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蠡说:“大人寿诞之喜眼见就到了,些许薄礼,实在汗颜。大人再这么说,越发叫慕蠡无地自容了!”
魏瓘又蒙了!细想想,自己生日该是六月初五,还有好几个月呢!这礼可不送得有些蹊跷?他自然不去点破,只是淡然一笑:“承慕蠡费心,多谢了!您一定还有事情,何妨直说?”
“事情倒没什么,只是来向大人讨个主意。”
“噢,什么主意?”
“听说王安石王大人要重开河道,我们的田地不是全要完了吗?”
魏瓘不禁哈哈一笑:“哈哈,慕蠡兄,下官真是服了您了。我这里刚才收到他的上书,您倒已经知道了!”
慕蠡也笑道:“大人何足为怪?咱们做商人赚的就是消息钱。消息不通,寸步难行,还上哪儿求财去?”
魏瓘笑道:“这倒也是实话。”
慕蠡求道:“总还求大人网开一面,替我们这些苦主想些办法才是!”
魏瓘根本就没把这事当件事情,漫不经心地说:“放心,他是那么说,拍板还得由我。我再无知,也还知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便不能造福一方,也断不会生事扰民!”
慕蠡吃了定心丸,欢天喜地地走了。
在宜兴,也有个大户罗清去找知县司马旦探听消息,也备了一份礼物。司马旦,字伯康,是司马光的亲哥哥,也与他一样爱较真儿。见罗清送上礼物,斜睁着双眼问道:“罗清为什么送我礼物?”
罗清道:“不为什么。您为咱们黎民百姓日夜操劳,一点薄礼,略表一点心意而已!”
司马旦笑道:“情,本县领了,东西全带回去,不要坏了本县一生的清誉!你总不会只为给本县送礼,才专程赶来的吧?有什么事,只管直说。”
罗清好不尴尬!可人已经来了,没有就这么回去的道理,只好硬着头皮说:“青天大老爷真是一清如水,叫小的着实惭愧!其实呢,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想来问问青天大老爷。听说新来的知州王大人要挖河开渠,咱们的田地可都在当口上,该怎么办呢?”
司马旦不由得笑了,安慰他道:“水患历代都有,皆为天谴,只能修政事,尽人事,以副天责。逆天行事者不祥,谁敢逆天行事?不管谁的主意,只要本县在任,就绝不会做这种不顾前后的蠢事!”
罗清要的就是这句话,也欢天喜地地走了。
自打安石上书,魏瓘那里就没有断过说客,官民都有。各县县令,理由虽各不相同,不愿多事则大体没有什么区别。有这么多人反对,魏瓘当然更乐得装傻了。
一拖就是半年。
安石给朝廷的奏章,也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儿反应。给曾公亮、欧阳修的信倒是有回音,却不得要领,只说正多方面磨合呢。直到八月,朝廷才有旨意,要他“相机行事”。魏瓘见朝廷已经放口,也顺水推舟,请安石“相度而为”;只是另加了一条建议,请他“最好弃大图小”。
虽然姗姗来迟,朝廷到底表了态。既可以“相机行事”、“相度而为”,安石也就当仁不让了。延迟半年的批复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转运使又明白要求“弃大图小”,安石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逢源与化刚都是闲云野鹤惯了的人,做事从来率性而为,不大了解官场的陋习,半年的延宕已经叫他们兴味索然。安石只好安慰他们:“打起精神来,这已经很不错了。朝廷做事,是急不得的。先做小,后做大,循序渐进,也很好嘛!”
他们两个自然也不好说别的,只有勉力向前了。
安石将五县知县都请到晋陵,当面布置任务: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全部工程请单克、王令督办。朝廷也要拿出一部分钱粮,以工代赈。
司马旦说:“王大人,下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大人能否应允?”
安石知道他是司马君实的大哥,自然对他另眼相看,说道:“我正要讨教。伯康兄有什么高见,请只管说。”
司马旦说:“大人过谦,下官岂敢!只是下官确有难处,不能不说。运河不经宜兴,要叫老百姓出钱出力修运河,怕他们不愿,下官也不好说服他们。是否能允许宜兴民工,只在本县境内疏理河道?这也一样是整治本州水系。”
化刚却不同意,说:“司马大人说的虽然有理,毕竟是一县之利。运河不经宜兴,舟楫水旱之利还是人人有份的。疏理运河是大工程,非全州上下合力同心,难以收功。最好还是一起做的好。”
司马旦正要张口申辩,安石说道:“化刚先生与伯康兄说的都有道理。这样吧,伯康兄且在本县治水!这边有需要,咱们再调你们的人过来,您看如何?”
伯康道:“那再好不过了,谢谢大人体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大宋遗事 第三十五回(5)
散会之后,化刚向安石道:“大人,学生之所以阻止司马旦大人,是怕他阳奉阴违。学生是宜兴子民,也多少有些名气,可司马旦大人从来没找我问过本境水利的事。他恐怕不会真正动手去兴修河道?”
安石沉吟道:“先生虑的也是。怎么着这也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想来还不至于对着干吧?咱们且看看再说。真是纹丝不动,咱们再找他。”
除了司马旦,其他几个知县本来一样不愿多事。命令下来虽不敢硬抗,软拖总是可以的吧?顶多也就是应付,糊得光趟就万事大吉了。
下面的百姓,大体也缺乏热情:运河的利益,对他们太抽象,几乎看不见摸不着。要他们积极,难!
上下都没什么热情,这事要能办好,反倒怪了!
九月,运河到底开工了。
化刚、逢源一看到那些民工,心就凉了半截: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去找知县们换人,知县们一摆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他们这里一走,老爷们就骂开了:“算老几呵!咱们好歹也是个有出身的人,你们这一副白身,居然也敢对咱们指手画脚!”
他们请出安石,知县们全都毕恭毕敬:“大人,下官该死!下官手下这些人,没一个能办事!属下这就去换人。”
说得虽然好听,人却几乎没动。他们都是做官做老的人,岂有不知道利害的?不是不懂,实在是懂得太透了!转运使的态度,他们早已了如指掌。连知州本人也要受转运使大人的监察节制,他们何必唯你马首是瞻?
初冬天气,渐渐转凉,疏理河道,又泥一脚水一脚,连青壮年都有些难挨,何况这些老弱病残?本来是雨雪稀少的晴冬,又突然连阴起来,整天细雨霏霏,越发阴冷了。民工们已经有生病的了。
当官的一得到消息,立马四处张扬:“不得了,不得了,工地上的人几乎全都病了!再不撤下来,眼看就要死人了!”
安石带着刘成,亲自去各工地跑了一趟。看到那些民工在阴雨泥泞里艰难跋涉,心里也觉着沉甸甸的,当时就想收工不做了。
逢源劝道:“有一得必有一失。要兴利除害,总要付出些代价。您千万不要婆婆妈妈,行所谓妇人之仁!”
化刚也劝道:“现在收工,先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是不是再等等?天要是老这么阴雨不晴,再收工也不迟。”
老天爷到底不作美,一连半个月老是水淋淋的,没现过一丝阳光。安石只好痛下决心,草草收兵了。
大宋遗事 第三十六回(1)
逝挚友情伤江南天
察刑狱轻洒杏花雨
修河的事功败垂成,安石一连好几天都寝食难安。想想前后,从计划、准备到实施,几乎无懈可击;化刚与逢源也都尽心尽力;就是自己,虽不是总在第一线待着,却也一直关注着这件事,十成精力至少也有七八成投了进去。可怎么还是失败了呢?
天公不作美?天气确实不尽如人意,但什么大工程会天天艳阳高照呢?鄞县修河,也有阴雨连绵的日子,还不是照样全功而返吗?
关键还是人不得力!从一开始,就只有老弱病残应付差事;中间要换人,也是光说不做。这不是民工的错。派什么人,不派什么人,都是长官说了算的。那么,是那些县官在阳奉阴违?县官都是自己的下属,敢这么行事,该是有所依仗?他们依仗谁呢?朝廷与转运使的态度始终不积极,或者可以说竟是暧昧。等了半年的批复,不过是“相机行事”、“相度而为”几个字,再迟钝的人也能从中嗅出朝廷的态度!
“真正‘相机行事’、‘相度而为’的是他们!”安石想到这里,不禁有几分辛酸地笑了。
他又想起当年余姚县令谢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