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份,王室还真的搞了一个盟会。说是王室,实际上是王室的上卿刘文公搞的,他听说楚国现在不行了,想着号召中原诸侯讨伐楚国,抢点地盘过来充实王室的土地。当然,主要是给自己弄点实惠。
对于这个盟会,大家都在暗地里笑刘文公太天真,这世界上谁也不是傻瓜,谁愿意给你当长工啊?虽然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情很无厘头,可是大家也都愿意来看看热闹。就这样,三月的盟会真就开成了。
晋国派出了中行寅,这哥们路过郑国的时候,从郑国借用羽毛,然后就用这些羽毛装饰旗子,去了盟会。大家一看,好嘛,连这也要贪。
卫国和蔡国也都参加了,还为了排名先后发生了争执。
整个盟会,除了吃吃喝喝,谈到楚国的时候大家就打哈哈。刘文公后悔死了,白白花了许多接待费。
蔡昭公也很郁闷,看这样子,在楚国的这口恶气是出不了了。
中行寅也很郁闷,原本指望着蔡昭公这段时间能想明白,这次带点什么实惠过来,没想到还是这么不懂事。
“整丫的。”中行寅想了一个坏主意,于是悄悄来找蔡昭公。
“老蔡啊,你不是想打楚国吗?说实话,我们很支持你们。可是,你也知道,我们跟楚国签有和平协议,我们是讲信用的文明人,不能说撕毁就撕毁,怎么办呢?我来之前跟范鞅元帅商量好了,给你出个主意,让你报仇。”中行寅态度很客气,话说得也很真诚。
“太好了,什么主意?”蔡昭公很高兴,看到了希望。
“这次啊,沈国不是没有来吗?这是违反和平协议的事情。所以,你们就以沈国违反和平协议为由,讨伐沈国。你们讨伐沈国,楚国一定来打你们,到时候你们向我们求救,我们就有理由攻打楚国了,你看这主意怎么样?”
“好主意。”蔡昭公也不知道是脑子不好使,还是报仇心切,竟然丝毫没有怀疑。
春天开完会,夏天,蔡昭公就率领蔡国军队讨伐沈国。蔡国虽然是个小国,可是沈国更小。三下五除二,蔡国灭掉了沈国。
沈国是楚国的属国,蔡国灭了沈国,楚国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夏天蔡国灭了沈国,秋天,楚国就出兵攻打蔡国。
放在过去,楚国大军一到,蔡国就彻底沦陷。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楚国已经腐败到家,军队也已经没有战斗力,各自为战,指挥不灵。因此,楚军也只能包围蔡国,无法强行拿下。而这,也是蔡昭公敢于跟楚国斗一斗的原因。
楚军一到,蔡昭公的特使就前往晋国求救了。
“我们晋国一向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从不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我们强烈呼吁贵国和楚国坐下来,搁置争议,共同……”范鞅搞了一套套话来敷衍蔡国人,说到这里,蔡国特使可就急了。
“范元帅,不是这么说吧?上次盟会的时候中行元帅对我家主公说好了啊,我们讨伐沈国,然后楚国来打我们,贵国就趁机出兵讨伐楚国啊。”蔡国特使有些愤怒,但是还不敢发火。
“有这事吗?”
“当然了,当时我就在旁边啊。”
“那什么,请中行元帅。”
没多久,中行寅来了。
“中行元帅,你上次不说一旦楚国出兵,你们就攻打楚国吗?”特使看见中行寅,紧忙说。
“我,我说过吗?”中行寅开始抵赖。
“说过啊,那时候我就在旁边啊。”
“那,你弄错了。我那次是说,如果蔡国遭到楚国侵犯,我愿意帮你们去求情,实在不行,我出动我们家的兵力帮助你们。你想想啊,我怎么敢说出动晋国的军队呢。晋国军队出动,那只有范元帅才敢说啊。”中行寅说得自然,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你,你。”蔡国特使气地说不出话来了,他一转身,走了。
“哈哈哈哈。”身后,范鞅和中行寅放声大笑。
蔡昭公傻眼了。
“晋国人比楚国人更坏啊。”蔡昭公感慨,现在是被楚国人讨伐,被晋国人忽悠,活路在哪里?
紧急会议。
有人建议投降,实在不行就肉袒。
“别肉袒了,肯定直接扔锅里了。”蔡昭公说,现在他头脑倒很清楚。
有人建议逃跑。
“跑,跑哪里去啊?”蔡昭公真是无路可逃。
关键时刻,有人头脑清醒了。
“我们为什么不向吴国求救呢?楚国最怕他们。”有人提出。
“好。”蔡昭公又看到了希望。
当晚,蔡昭公派出太子公子乾前往吴国求救。
——沈尹戌妙计
秋天楚国攻打蔡国,冬天,吴国就出兵攻打楚国。
吴军多少人?精兵三万。
《左传》: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三点水+内) ,自豫章与楚夹汉。
吴军北上,然后沿淮河向西,直到淮河口(今河南潢州西北)弃舟登陆,这时候已经是蔡国境内,而船只顺淮河而下,再运粮沿淮河而上。
吴军登陆,会合蔡国军队,而唐国军队随后赶到。
楚军统帅是囊瓦,听说吴军到来,二话没说:撤。
楚军一口气撤到了豫章(今湖北省安陆县),然后渡过汉水,沿汉水西岸隔江布防。
吴军不依不饶,翻越大别山,挺进到汉水东岸,与楚军隔江相望。
囊瓦这时候很后悔,跟吴国人打仗,从来没有打赢过,而且从来没有全身而退过。原本以为吴国人已经变成了爱好和平的人民,谁知道这次竟然又来了。早知道他们会来,就不打蔡国了。
到这个时候,进攻是绝对不敢的,想都不敢想。撤退呢?现在已经是自家的地盘了,还往哪里撤?再说了,如果把汉水让给了吴军,后面更是无险可守。
怎么办?囊瓦这叫一个愁,自从当上令尹之后,还没有这么愁过。
还好,楚军中还有一个有点想法的人,谁?司马沈尹戌。
“令尹,准备怎么办?”沈尹戌来找囊瓦。
“怎、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据险死守,等吴军没有粮食了,自己撤退。”囊瓦说,他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恐怕不行,吴国现在用淮河运粮,估计等他们撤军,要到明年秋天了。”
“那,那怎么办?”囊瓦倒真没有想到这一点,更加傻眼。
“我有一个办法,吴军主力都在汉水对面,令尹在这里拖着他们。我率领本部人马从汉水上游,绕道随地过汉水,然后包抄到淮河口,烧掉他们的运粮船。随后占据大别山的大隧、直辕、冥(宝耳+厄)三个关口,断绝吴军回蔡国的道路。这样,吴军无粮,并且没有归路,一定军心大乱。然后,令尹渡过汉水,我则率部从背面杀来,两面夹击,一定大败吴国人。”沈尹戌的主意很正,并且很有可操性。
“好主意,就这样。”囊瓦喜出望外,命令沈尹戌立即出发。
现在,楚国人要反客为主了。
可是,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第一八六章 楚国沦陷
沈尹戌的计划太完美了。
吴国人想到了没有?孙武想到了没有?没有答案,因为不需要答案。
沈尹戌的计划太完美了。
所以囊瓦在梦里也能梦到楚军大胜,他不再忧愁,面带笑容,似乎胜利就在眼前。
可是,很多人不高兴。
沈尹戌是楚国的另类,或者说是楚国官场的另类,他不贪污不受贿不拍马屁不买官卖官,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所以大家都不想让他的计划获得成功。
所以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诱敌之计
武城黑是楚国武城大夫,很黑,人送绰号“五成黑”。
“令尹,我们的战车是包皮的,吴国的战车是实木的,现在动不动下场雨什么的,我们的战车很容易损坏啊。所以啊,赶紧跟吴国人交战吧,否则战车都坏了,还怎么打?”五成黑就属于“没好人”,他很担心沈尹戌会成功。为什么包皮容易坏呢?因为包皮是用胶粘在木头上的,见水潮湿就容易脱落。
“这个,这个,老黑说的也对啊。”囊瓦其实也不喜欢沈尹戌,他觉得五成黑说的包皮确实是个问题。
老黑并没有能够说服囊瓦,于是,又来了一个“没好人”。
“令尹啊,楚国人一向对您有意见,都说沈尹戌好。如果这次沈尹戌打败了吴国人,嘿嘿,估计您这令尹的位置就保不住了。我看啊,咱们别等他了,跟吴国干吧。”说话的叫史皇,外号“屎黄”,是囊瓦的亲信。
“这个,这个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