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幼发拉底河,”他说道。“但是我们会到达的,当
  我们跨越幼发拉底河之后,我们必须剃掉所有的胡须。这是规定。务必要让你们的
  人把胡须全剃掉。”在军官中有一句格言:“发牢骚的陆战队员是心情舒畅的陆战队
  员。”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没有哪个军官能超过费兰多,使第一侦察营的陆战队员们
  更高兴的。自从18个月之前担任营长以来,费兰多对被他称之为“仪容标准”就一
  直耿耿于怀——他坚持认为,即使在野外,部队也应当定期剃头、刮脸,保持衣着
  整洁。
  在传统的军事部署中,如科尔伯特参加的阿富汗战争中,侦察分队的指挥官是
  不进入战场的。费兰多和其他在上层的军官都留在彭德尔顿营。通常在战场上执
  行侦察任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是小分队队长。
  我在马蒂尔达营第一次遇到菲克的时候,他跟我提到营里的一些紧张关系,主
  要是由于马蒂斯少将那个未经批准的计划,准备把第一侦察营部署到伊拉克,作为
  统一的机动作战部队。费兰多和其他高级指挥官现在第一次随陆战队侦察兵进入
  了战场。费兰多想保持军人仪容的想法进一步增加了这样的压力。
  B连有经验的领导——像科尔伯特和科克——认为,在阿富汗他们干得挺不
  错,但有时候并没有把衬衣束在裤子里,也没有像费兰多在马蒂尔达营的时候要求他
  们那样穿颜色协调的作训服。科克抱怨说,“到这儿来我们有很多屁事。他们甚
  至不知道如何给车辆加油,如何给我们配电池。他们所做的就是让我们剃头、刮脸。”
  费兰多本人似乎一直在努力塑造侦察兵们独特个性。“那些不喜欢仪容标准的也
  许不属于侦察兵,”他早些时候曾经跟我这样说。“他们被吸引到这里来,是因为这
  样的神话,即所谓侦察兵能成为牛仔,不受陆战队其他人必须达到的标准的限制。”
  他的营里有个负责仪容标准的老兵说得更加直白。“这些陆战队员是不可救药
  的【原文如此】,”他对我说:“他们跑几十组。他们并不像他们自己想像的那么好。”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美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12)
这样的对抗情绪是双向的。在有些陆战队员看来,他们的营长对仪容问题的专
  注似乎使他成了一个追求名利的人,与他领导的兵失去了联系。“问题是,像费兰多这
  样高一层的军官并不是武士,他们是海军陆战队中的政客,”二排有个陆战队员抱怨
  说。“他们害怕有某个将军从这里经过的时候看见有人衬衣没有束在裤子里到处走动。”
  在担任第一侦察营营长之前,费兰多是马蒂尔达营海军陆战队总部仪仗队的队
  长,他承认那份工作“是陆战队中最注重仪表的岗位”。他以前从来没有被安排到作
  战部队,尽管这样的工作使他发挥了激励和领导几百个年轻人的能力,但他承认,“我
  的脾气和个性与当今的年轻人格格不入。”
  没有手下人在身边的时候,费兰多表现出一种干巴巴的幽默。我问了有关他得
  了癌症的情况——有没有吸烟、嚼烟草,或者其他坏习惯——他告诉我他是一个善
  于长跑的人,身体很健康,接着又笑着说,“我想我非常幸运。”在马蒂尔达营的时候,
  费兰多在交战规则方面花了不少脑子,尽量在保护自己的陆战队员与不伤害平民百
  姓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他也真心实意地认为仪容标准在战争中能给他的手下人更多
  的生存机会。“各种形式的纪律都能提高军队的生存能力。”他对我说。
  尽管他有不少优点,可是要想让陆战队员们接受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可不容易。
  菲克说道,“我很尊重费兰多中校,可是因为某种原因,他无法激励自己的士兵对他的
  信任。”
  当天下午营长进行了战前简令动员之后,科尔伯特对他表现出失望。从简令动
  员的地方回来之后,就连平时很少发牢骚的科尔伯特也说,“这么多晚上,为什么偏
  偏今天晚上提出胡子的问题?”他摇了摇头,笑了笑。要求陆战队员到幼发拉底河
  要剃掉胡须的命令是马蒂斯提出来的,不是费兰多。但是使科尔伯特感到困惑的是费
  兰多所规定的时间。“我们已经做好了入侵一个国家的准备,可是我们的指挥官却跟
  我们谈这个问题?胡子问题?”
  在日落之前,科尔伯特和他的小分队从车辆上取下了伪装网,做好了出发的准
  备。风已经停了下来。看来入侵行动碰到了一个晴朗的夜晚。在不远处,营的随军
  牧师海军少校克里斯托弗?博德利正在各排之间走动,为大家作最后的祈祷。博德
  利是个黑人,高高的个子,温文尔雅,嗓门很高,也很动听。虽然科尔伯特的二排
  有好几个陆战队员承认他们有宗教信仰,他们对这个牧师很客气,但是没有兴
  趣,就像对待一个挨家挨户上门推销真空吸尘器的推销员。
  “哦,呵!他来了,”科尔伯特说道。他看见牧师面带笑容,捧着圣经,后面
  跟着一名手持突击步枪的陆战队警卫员,穿越沙地朝这边走来。“又来了一个浪费我
  

美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13)
时间的家伙。”
  “人兽”走过来,用怀疑的眼光看了牧师一眼。“在马蒂尔达营的时候,我去参加
  了一次圣餐礼拜活动,这个牧师作了一次狗屁的讲演,说了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战
  争。简直他妈的胡扯淡!”
  在离科尔伯特那辆车50米的地方,牧师在自己身边的沙地上聚集了一群虔
  诚的信徒。一个块头很大,身体笨重,剃了光头的陆战队枪炮军士摘下头盔,跪在地上
  诵读第91段圣歌。借着牧师进行布道。那些陆战队员称自己是“魔鬼的狗”——根
  据传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兵就是这样称自己的。很不情愿地赞扬自己的
  坚忍不拔——牧师把这一点揉进了自己的布道之中。“他们给你们魔鬼的狗的绰号,”
  他对他的信众说,“可是耶稣原本就是魔鬼的狗。他面对偌大邪恶,但是他打败了
  邪恶。耶稣是你们希望在投入战斗之后和你们站在一起的魔鬼的狗。”
  又一批直升机向北飞去,这时在科尔伯特的悍马车旁边的一位20岁的红头发
  下士跳了起来。“好NBE55!”他大声喊道。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他们杀了成百上
  千
  的人,这些飞行员。我真希望飞那架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飞机。两个炸弹就杀死了
  成千上万的人。那样见鬼的规则!是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二部分(1)
3月17日中午,蔚蓝的天空一片晴朗,没有丝毫的尘土。第一侦察营的车队驶出马蒂尔达营的大门。他们的目的地是伊拉克边界以南大约20公里的一个集结地,一旦接到命令,从那里出发数小时后就能进入伊拉克。他们尚未接到入侵的命令,但那只不过是最后一步。这一动作相当于全营都把子弹上了膛的手枪瞄准一个人的脑袋。
  今天下午,成千上万的美国和英国的其他部队也踏上了同样的征程。第一侦察
  营的车队刚上“公路”——一条狭窄、失修的柏油路,两侧是开阔的沙漠——我们
  就开始在车流中缓缓爬行。附近驻扎着大约15万联军部队,看来大家几乎是同时拥
  上这条公路的。数以千计的车辆——悍马车、坦克车和卡车——使公路上出现了拥
  挤状况,在沙漠上摆开了大约30公里的长龙。
  穿越这一片科威特沙漠,你开始感到这次行动的规模。我们缓缓穿越一块块用
  栅栏围起的地方。那里停放的油罐车、牵引车、建筑机械车将在战斗部队进入伊拉
  克之后随时跟进。还有占地面积很大的补给站,里面的弹药、油桶和配给食品箱堆
  积如山。路边摆放着一根根钢管,军事建筑人员正把它们焊接成一根管道,准备向
  北进的部队提供燃料和水。这真是一派大干快上的景象。不管怎么说,所有这一切都
  在被拼装起来——人员和装备——成为一架大型的机器。虽然在小单位的水平上我
  看到的只是各个运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