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太伯和仲雍离开了家乡,一路东行,来到衡山。那时的南岳衡山是哪里?不是现在的湖南衡山,而是现在安徽霍山县境内的天柱山,那是叫做衡山。直到汉朝,南岳衡山都是这里。
兄弟两个晓行夜宿,一路奔波,终于到了衡山,那时候这里都是荒山野岭,人迹罕至。太伯和仲雍于是继续向东走,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终于再次见到了平原。
越向东走,江河湖泊就越多。这一天,兄弟俩人来到了现在的江苏无锡一带。
那两个穿衣服的男人,就是太伯和仲雍。
那么,他们走桃花运了?
那么,江南原来如此淫荡?
——脱掉衣服的男人
且看历史记载。
《论衡》:吴为裸国,断发纹身。
《列子》:南国之人,祝发而裸。
《孔丛子》中孔子曰: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
那时的江南,还是荒蛮之地。男女相悦,出于天然,纯洁率真,与淫荡毫不相干。
太伯和仲雍就这样有了自己相好的女人,兄弟俩人当即决定,不走了。
可是,还有问题。
这里的人都是裸体,男女都是裸体,顶多在腰间系上些树叶。天热的时候裸体可以,天冷的时候呢?找一块兽皮一裹,腰间系一根草绳。此外,没有城堡、甚至没有像样的房子,所有的房子都是草房,风来欲倒那种。人民散居,没有国家部族的概念。
没有人戴帽子,前面的头发被剪短,在前额留下留海。后面的头发盘起来,做成发髻,用一个棍子固定住。或者用绳子绑住头发,让头发披到脑后。
文身,无论男女,身上都刺着很多花样。
用《左传》的话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
“野蛮啊。”兄弟两个感叹。好在,野蛮人还算友好,还算大方,兄弟两个受到尊敬。语言虽说不通,比比划划也还能交流。时间长了,沟通都不是问题。
感叹归感叹,既然决定住下来,自然要想办法。
兄弟二人住了下来,自然也只能住草房。吃什么?主要吃鱼,因为四处是水。兄弟两个很快学会了游泳,学会了打鱼。
所有人都是裸体,只有兄弟两个人穿着衣服,他们成了另类,他们看别人不顺眼,别人看他们更不顺眼。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自己不顺眼了。除了不顺眼,还有不方便。别人下水捉鱼,随时跳下去,而兄弟两个要脱了衣服才能跳,捉了鱼上来还要再穿上。天热的时候,真是不想穿衣服,何况,这里雨水也多,衣服总是湿的。
“嗯,看来,裸体是有道理的。”兄弟两个说,于是也开始裸体。
既然裸体是有道理的,断发自然也是有道理的,而帽子根本就是累赘。
文身的好处很快也看出来了,因为这一带有鳄鱼,文身可以用来吓住鳄鱼。
兄弟两个对于这里人没有房子始终不理解,终于,他们决定建一座房子。可是,刚刚开工,他们就发现为什么这里人没有房子了。按照周人的方式,一般是建窑洞和用土石盖房。可是在这里,没有合适的山来建窑洞,而雨水太多,土石结构根本无法成立。
“唉,看来草房也是有道理的。”兄弟两个说。
于是,兄弟两个断发、裸体、文身、住草房。
江南大地,就这样多了两个野蛮人。
不过,这两个野蛮人毕竟与当地的野蛮人不一样。
除了打鱼维持生计,他们开始种地。当地有水稻,但是当地人对于种水稻并不热衷。兄弟两个来自周国,是种麦子的高手,种水稻自然不在话下。
江南一带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很好,兄弟两个的水稻也越种越好。短短几年,兄弟两个成了当地富豪,而且他们非常慷慨,总是周济周围的人们。周济周济,就是从周国来的两个人救济大家。
基本上,兄弟两个生活越来越幸福,从初级阶段奔向小康了。
——信念坚定的男人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一天,来了两个人,两个什么人?老熟人。
“你们怎么找到我们的?”看着两个从老家周国来的人,太伯和仲雍有些诧异。
“你们不是说了去衡山吗?我们就到衡山去找。可是找不到你们,正要回去。恰好有人从东面过去,说是有两个从周来的人在东面教人种地,深受拥戴。我们一听,估计是你们,就这么找过来了。”
“那,找我们什么事?”
“你们的父亲病危了,吩咐要找你们回去见最后一面。”来人说。
“啊,爹病危了?”太伯和仲雍一下子紧张起来。
兄弟两个略略打点了一下行装,告辞了老婆孩子,启程回国了。
一路奔波,急急忙忙,兄弟俩人总算是回到了周国。
晚了三秋了。
“兄弟,爹呢?”两人野蛮人一把抓住季历,高声问,好像要杀人的样子。
季历吓了一跳,这两个野蛮人真野蛮,真没礼貌。可是仔细一看,敢情这两个野蛮人是自己的两个哥哥。
“大哥二哥,总算把你们盼回来了。爹,爹他,他已经走了,呜呜呜呜。”季历说完,抱着两个哥哥放声大哭。
兄弟三人相拥,痛哭一场。
原来,派去找太伯和仲雍的人刚走没几天,古公亶父就去世了。可是,季历一直不肯为父亲下葬,一定要等到两个哥哥回来。
古公亶父终于下葬了,这个时候,距离他去世已经是七个月了。后来周公制礼,天子死后七个月下葬,想必就是参照了古公亶父的先例。
父亲已经下葬,谁来继位就是个现实的问题了。
“大哥,该你当国君了。”季历提出来要太伯继位。
“不可以,父亲的意思,是应该你继位的。”太伯拒绝。
“不,大哥,应该是你。”
“三弟,周国的兴盛一定是要靠姬昌的,你不要辜负了父亲的厚望。”
“大哥,我怎么可以做你的君主呢?”季历还坚持。
“三弟,你看我和你二哥这个样子,我们现在是野蛮人啊,怎么能做君主呢?我们已经习惯了野蛮人的生活了,在那边也有家了。这次回来就是给爹下葬,之后我们还要回到那里去。”
从最早向父亲提出让位、到出奔江南避让,再到现在让位,太伯已经是三让君位了。
后来孔子在《论语》中说道:“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认为,太伯具有无上的德行。
太伯和仲雍终于还是离开了周,回到了荒蛮的江南。不过这一次,他们并不是只有两个人,除了家人,他们还带走了一批工匠。
“我,我不想去。”一位建筑工匠不愿意去。
太伯一把将他扯过来,悄悄地对他说了两句话,于是他笑呵呵地跟着太伯走了。
太伯对他说了什么?
“美女遍地跑,而且是裸体。”
回到江南,太伯和仲雍带领工匠们开始了新的创业。周人的先进文化结合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在入乡随俗的大框架下,对当地文化进行了有限改造,太伯和仲雍在荒蛮之地的事业越做越大,当地人都愿意接受他们的指教和领导,用《史记》的话说:从而归之者千余家。于是,一个新的国家出现了,太伯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勾吴”,为什么这样命名?太伯说了:“我是个没有儿女的人,这个国家应当是我弟弟吴仲的,所以就叫勾吴。”
太伯就是这个国家的第一任国君——吴太伯。
为了防备周边国家的侵扰,太伯按照周国的方式,修建城池,这座城被称为“故吴”。后来太伯去世,就葬在梅里(今江苏无锡梅里)。
太伯去世,仲雍继位。
到仲雍三传到周章的时候,周武王灭了商朝。随后,周武王按照父亲的遗嘱,寻找太伯和仲雍的后人,结果发现他们已经建立了吴国。于是,周武王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了虞国。春秋初年,虞国被晋国所灭。(见第二部第五十二章)
第一六二章 寿梦的梦想
吴国的周边都是蛮夷国家,因此吴国与周朝几乎没有往来,而是不断地与周边蛮夷国家交战。到春秋时期,吴国的疆界已经非常大,基本占据了江苏的大部、安徽和浙江的小部,成为了一个东方大国。也不知道在哪一代,吴国开始称王。
国家强大了,想法就多了。就如有钱了,就想混上流社会了一样。
转眼间到了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年),这时候晋国正好是栾书执政。这一年,吴国传到了吴王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