,兴学与贡举改革,他竟一样都不赞成,只说什么都别动才好!原来这样!这怎么行?他能将无理说成有理,而且还叫你轻易就信了,不能不说是他的能耐!而且,有些话也不都错。像诗赋不全坏,策论不全好,就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的文名,是早就知道的。由这篇折子看来,果然不为虚传。应当见他一见。神宗当时就要内侍,传苏轼见驾。
“陛下,您为什么要召见臣下?”见礼之后,子瞻突然反客为主,问起皇上来。
神宗不禁吃了一惊。看着一团和气的样儿,竟还有些锋芒?先解释一下吧:“您的折子,朕已经看了。说的与别人不一样,也不无道理,所以想请您来谈谈。”
“这么说,陛下就错了!”子瞻又劈头来了一句。
神宗一头雾水:“朕怎么错了?”
“做臣子的,无不都以皇上召见为荣。如今皇上并不真正了解微臣,只是凭着一个折子就召见我,这不是以言进人吗?传扬出去,恐怕人人都要找这空子钻了!”子瞻教训道。
初次见面,就给朕一个下马威?文人恃才傲物,矫情作态,就有这样的!刚刚不还说尧舜也要进人以言、试人以功吗?我因为言论召见您,有什么错呢?神宗一笑,也不去计较,只转口道:“好,朕喜欢您这样心直口快。身为馆职官员,都应当时时替朕想着治乱安危、成败得失,而且,还要想到就说,毫不隐瞒。”
“谢谢陛下鼓励。”苏轼也开始谦虚起来。
“除了贡举,对于朝政,您还有什么意见,欢迎您也直言不讳。”神宗说。召见的目的,本来就是想多听听他的意见。
“没有。微臣不敢乱言。”苏轼推辞说。
“不敢说,不等于没的说。不要有顾虑嘛!”神宗听出他话里有话,鼓励说,“不是说了吗?治乱安危,成败得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用不着顾忌。尤其是当前的政治,有什么不妥当的,更要说!就是朕本人有什么不对,也都可以说,没有必要忌讳。”
既这么说,苏轼就不客气了:“陛下有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怕就怕陛下求治太急,进人太快,听言太广。孔圣人说:‘欲速,则不达。’陛下要时时警惕才好。”
“能具体说说吗?”神宗问。
“陛下,这只是臣的一点儿直觉。要说,也只能说出一点儿印象。”
苏轼垫了这么一句,就滔滔不绝地说起他的那么“一点儿印象”来了:无非是刚任命的那些官员的是是非非——从王安石说到吕惠卿、程颢等等,只对章子厚多少包涵了一点。
神宗硬着头皮听了几句,到底打断了他:“爱卿说的三件事,朕已记在心里,会好好考虑的。”
皇上既这么说,苏轼只好不再说了,又谈了几句别的,也就告退了。
神宗将苏轼的折子又转给安石看了,问他说:“爱卿看着苏轼的折子怎么样?”
“苏轼很会做文章,无理也能辩出三分理。”安石笑着说,“只是一较之事实,就很难说服人了。如今人才缺乏,思想不一,异论纷呈,不为别的,只为道德不能统一。要统一道德,只有办好学校。学校不是一时两时能办得好的,所以先得改革贡举。苏轼说,进士一科,虽然诗赋、策论什么都考,也还是得了许多人才,倒也不能算错。可那是因为除了进士,读书的没有别的当官路子好走,都一窝蜂拥到这儿来了。既都拥来了,还能没有几个有用之材?这并不能说明进士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动也不必动。人一生正当少壮的时候,不去讲究天下正理,学些切实有用的东西,只是关起门来平上去入,不是诗就是赋,能好吗?凭着这一身平上去入的本事,虽侥幸得了个一官半职,办起事情来却一窍不通,行吗?所以,说到败坏人才,再没有比这更害人的了。不改,怎么成?”
大宋遗事 第七十三回(4)
安石说到最后,多少有些调侃,神宗也笑了:“朕倒也这么想。不过,偏尽管偏,苏轼这人还是能够想事的,文章也是真好,很雄辩,不由人不入彀。”突然又想起那天他们还谈到用兵,就又补充说,“苏轼对朕说:‘用兵之道,先动的为客,后动的为主。为主的常胜为客的,为客的总是吃败仗。治理天下,也是这么个道理。皇上也不要先动,只能以静待动,应之于后,才能无往而不胜。’爱卿看着,他这话是不是有道理?”
“苏轼这话,倒也不无道理,就看怎么看。天下之道,有经有变。他说的是道之经,而不是道之变。要想畅通无阻,总要通经达变才成。圣人治理天下,感而后应,合的正是道之经。就这一点而论,苏轼说得在理。可天下的事情,变化无常,不能拘泥固执,只用一种方式,必须随机应变才成。也拿用兵说,哪里都是后出兵才胜、先出击就一定失败?不过根据时势,权宜而行罢了!”安石很耐心地解释说。
“还是爱卿解得透彻。”神宗赞同说。跟着,又话锋一转,征询安石,“爱卿说这苏轼,给他件把小事试试怎样?”
“用人先试之以事,是应该的。”安石同意。
但究竟让苏轼做什么事,神宗并没有设想,这事也就搁下了。
过了两天,中书奏事的时候,神宗又想起这档子事,便问曾公亮:“苏轼奏对明敏,是不是弄件事让他试试?”
曾公亮想了想,苏轼不在官告院吗,也算是有职事的,还试什么?陛下的意思,显然是要将他升职?可目下哪儿人都满了,并没有什么空位子,只好实话实说:“陛下,目下朝廷没有空缺,京师暂时没什么事情好试。”
“让他到中书去修条例,可以吗?”神宗提出了设想。
修中书条例,是执掌中书文字的文秘官员,事关中书政事及政策条例的制订、发布等等,官轻位重。就文字能力而言,苏轼当然再合适不过。可他处处显山露水,爱独树一帜,与中书似乎很难配合,这位子能适合他吗?勉强用了,他自己处处别扭不说,没准也会误了中书的大事!
“就能力而言,苏轼去中书应该没有问题,可也有不利的一面。他个性强,又好说好动,未必能与中书步调一致。怕就怕经常与中书产生矛盾,那就要误事了。”公亮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爱卿怎么看?”神宗转过来又问安石。
“丞相说得有理。中书条例的事,烦琐得很,又牵动大局,责任重大,从来大官小官谁都不大愿意做。目下的事情,更难做了。我私下里瞅着苏轼,也觉着他不是个勇于承担责任、肯违众济事的人,而且,似乎也好与人不同。要是在中书标新立异起来,怎么办?那是非坏事不可的。况且,用人得再三考察,确实可用,才好使用。陛下对苏轼,也只是听到他的一些意见,这意见还不尽正确,未必可用。到中书,是不是暂时缓一缓,让他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