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4-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激烈的斗争中,所有的人都清楚地看到,虽然夏言孤身一人,但从未屈服于那位高高在上的首辅大人,无论多少攻击诋毁,他从未低头放弃。
  这人实在太有种了。几乎所有的旁观者都持有相同的看法。
  既然他敢干,为什么我不敢?!
  于是那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愤怒终于开始蠢蠢欲动,借投机而起,打压,排挤,陷害,一切的控诉终于喷涌而出,一定要彻底打倒张璁这个无耻小人!
  越来越多的人围绕在张璁的身边,他们认定,这个人能够带领他们战胜那个为人所不齿的家伙,为含冤而去的杨一清报仇!
  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夏言竟然拒绝了,他接受大家的热情,却婉拒了所有的帮助,表示自己一个人扛住就行,不愿意连累大家。
  无数人被他的义举所感动,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夏言其实并不是一个如此单纯的人。他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他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
  夏言比张璁聪明得多,因为他很清楚,拉多少人入伙并不重要,最终决定自己命运的只有一个人——皇帝。
  他虽然官小言微,却看透了这位嘉靖皇帝的底细——这是一个过分聪自信的人。而这样的人,绝对不会饶恕任何敢于威胁他的人。
  张璁是个不折不扣的蠢人,他已经是首辅了,竟然还要扩大势力,难道想做皇帝吗?
  夏言很清楚这一点,他推辞所有人的帮助,只是为了得到那个最关键的支持。
  所以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张璁那得意的笑容和无限的扩张,因为他明白:权力的膨胀就意味着加速的灭亡。
  事实证明了夏言的推断,转机终于到了,皇帝对待张璁的态度突然大变,经常大骂他,而且屡次驳回他的建议和奏折,让他大失脸面。
  张璁终于发现情况不对了,由于智商的限制,他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已经落入了圈套。
  束手待毙从来都不是中国政治家的风格,张璁的偏执达到顶点——只要解决了夏言,皇帝的宠信,众人的尊崇,一切的一切都将恢复原状!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只需要一个完美的陷阱——让夏言身败名裂的陷阱。
  这个陷阱由一封奏折开始。
  嘉靖十年(1531)七月
  行人司长官(司正)薛侃突然来到太常寺卿彭泽的家,交给了他一份文稿。
  这份文稿是准备交给皇帝的,基本内容如下所列:
  “以往祖宗分封,必定会派一位皇室子孙留驻京城,以备不测,现在皇上您还没有儿子,希望能够按照先例,先挑选一位皇室宗亲加以培养,这是社稷大计,望您能认真考虑。”
  薛侃略带兴奋地看着彭泽,等待着他的反应。
  “很好,”彭泽笑着回答,“这是有益于国家的好事啊!”
   
                  
第四章 阴谋的陷阱 2
  薛侃放心了,他认为自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合理化建议。而他会跑来跟彭泽商量,是因为他们不但是同科进士,还是十余年的老朋友。
  “事不宜迟,我明日就写成奏折上禀。”
  他兴冲冲地收起了文稿,准备告别离去。
  彭泽却拦住了他:
  “先不要急,容我再想想,你留一份底稿给我吧。”
  事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看起来似乎一切都很正常,薛侃为国尽忠,提出建议,彭泽大力支持,完全赞同。然而隐藏在背后的,却是一个无比狠毒的阴谋。
  问题在关键就是那封奏折,薛侃认为它可以造福社稷,彭泽却知道,这是一件致人死命的工具。出现这样的偏差,说到底是个分工不同的问题。
  薛先生的工作单位是行人司,这是个跑腿的部门,见过的世面有限,而彭先生在太常寺工作,这是一个专门管理礼仪祭祀的部门。
  所以当彭泽看到这份文稿的时候,他立刻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到来了。
  作为掌管宫内礼仪的官员,彭泽十分清楚,嘉靖先生虽然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被大臣骂,却也有一个万不能碰的禁区——儿子问题。
  不知为什么,这位皇帝继位十年,却一直没有儿子,原因不详,这种事向来都是绝对隐私,一般也是大娘大婶街头谈论的热门话题,换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医院,更何况在那万恶的旧社会。
  竟然敢上这种奏折,真是活腻了!
  但作为多年的老朋友,他却微笑地告诉薛侃:这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建议。
  看似很难理解;其实原因很简单:
  首先,彭泽的后台同党叫张璁。
  其次,十五年前的那次科举考试,同时考中的人除了薛侃和彭泽外,还有夏言。而众所周知,薛侃是夏言的死党。
  最后,彭泽是一个不认朋友的无耻小人。
  因为在彭泽的思维体系里,有着这样一条定理:
  任何人都是可以出卖的,只不过朋友的价格要高一点而已。
  彭泽带着老朋友的文稿连夜找到了张璁,向他通报了自己的计划,求之不得的张璁当即同意,但为了达到最大的打击效果,他决定再玩一个花招:
  “你去告诉薛侃,我很赞同他的意见,只管上奏,我一定会支持他。
  彭泽接受了指示,离开了张璁的家。
  但张璁却没有休息,他连夜抄录了薛侃的文书,准备交给另一个人。
  第二天,他进宫觐见了嘉靖,出示了那一份文稿。
  看着皇帝陛下那涨得通红的脸,张璁不慌不忙地抛出了最后的杀招:
  “这是夏言指使薛侃写的,请陛下先不要发怒,等到他们正式上书再作处罚。”
  嘉靖强忍着愤怒,点了点头,在他看来,这封大逆不道的奏折是一个让他难堪的阴谋,一定要进行彻底的追究!
  一天之后,得到张璁鼓励的薛侃十分兴奋地呈上了他的奏折,当然了,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的——光荣入狱。
  虽然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嘉靖仍然气得不轻,他看着这封嘲讽他生不出儿子的奏章,发出了声嘶力竭的怒吼:
  “查清幕后主使,无论何人,一并问罪!”
  夏言麻烦大了,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和薛侃的关系,这回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局势一片大好,张璁和彭泽开始庆祝胜利,虽然一切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但意外仍然发生了。
  很快,刑部的审案官员就纷纷前来诉苦——审不下去了。因为薛侃虽然看人不准,却非常讲义气。无论是谁问他,他都只有一个回答:
  “我一个人干的,与他人无关。”
  没办法了,幕后黑手亲自出马,彭泽又一次站在薛侃面前,开始了耐心的政治思想工作:
  “如果你指认夏言,马上就放了你。”
  看着眼前的这个卑鄙小人,薛侃沉默了,他看了看四周陪审的官员;一反以往的激愤,用十分平和的语气说道:
  “我承认,那封奏折确实是我写的。”
  看来有希望,彭泽松了口气,正准备接着开问,却听见了一声大吼:
  “但我之所以上奏,都是你指使的!当时你跟我说张少傅(张璁)会全力支持此提议,难道你都忘了吗?!”
   
                  
第四章 阴谋的陷阱 3
  傻眼了;这下彻底傻眼了。
  虽然彭泽先生的脸皮相当厚实,但众目睽睽之下,也实在是不好意思。于是审讯就此草草收场。
  闹到这个份上,已经结不了尾了,一定要审出来,业余的不行,那就换专业的上!
  所谓专业人才,是指都察院都御史汪鋐;这位仁兄有长期审讯经验;当然;他也是张璁的同党。
  为了能够成功地完成栽赃任务,他苦思冥想,终于决定图穷匕见,直接把夏言拉过来陪审,期望能够在堂上有所突破。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其白痴的想法。
  夏言这种骠悍之人,天王老子都不怕,而汪御史竟敢找上门来,只能说是脑子进了水,一场审讯就此变成了闹剧。
  要说汪御史也算开门见山,刚开始审矛头就直指夏言,反复追问幕后主谋,甚至直接询问夏言是否曾参与此事。
  汪御史的行为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估计是想引蛇出洞,可他没有想到,自己引出来的竟然是一条巨蟒!
  夏言压根就不跟他废话,一听到被人点了名,当即拍案而起,大喝一声:
  “姓汪的,你说谁呢!?”
  汪鋐被镇住了,他害怕气势汹汹的夏言,却也不愿认输,还回了几句嘴。
  夏言彻底爆发了,他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准备冲上去打汪鋐,好在旁边的人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