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春秋第五部(完)-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突然,伍子胥放声大笑起来,嘴唇的燎泡因大笑而破裂出血,而伍子胥依然大笑不止。
   “老师疯了?”公孙胜更加害怕。
   老师并没有疯。
  老师刚才也并没有盯着公孙胜看。
   老师是在思考。
   老师意外地想到了办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不是来自这里,可是用在这里却最恰当。
   “孙子,走,咱们过关去。”伍子胥大声对公孙胜说。
   “老师,你,你不是疯了吧?”公孙胜战战兢兢地问,如果不是疯了,怎么竟然这样称呼自己?
   昭关,中午时分。
  每天的这个时候是过关人最多的时候。
   昭关守军认真地观察着每个出关的人,但凡有一点特征与伍子胥相近的,都会仔细地盘查,而弓箭手就在不远处,任何试图逃跑的人都会被毫不留情地射sha。
   一个大个子走了过来,不仅高大,而且面露凶相。
   “站住,说你呢。”守关军士注意到了他,将他叫住。
   大个子很不情愿地站了下来。
   “你,说话,什么地方人?过关干什么?”开始盘问。
   “我,我,我本地人,我老、老婆家在关那边。”
   “你的口音有点怪啊。”
   “我,我,我就是结、结巴,口、口音不怪、爱、怪。”
   军士们又盘问了几句,突然抓起大个子的手来,把大个子吓了一跳。
   “嗯,走吧。”军士们放走了大个子,因为大个子满手的老茧,显然不是伍子胥。
   大个子惊魂甫定,灰溜溜地走了。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一个满头白发、满脸肮脏的老人,佝偻着腰,拄着拐棍,带着自己的孙儿从旁边走了过去。
   一个军士注意到了他们,因为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伍子胥带着公孙胜,所以对于带孩子的男人都要注意。可是,没等他发话,那个小男孩对着老头叫了一声“爷爷”。
   “嘿嘿,怕是没有这么老的伍子胥啊。”军士暗笑。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老头就是伍子胥,而这个孙子就是公孙胜。
——渔丈人
   伍子胥与公孙胜过了昭关,急匆匆向前赶路,看看天色将近黄昏,前面是一条大江,江的对岸,才是吴国。
   看来,高兴得早了一些。
   正在不知道怎样过江,远处有一队楚军士兵巡江过来,伍子胥急忙和公孙胜躲了起来。要是被他们发现,事情恐怕又会麻烦。摸摸身边,伍子胥只带了一把短剑,弓箭都没有敢带过关。
   楚军过去之后,伍子胥急忙又带着公孙胜来到江边,看看怎样渡江。沿江而行,江上看不到一条船。
   “谁说天无绝人之路?这难道不是绝人之路吗?”伍子胥极度失望,自言自语。
  就在这个时候,从下游撑上来一只小船,船上只有一个老渔夫。
   “渔父渡我!”伍子胥高声喊道。
   老渔夫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渔父渡我!”伍子胥又喊了一遍。
  老渔夫张张嘴,似乎要说话,恰好这时岸边又有行人过来,老渔夫于是又闭了嘴。
   伍子胥要崩溃了。
   然而就在他行将绝望之际,他听到了歌声。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老渔夫在唱歌,歌声难听至极。伍子胥眼前一亮,在他听来,这是一首最动听的歌了。
   这两句歌词啥意思?太阳要落山,月亮要上天,咱们在前面芦苇荡见面吧。
   上游不远处,有一处芦苇荡。伍子胥带着公孙胜,沿江而走,急匆匆到了芦苇荡中,从中穿行到了江边。
   果然,老渔夫也将船撑到了这里。
   老渔夫又唱了:“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歌词大意是:天快黑了,快上船吧。
  老渔夫,著名民歌手。
   伍子胥更不犹豫,等到小船靠岸,将公孙胜拎起来,扔到船上,然后自己也上了船。
   借着昏黄的夜色,小船摇摇晃晃,渡过了大江。
   这条大江是什么江?长江。
   江的对岸,已经是吴国的地界。
  下了船,伍子胥总算放下一点心来。
   “爷爷,我好饿。”公孙胜叫伍子胥。
   “公子,我们已经到了吴国,不要叫爷爷了。”伍子胥说,说完,他有些后悔,因为老渔夫就在旁边。
   老渔夫泊好了船,对伍子胥说:“看样子,你们是饿了一天了,你们在这树下等等,我给你们取点吃的来。”
   老渔夫走了,远处,灯光点点,是一处小渔村,他应该是回家去了。
  伍子胥等了一阵,不见老渔夫回来,难免有些忐忑。
   “公子,虽然这里是吴国地界,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先躲起来。”伍子胥不敢怠慢,带着公孙胜躲到了旁边的芦苇丛中。
   不久,老渔夫来了。老渔夫的手中提着一个篮子,来到树下,却没有看见伍子胥和公孙胜,老渔夫放下篮子,四处张望。
   “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老渔夫高声喊道,什么是穷士?后人解释多为贫穷之士,其实不然,应为穷途之士,也就是逃难之人。
  后来,芦苇也被称为穷士芦,就出于此。
   伍子胥心中一凛,看来,这个老渔夫看出自己是落难之人了,怎么办?
   “芦中人,出来吃饭吧,男子汉大丈夫,难道还怕我这个老头把你怎么样?”老渔夫又喊了一遍。
   伍子胥想了想,如果老渔夫真要抓自己,恐怕就不是这样的阵仗了。
   于是,伍子胥抱着公孙胜,从芦苇丛中走了出来。
   “你难道不相信我?”老渔夫对伍子胥说,似乎有些不满。
   “亡命天涯,不得不处处小心啊,老丈体谅。”伍子胥说,倒确实有些不好意思。
   老渔夫给他们准备的饭菜倒很丰盛,麦饭、鲍鱼羹和盎浆,麦饭不用说了,鲍鱼羹那可是招待贵宾的,那么,盎浆是什么?盎浆是一种经过粗浅发酵的米汤,其味略酸微甜,基本上,很类似现在的醪糟汤。一般人家喝不起酒,就用盎浆招待贵客。
   基本上,就算是有酒有肉。
   伍子胥和公孙胜正饿得发慌,于是两人也不客气,两双筷子飞舞,片刻之间把饭吃了个精光。
   吃饱了喝足了,伍子胥解开裤腰带,从裤裆里掏出一把短剑来。
   为什么短剑藏在裤裆里?因为过关的时候怕被发现。
  为什么把剑掏出来?sha人灭口?
   老渔夫脸色一变,心说这回算遇上了一个白眼狼了。跑吧,肯定跑不过。干脆,看看这小子要干什么。
   “嚓。”剑出鞘,虽然日头已落,但是借着月光,也能看到那把剑闪闪发光,宝剑,绝对的宝剑。
   “老丈,承蒙救命赠饭之恩,这把剑是楚王的宝剑,上面镶着七颗宝石,价值百金,无以为报,这把剑就送给您。”伍子胥将剑回鞘,递给老渔夫。
老渔夫笑了,他知道这剑不能要,他也不想要。
   “我见过楚国的通缉榜,说是捉到伍子胥或者提供情报者赏粟五万石,并且授予爵位。连这样的悬赏我都不要,难道还在乎这一把宝剑?”老渔夫说,说完之后,他就后悔了,因为他看见伍子胥的脸色骤然变得难看。
   “这么说,你知道我是谁了?”伍子胥有些紧张起来。
   “啊,没有,没有,我只是说楚国的悬赏一向很高。”老渔夫急忙说,他感觉到空气中有一种恐怖的气氛。“你,你赶快走吧,不要让楚国人看见。”
   “那,请问老丈尊姓大名,以便今后报答。”伍子胥却不肯走,问道。
   “嗨,有什么好问?你是从楚国偷渡的人,我是违法渡你过来的人,大家都是罪犯,知道名字干什么?我就叫你芦中人,你就叫我渔丈人就行了。今后你要是升官发财了,别忘了我啊,哈哈,哈哈。”老渔夫尴尬地笑笑,试图掩饰自己的紧张。
   “好。”伍子胥说,老渔夫越是紧张,他就越是担心,即便自己到了吴国,若是被费无极知道,也一定会派人来追sha自己的,所以,自己的行踪一定不能暴露。
   走了两步,伍子胥又走了回来。
  “老丈,把盎浆藏好啊,千万别被别人看见了。”伍子胥说,一双眼睛则紧紧地盯着老渔夫。
   这句话什么意思?因为盎浆用来待客,如果有人看见老渔夫提着剩下的盎浆回去,难免会问来了什么客人,岂不是很容易暴露?
   老渔夫后退了半步,摇了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