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这个还真没想过。”囊瓦现在开始想,越想越觉得屎黄的话有道理。“如果等沈尹戌打败了吴国人,我是肯定要完蛋。如果不等他,我先跟吴国人交手,不是还有赢的机会?”
囊瓦分析得挺有道理,一个是必然完蛋,一个是还有机会,两害相权择其轻,最后囊瓦一拍桌子:“明天渡江,干吴国人去。”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楚军渡过汉水,与吴军决战。
第一战,不分胜负,吴军后撤。
“吴国人害怕了,追击。”囊瓦高兴,楚军追击。
第二战,又是不分胜负,吴军继续后撤。
“吴国人怎么这么差?国内出问题了?”囊瓦有些奇怪,下令继续追击。
第三战,还是不分胜负,吴军还是后撤。
“追?还是不追?”囊瓦有点犹豫了,他觉得有点不对劲。
“追啊,谁怕谁啊?”五成黑和屎黄们说。
于是,继续追击。
这个时候,楚军已经从豫章追到了柏举,也就是从湖北安陆追到了麻城,再追,就该上大别山了。
表面上,吴军在撤,但是,一切都掌控在吴军的手中。换句话说,吴军掌握着节奏。
按照孙武的部署,吴军不在平原地带与楚军交战,因为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三万对九万。吴军更适合在地势狭窄,地形复杂的地带战斗,楚军的人数优势就无法发挥。
所以,吴国且战且退,将楚军引到了柏举。
与此同时,虽然节节挺进,囊瓦却越来越心虚。一来,吴军虽然撤退,但是并没有战败,而是有秩序地撤退,看得出来,吴国的纪律性比从前要好很多,战术也非常清晰;二来,虽然楚军在前进,每战的伤亡都远远大于对方,逃兵一天比一天多,各部的将领们也都互不服气,随时准备逃命。
眼下,来到了柏举,囊瓦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似乎每当到了这样的地形,楚军就必败无疑。
“不行了,我,我想逃跑了。”囊瓦感到很绝望,也很恐慌。
“不行,和平时期你想着执掌大权,战争来了就想逃跑。你跑了倒轻松,兄弟们怎么办啊?你必须要拼死一战,万一打赢了,你就是民族英雄,过去的恶名就能一笔勾销了。”屎黄反对,囊瓦的亲信们都反对。
囊瓦叹了一口气,一个大腐败,下面牵着一群小腐败,大腐败要逃,小腐败们当然不干了。
——柏举之战
十一月十八日,楚军和吴军在柏举进行第四次决战。
一大早布阵之前,夫概就来找阖闾了。这些天夫概感觉很不爽,他觉得这几仗打得很不过瘾,好像还没活动开就收兵了。从前跟楚国人打仗,不把楚国人打得哭爹喊娘而逃是绝不罢休的,如今搞得这么娘娘腔,不爽,太不爽。
“大王,囊瓦不得军心,他的手下没人愿意为他卖命。我请求派我率精兵先行攻击囊瓦,他的手下必然逃奔。然后我们大军跟进,楚军一定崩溃。”夫概请战,要充当先锋直捣楚军中军。
“《孙子兵法》这么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急什么?楚军就快自行崩溃了。”吴王阖闾现在是孙武的粉丝,随时背几段《孙子兵法》出来。
夫概一看,这位还挺能拽,算了,不跟他罗嗦了。
双方布阵,还是吴国快楚国慢。
夫概的部属在吴国中军,一共五千人。夫概这时候来到军前,大声说道:“兄弟们,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就不必等主帅下令了。今天,我们率先冲锋,就算战死,也能让吴国战胜楚国,跟我冲。”
五千吴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五千红了眼不要命的吴军,发疯一样扑向了楚国中军大帅的旗下。
本来就是胆战心惊的楚军害怕了,本来就痛恨囊瓦的士兵们决定不再为这个腐败分子卖命了。
囊瓦的卫队第一个崩溃,随后是整个中军。
“擂鼓。”吴王阖闾终于下令冲锋了。
楚军崩溃。
除了逃命,囊瓦已经没有别的想法了。这个时候,他倒很清醒,他不敢向南逃,他知道逃回楚国的结果只能是死得更没有面子。所以,他向北逃去,逃到了郑国。而屎黄运气不佳,被打成了黄屎;五成黑也没有能够逃脱,被打成了五成红。
看上去,夫概首功,实际上,孙武的计划是中路诱敌,两翼包抄,聚歼楚军。
楚军的残兵败将一路奔逃,到了清发。后面,吴军紧紧追赶。
“大王,古人打仗,不追逃啊。”伯嚭提出一个看法。
“孙先生,你看呢?”吴王阖闾问。
“我们是蛮夷,不讲这个。”孙武说得毫不犹豫,《孙子兵法》里可没有什么礼法。
前面是涢水(汉水支流),楚军在岸边集结。
“看你们往哪里跑?准备攻击。”吴王阖闾笑了,要将楚军聚歼在涢水河畔。
“困兽犹斗,况人乎?(《左传》)”夫概又发表意见了,不过这一次他反对进攻。“如果人知道自己要死,一定会拼命,如今楚军人数多于我们,如果他们拼命,我们恐怕就要失败了。不如让他们渡河,前面的过河就跑,后面的急着渡河,渡过一半的时候,我们发起攻击,一定大胜。”
困兽犹斗,这个成语由夫概发明,意思是野兽被逼到了绝路也会跟你拼命。
“嗯,对,《孙子兵法》说道: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就是这个意思,对吧?孙先生。”吴王阖闾现在《孙子兵法》倒背如流,随时应用。
孙武笑了。
果然,楚军开始渡河。刚开始的时候,阵型还算整齐。之后不久,就开始乱了,等到渡过一半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阵型了,人人都要抢着过河。
战鼓响起,吴国人的战鼓。
冲锋。
马的嘶叫声,车的奔驰声,士兵的喊杀声,随后是楚国士兵的惨叫声。
已经渡河的楚军回头看对岸自己的兄弟们,不是被杀就是跳进河中,被滔滔江水冲走。
逃生的楚军拼命奔逃了一阵,没有看见吴军追上来,于是开始埋锅造饭。
饭刚熟,还没有来得及吃,后面杀声又起,夫概带着吴军精兵,追杀而来。
“快跑吧,吴国人来了。”楚军哪里还有心思吃饭,拔腿就跑。
吴国人也饿了,现成的饭。
吃饱了喝足了,吴国人继续追击。
可怜的楚国士兵,饥寒交迫,狼奔豕突。
就这样,楚国人在前面跑,吴国人在后面追。
十一月二十八日,吴军进抵郢都。
郢都城里,楚昭王在一天前落荒而逃,公卿大夫能逃的都逃了。
“进城。”吴王阖闾下令,连攻城都免了。
从柏举之战到首都沦陷,仅仅十天时间,楚国的脆弱超乎想象。
那么,这边全线崩溃,首都沦陷。那一边,包抄敌后的沈尹戌怎样了?
沈尹戌率领本部从汉水上游过江,一路包抄,已经到了息(今河南息县),距离淮河口咫尺之遥。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得知囊瓦的楚军主力大败,吴军势如破竹,向郢都挺进。
“唉,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啊。”沈尹戌仰天长叹,之后下令全军南下,迅速回救郢都。
沈尹戌的部队最终并没有达到郢都,而是在今湖北京山县境内遭遇吴军,结果,楚军战败,沈尹戌为国捐躯。
——报仇
在吴军进入郢都之前,孙武曾经提出建议。
“此次讨伐楚国,进展之顺利出乎意料。下一步,大王准备怎么办?”孙武问,他也没有想到这样快就打到了郢都。
“怎么办?兄弟们先进去爽一爽再说,哈哈哈哈。”吴王阖闾更是没有想到楚国如此不堪一击,真没有想过今后怎么办。
“不可,希望大王约束军队,进城后不要扰民。与此同时,一边追杀楚王,一边迅速把公孙胜从吴国弄来,立他为楚王。这样,楚国就可以短期内安定下来。”
“啊?我们辛苦一场,为公孙胜打工了?”吴王阖闾有点吃惊,很不愿意。
“不然,等到楚国安定之后,大王就可以把公孙胜贬为县公,给几亩地让他做个小地主,那时候,楚国自然就成了吴国的地盘。”孙武想得够周到,也够长远。
“不好,这会节外生枝。”吴王阖闾还是不愿意。
“那,即便不这样,进城之后,也要找到在楚国德高望重的人出来担任令尹,安定人心。”孙武见吴王阖闾不愿意,退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