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好乞讨的村子也不能永远呆下去,还要继续朝前走。康应中的弟弟每天都要母亲背着或抱着,母子仨便一天走不了多少路。弟弟的生存不仅没有最起码的保证,而且还成为康应中和母亲存活下去的最大负担。他们从武功县家里已经走了两个多月,才走了约摸二百多里地的路程。一路上,讨饭的人成群结队,大都是从陕西关中过来的,乡党们之间格外有一份亲切感。一天,一男一女讨饭的俩口子跟康应中他们一路相伴而行,不免相互间讲了家里的情形。夫妻俩家住周至县,也是一时再也想不出办法而跑出来要饭的。夫妻俩知道康应中家的情况后,对康应中的母亲一个女人家带两个孩子出来要饭,表示很大同情。那个女人不住地说,大嫂子,你真不容易呀!康应中的母亲说,哪有啥办法?他爸出去连个影儿都没了,我总不能跟娃都饿死在家里呀。
不料第二天走在路上,那个女人却对康应中的母亲说,他们俩口子没有娃,要是康应中的母亲愿意的话,可以送给他们一个。并说他俩口子商量过了,主要是看大嫂子困难,怕养活不了两个娃。要不,他们也在要饭,连自己都顾不了,哪还敢再添张口。孙幸福对此没有一点儿思想准备,半天没有开口。心想,他爸现在不知是死是活,剩下他们母子仨要死也要死在一块儿。那女人又说,大嫂子,你不情愿就算了,我们这是为你们好,我们三个人养活两个娃,总比你一个人养活两个娃好得多。
孙幸福看着这夫妻俩是一片好心,自个儿静下心来考虑了一番,终于狠了狠心答应了。第二天天不亮,母亲把康应中悄悄叫醒,趁着弟弟还在熟睡中离开了投宿的地方,让那俩口子一会儿来把小儿子领走。康应中哭着闹着不愿意丢下弟弟,被母亲捂着嘴巴扯着走了很远,怕吵醒了弟弟就走不了了。那天康应中一直闷着声,脸上的泪珠子一颗接着一颗直往下流,跟在母亲屁股后边不住地回着头。骨肉分离,刻骨铭心,此后与弟弟天各一方,康应中不由得不伤心落泪。然而,母亲的决定是对的,与其三人一起流离失所乞讨为生,很可能终有一日冻饿而死,倒不如让弟弟逃一条活命是一条活命。
可是不知为什么,孙幸福老人对于那段痛苦的讨饭生涯却讳莫如深,不愿提起往事,甚至不许人在她面前说出“讨饭”二字。在忆苦思甜最为盛行的年代里,家乡的年轻人作为光荣历史说到老太太旧社会讨过饭,竟引起了老人家的强烈不满。老太太挪着小脚,把那些说她讨过饭的年轻人“告”到了公社。公社干部们自然知道这是一位解放军军级领导的老母亲,便专程去张寨村“批评”了那些年轻人,让他们不要惹老人家生气。康应中听说了这件事后也不觉得好笑,他深知这是母亲心灵上的创伤,失去丈夫又失去儿子,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领养康应中弟弟的那户人家姓马,后来带着康应中的弟弟回到了周至县家中。康应中的弟弟改名马巨才,解放前也参加了人民的军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的一名指战员,参加了解放战争。解放后转业至广东省汕头市,娶妻成家,离休前任汕头市医药公司总经理。上世纪八十年代,康应中跟弟弟重逢后,一起带着妻儿老小到陕西省武功县老家看望母亲。孙幸福老人看见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家很有出息,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高兴地说:“现在让我死了,我都能闭上眼了!”
康应中的弟弟被送给那户姓马的人家之后,他和母亲便离开潼关县,继续着乞讨生涯东行。他们仍跟过去一样,没有目的地甚或没有固定的方向,哪里能讨到吃的就往哪里去。河南人曾经被称之为中国的“吉普塞人”,善于到处流浪四海为家,一副担子挑着简单的行李,或者一头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屁股后边跟着女人,走到哪儿算哪儿。陕西的关中平原曾经是河南人逃荒要饭的首选地,大大小小几乎每个村子至今不乏当年逃荒要饭的河南人的后裔。而此时关中平原上的人却逃荒要饭到了河南,足以让河南人感到惊讶。
康应中和母亲在河南境内的乞讨生活举步维艰,河南人历来以红薯为主要食物,母子俩几乎所有勉强讨得来的东西都是红薯,吃下去不耐饥,等不到下顿饭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于是母亲决定渡过黄河往北走。康应中已记不得是从哪里过黄河的,反正是一条大木船,有几个只穿条裤衩子的庄稼汉撑篙和摇橹,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到达对岸。康应中的母亲事先打问得知,如果是讨饭的就上不了船,因为船家知道他们根本付不起船费。母亲让康应中先上船去,她随后赶了上来,上船后也装着不认识。到了河中心收钱,母子俩都说是要饭的,身上没得一分钱。此时不可能把船开回去赶他们下船,船家只好自认倒霉,骂了几句粗话作罢。
过了黄河进入山西省境内,康应中和母亲一路讨吃讨喝,傍着太行山边缘地带向北走,期间又受尽艰难困苦,最后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王坡村,一个滹沱河南岸的小村子。此时离家已近一年时间,母子俩似乎已拼尽了全身的力气,枯瘦如柴的身子再也迈不动了。
第二故乡河北平山
河北省平山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早在抗战初期,它就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解放战争中又是党中央的中枢机关所在地。毛主席在这里的西柏坡村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然后由此进入北平,因而曾有“南有兴国,北有平山”之说。而平山作为康应中的第二故乡,却非康应中自己特意的选择。
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西侧,距石家庄仅30多公里,是个有山有水有大片平坦耕地的地方。民国十八年的特大旱灾对这里似无太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跟往常年景没有什么区别。西王坡村和东王坡村首尾相接连成一片,合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村庄。行善乐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对穷苦妇女的施舍更显得大方一些。康应中和母亲索性就在西王坡村滞留了下来,每天只在这个村子里乞讨,好像还能活得下去。西王坡村与十多年后闻名于世的西柏坡村相距不远。
时间不长,村里的人差不多都认得了讨饭的母子俩。有的人还了解了康应中和他母亲的底细,知道他们在陕西关中老家已没有了什么亲人。西王坡村有个打光棍的木匠,名叫康梦才,是个手艺人,勤快又厚道,家道还不错。康梦才人特爱干净,出门能做木匠活,回家能做家务活,虽然独身过日子,家里却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过去村人们给康梦才说过好几个女人,康梦才不是嫌这就是嫌那,老是觉得不如意。也许是千里姻缘一线穿,合该康应中和母亲在此落脚,当有人向康梦才提说把那个讨饭的女人娶回家时,康梦才竟十分爽快地答应,并催促从中说合者快办。
康应中的母亲当年来到河北平山时,正是作为一个女人风华正茂的时候。我们从孙幸福老人年愈古稀时留下来的照片,就不难想象得出她年轻时一定是个精明强干的农村妇女。秀气的脸庞,姣好的身材,就是逃荒要饭也把自己周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落。康梦才也许早就注意上了这个讨饭的女人,对她的言谈举动有过细心的观察,因而跟提说的人一拍即合。
孙幸福和儿子是该有个落脚的地方了,这样四处流浪乞讨为生什么时候是个头哇?再说,自康应中的父亲在陕西老家出走失踪后,村里的人也都帮忙寻找过,最终的结论是一定没有人了。因此,另外走个人家,也是孙幸福的必然选择。当说合的人把康梦才领至近前时,相互看了那么几眼后,孙幸福便在心里做出决定:就是他了,这是我后半辈子的依靠。然而他们的结合却成了次要,成与不成的中心问题是康应中。孙幸福说她千辛万苦从陕西逃荒要饭到这里,为的就是要把儿子抚养成人。要不她嫁人在陕西就嫁了,何必跑到你们河北平山来。她要求男方将来无论如何要对康应中好,说:“你有多大的能耐就要用多大的能耐养活我娃长大成人。要是嫌弃我娃,咱这事就不提了。要是将来对我娃不好,我就带着我娃回陕西去,不要到时候又说我这人没情份。”
康梦才什么条件都答应,因为看上了孙幸福这个人。他也讲了自己的要求条件,不过是个软性的建议,那就是想让原来的刘春来跟他姓康。要是现在当下不愿意改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