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盟会宣言》《民报发刊词》是中山先生思想的总的基础。先生提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而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再三攻击先生的民族、民权主义,认为人民程度不够,不能实行共和,殊不知训政就是使人知的一个过程。
义和团大乱之后,国人感觉清政府是民族复兴的大碍,他们中守旧的成分好像滚雪球一样发展。
慈禧西逃的时候,她就下诏变法,一直到1904年的四年内,她裁汰好几个无用的部门,废黜科举,设立学校,派学生出洋,准许满汉通婚。
到了1906年,厘定中央官制,保存军机处,设立十一个部,这当然也还过得去,但他们却借此收回了汉人的权限。
以后的几年,他们也自在精心策划挣扎,铁良和良弼设法将袁世凯的北洋兵权也剥夺了。宣统继位的时候,他父亲摄政王的第一条命令就是罢免袁世凯。
同盟会则在这几年中积极从事武装革命。1906年同盟会会员蔡绍南、刘道一联合湘、赣会党在浏阳河萍乡起义,中山先生在河内成立革命指挥中心。1907年潮州、惠州、钦州、廉州、镇南关各处起义。1908年河口起义。光复会的活动,以1907年徐锡麟刺杀恩铭为高潮,秋瑾继之,熊成基在安庆起事。
汪精卫、黄复生谋刺摄政王的时候,中山先生、胡汉民、黄兴、赵声正在南洋向华侨募捐,筹划大规模的针对清政府的进攻。
黄花岗起义军事上虽然失败了,但心理上则大为成功,革命的精神从此深植国民的脑际。
稍后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本来这也无可非议,不过邮传大臣盛宣怀的官声不好。清政府已经丧失人心,民营公司的股东要大失利源,铁路问题就引起民间反对,成为大革命的导火索。
同盟会策略重点在广东,这时陈其美、宋教仁、谭人凤重点开辟长江流域作为革命的策源地,在上海设立同盟会中部总部,谭人凤着手中游的两湖。
湖北新军的蒋翊武在武昌组织文学社,推动革命。湖南焦达峰、湖北孙武、居正组织共进会。这两个团体都有部分同盟会会员在其中,但指挥关系并不直接隶属于同盟会的支部,人员之间就有些摩擦。经谭人凤调解后,两会开始合作。
辛亥武昌起义的首领是新军中的下级军官熊秉坤。他率队攻入武昌,总督瑞澂、统制张彪及文武官员弃城逃走。
吕思勉《中国通史》第五十三章《清朝的覆亡》中对清王朝最后几年的政情梳理最为简明真确。吕先生写道:
1905年,中山先生乃赴日本,将兴中会改组为同盟会。革命团体至此,始有中流以上的人士参加。中山先生说:“我至此,才希望革命之事,可以及身见其有成。”中流以上的人士,直接行动的能力,虽似不如下层社会,然因其素居领导的地位,在宣传方面的力量,却和下层社会中人,相去不可以道里计,革命的思潮,不久就弥漫全国了。
素主保皇的康有为,在此时则仍主张君主立宪。其弟子梁启超,是历年办报、在言论界最有权威的。初主革命,后亦改从其师的主张,在所办的《新民丛报》内,发挥其意见,和同盟会所出的《民报》互相辩论,于是立宪、革命成为政治上的两大潮流。因对于清朝的失望,即内外臣工中,亦有主张立宪的。日俄战争而后,利用日以立宪而胜,俄以专制而败为口实,其议论一时尤盛。
清朝在这时候,自己是并无主张的。于是于1906年下诏预备立宪。俟数年后,察看情形,以定实行的期限。人民仍不满足。1908年,下诏定实行立宪之期为九年。这一年冬天,德宗和孝钦后相继而死。德宗弟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立,年幼,载沣摄政,性甚昏庸。其弟载洵、载涛则恣意妄为。居政府首席的庆亲王奕劻,则老耄而好贿。政局更形黑暗。人民屡请即行立宪,不许。1910年,号称为国会预备的资政院,亦以为请,乃勉许缩短期限,于三年后设立国会。然以当时的政局,眼见得即使召集国会,亦无改善的希望,人民仍觉得灰心短气。而又因铁路国有问题,和人民大起冲突。此时的新军,其知识已非旧时军队之比,其纪律和战斗力自亦远较会党为强,因革命党人的热心运动,多有赞成革命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传统文化与帝王文化的分界(1)
(一)
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其《中夜不寐》有云:英雄欺世惯,贤圣误人深。
上句实况,下句武断。圣贤就其言论而言都是可供参考、可供借鉴的。英雄借为欺人之具,那就和圣贤本人无关了。即令此圣贤不出生,他也会另觅意中人,此一点真可说是防不胜防。
但凡是中国的,都是不好的。当年先进的左翼文人,要“把月亮一笔勾销”,要清算月亮,进而视赏月和吃月饼,也是封建的、落后的、旧式的。可是林语堂先生反驳他们,“而与女学生去吃瑞士的巧克力牛奶糖,却是进步的、革命的,因巧克力糖来自西方”。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自然也为其所不容。如此之西化,则此辈所要的西化是何物,也可不问而知了。只要西方的外在,而鄙弃其内里。
其实这不是他们的文化观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文化,酱缸里面浸泡太久,或者根底浅薄见风就是雨。
关于传统,备受抨击。对其反诘,只需一问:希特勒极喜欢瓦格纳的音乐,我们能说这音乐煽动了、鼓动了、发动了他的杀人神经,或给了他杀人的暗示吗?在美国那样合理有效的政治框架之下,他们所读的,总不会是什么经书了吧?但照样有很坏很坏的人,极左高烧倘若不是胡佛、麦克阿瑟,不是里根等人的锐眼,并依制度的力量予以掣肘,恐怕是早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帝王对文化,多是别有用心的,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吴虞喊打倒孔家店,我看该打倒的是慈禧太后,是袁世凯、张勋、张宗昌……从秦始皇到袁世凯都有个人的原因,缺德,寡情,恶形恶神。子不语怪力乱神。圣人没有教他们杀人越货……传统文化讲求的责任、良知、道义,在他们历代的统治中何曾见到丝毫的影子?
最切要的是改变政治体制的结构,根源是政体文化,造成这样的局面,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成分,自可继之,不合理成分,则非而弃之。
传统家训的温、良、恭、俭、让,和美国的公民教育,我看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美国的家长,不为孩子创业,鼓励个人奋斗,与古来士大夫家书“不靠祖宗余荫”的想法,也可说是同声同调的。
制度对了头,政治上了轨道,文化就不成其为问题。
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阿奎那“外来的客商会使任何人民的道德受到腐化的影响,如果市民专心于做生意,他们就有许多做恶事的机会”。他们都怕钱对人心的腐化。其实不是“钱”,不是那铜钱纸币或硬通货,而是人性。因此需要体制框架,在没有这样的框架之前,东、西方的哲人提出正人心,多数还是出于好意。但由于没有框架支持,就会流于玄虚、空洞、说教,或为乌托邦试验家所利用,于是人民大起反感。
最紧要的是宪政的框架,*的模式,三权分立的制衡,国会立法的独立,政治*化,经济市场化,文艺自由化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传统文化也会变成、也可以变成“建筑材料”,即文化建设的基本因子。
日本、韩国甚至柬埔寨、缅甸都已实行大选,我国台湾地区,他们对传统文化并没有恨之入骨,相反,善而用之,善而化之,也就善而享之。
林同济先生说的中国传统官僚的四种毒素:皇权毒,文人毒,宗法毒,钱神毒;胡适说的中国的病根在贫、懒、奸、滑……都似是而非,错在认为罪恶是这些灾难的原因。有的是结果,如贫穷困窘,不是原因。又如钱神毒,货币实为社会人生之所需要,只是专制下,没有规矩,没有游戏规则,或其规矩制下不制上。就人性而言,除少数圣徒外,没有不爱钱的,莎士比亚剧本中的那一篇有名的“钱神论”,适用于所有的人群和人性。腰间无铜,困住英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关键看在一种什么样的机制下去规范人性的负面盲动。所以根子是在体制上,即在政治文化上。从来没有享受*政治的,没有资格攻其弊病。然而假如专制得以祛除,享受*政体有日,再观其民性,则由鬼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