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交通条件下,乘飞机由西安到成都只需一小时左右;乘火车也只需一天左右,而在二千多年前,嬴政一行却整整走了十五天!每天平均仅一百里左右!足见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所言: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言之不假!
再说嬴政一行自过佛坪之后,道路便已逐渐进入秦岭山区,许多地方,已是悬崖高耸,形如怪兽;飞瀑如练,挂于险峰。就这样连行数日,经汉中、宁强等地,便已进入秦岭之畔的蜀地明珠——广元。这广元虽处蜀地边沿,却得天独厚地由秦岭阻断了北来的寒流,因而是一处四周群山环抱,终年雨量充沛,不仅出产丰腴,而且还是一个出美人的地方。倾倒两代唐王的后妃,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媚娘武则天就出生在广元!
这一日雨过天晴,嬴政一行早起后,原想顺大道赶到一个名为“大渡口”的地方,准备第二天渡过巴江(嘉陵江),穿过剑阁前往梓潼,不料行至一条水势汹涌澎湃的河边,却不见有任何房舍和农人,更不见有摆渡的艄公和渡船……这不仅与先前了解到的情况大相径庭,更使他们难办的是虽然感觉到似乎走错了路,而日已偏西,退回去既不知要退多远,更担心找不到有人家或有水源的宿营地,连饭都做不成。于是便决定在河边歇了下来。
歇下来倒是容易,可明天怎么办?就成了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嬴政下马后行至河边,忿忿地盯着挡道的河水,心头暗想道“如此一条‘小’河,竟敢挡住本王的去路,将来本王统帅百万大军去扫荡六国,还不知有多少困难……”正忿然间,安排好卫士在搭帐蓬的蒙毅走了过来,抱拳禀报道:“臣已让他们在搭帐蓬,明天怎么办?”
“留下一半人搭帐蓬,让李信带另一半人去砍树扎木筏,明天渡过河去!”
“扎木筏渡河?!”
“对,扎木筏渡河!”嬴政回转身来:“李信家不是在泾河岸边吗?本王曾多次听他说过,用船或木筏渡河,都十分方便。”
“可这儿水势过于汹涌……”
嬴政不屑地道了一声:“没事!”转脸喊道:“李信!”正在与侯振一道,指挥卫士搭帐蓬的李信,闻声跑了过来。嬴政盯着他问道:“本王曾听你说,泾河两岸常以船和木筏摆渡,都十分方便。这里能以木筏渡过去吗?”
李信看着在河中翻滚的河水,迟疑着禀报道:“泾河水量充沛,渡口上水势没这么汹涌……”生性沉稳的蒙毅,生怕嬴政一问,李信即贸然应允“可以!”,使高傲的嬴政立时同意造筏渡河!除自己和众士卫的生命均担风险外,更担心比自己的生命金贵万倍的秦王安危,如果出了问题,那还了得!此时一听李信所言,以为嬴政“造筏渡河”的主意已行不通!刚把心放下来,不料李信随后却说了一句:“……不过可以一试!”这句声音不高,也毫无把握的话,却把蒙毅又吓了一跳!
嬴政一听“不过可以一试!”,脸上立时闪现出了欣喜的笑容。高兴地微笑着“好!”了一声,盯着李信道:“你赶快带人去伐木,今晚就扎好木筏,明早咱们就开始试渡!”
望着汹涌的河水,要以木筏渡河,蒙毅虽然在心里叫苦不迭,但却无法阻止。只好将人员分成两半,多半随李信带去砍树,准备扎木筏,少半留在河边,继续搭建帐蓬……就在帐蓬搭建完成之后,李信用作捆扎木筏的碗口般粗细的木料也备齐了。
苍穹中月上中天,河岸边篝火熊熊。
火光下,李信指挥着卫士正在扎木筏。嬴政从帐蓬中出来,举手舒服地伸了个懒腰,向扎木筏的李信走了过来。
“大王怎么不多歇一会儿?”蒙毅虽然担心,脸上仍充满了笑意:“这里有我们你尽可放心。”
嬴政晃脑着道了一句:“不累。”仔细地看了一会,不无担心地:“巴江水急,一定要扎牢,试渡后才能载人。”蒙毅见嬴政一觉醒来,对以筏渡河似乎已不向先前那么急进。但回头一想,‘试渡’不也要人去‘试’吗?然而事已至此,就只有祈求上苍护佑,既试而不成,又不伤人了!
天亮后,众人饱餐一顿,便由李信指挥卫士,将捆扎得十分结实的木筏,抬至河边,放入水中,再由李信及另一水性较好的卫士王德,首先登筏试渡。二人手持撑篙,在众人极其关注的目光中,将木筏向河中撑去。
河水翻卷着浪花,数次将木筏推至浪尖,几乎翻倾;接着又转危为安,躲过大难!观看试渡的人也都随着木筏的晃动,有时紧张得心悬半空,气都喘不过来,随后又嘘气晃脑,把心放了下来。
木筏接近河中,境况越来越险!嬴政一看,急忙招手道:“李信,别渡了,快回来吧!”喊声刚过,王德手中的撑篙“卡嚓”一声,突然折断!木筏任凭李信使尽浑身解数再也无法控制,被汹涌的河水冲击着向下游漂去……
岸上众人无不为此险情,大惊失色地呼叫着:“小——心!”可任你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
木筏在波涛中无助地起伏挣扎,李信手持撑篙,临危不惧仍在奋力抢救……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木筏被巨浪冲撞于礁石上,眨眼间已被撞得四分五裂,全散架了!李信及王德也被高高掀起摔入水中,旋即失去了踪影……嬴政见状惊愕地连连高呼:“快派人抢救!”蒙毅转对侯振:“你快带人沿河去找,要快!”侯振领命,举手一挥:“跟我来!”率三名卫士,立即沿河岸向下游奔去。
列位看官:自嬴政于五年前随父王狩猎结识箭无虚发、夜射红灯的李信以来,似乎便与李信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秦王政二十一年的伐燕战争中,攻下燕都蓟城之后,已为秦王屡建战功的李信,曾奉命率千余轻骑,追击带领精兵突围而去的燕王,大胜而归之后便常被委以重任。后来当李信在伐楚战争中,因轻敌兵败时,他又把战败的责任全部揽在自己的身上,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却说自侯振率卫士沿河找寻李信后,嬴政因河边骑行不便,就由蒙毅陪同着,率二卫士策马绕至岸边的高处,焦急地翘首遥望下游方向……突然,一卫士惊喜地指点着:“大王您看,他们回来啦!”其实嬴政和蒙毅也已看到,远处的河岸上有五六人正向渡口走来。嬴政立即勒转马头,高喊一声“快走!”骑术精湛地沿狭窄陡峭的山道,策马向山下走去。蒙毅一见大惊,连连高呼:“大王小心!”嬴政头也不回地应答道:“快走,没事!”
渡口上,嬴政策马奔来,边翻身下鞍,边打量着李信道:“一天不见,可把本……想死啦!”“王”字已到嘴边,又强咽了下去,因为他看到李信身后,新来了一个头缠包帕的老汉。而王德却不见综影……
李信却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道:“木筏撞碎后,小人抱着一根木料漂流了二十余里,幸遇刘老汉采药,将小人救上岸来……王德与小人落水后,一直未能找到……”听说王德未能找到,嬴政心头一悸!须臾,抬眼看着背篮仍在身上的老汉,道了一声:“老人家,您辛苦啦!”
刘老汉呆愣愣地看着这位年纪比大家都小,但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的年轻人。见他亲切地微笑着和自己打招呼,心慌地摇手着应答道:“不苦,不苦!”
听说王德没有找到,站在嬴政身旁的蒙毅内心不由一阵悲痛!随驾成都保卫秦王的卫士,都是千里挑一的英雄,王德更是卫士中的姣姣者,如此平白无故的离大家而去,如何向王德的父母交待?如果嬴政不在身边,他不仅要大骂李信,而且要从重处罚李信:河水如此汹涌,没把握就不渡,何必去“试”,如果不‘试’还能出事吗?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啦!由于此事给蒙毅的印象过于深刻,多年后当秦王赢政询问老帅王翦伐楚需要多少兵力,王翦回答要六十万,而李信只要二十万,嬴政便让李信挂帅出征时,唯一反对的蒙毅就以此次渡河为例,指出李信作战虽然骁勇,但缺乏周密筹谋的才干!后来李信果然兵败惨死,嬴政不得不再请老帅王翦出征!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说话嬴政邀老汉坐于火塘边,再问道:“老人家是本地人吗?”
“是本地人。家住刘家寨,离此有五十多里,每年除两次采药外,平时都不来这里……”
“附近有人家吗?”
“五十里内都没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