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她建了一座寺庙。李治孝心可嘉,但由此可见他的恋母情结却非同一般。
我们想想,像李治这样的人,他可以做我们的哥们和朋友,他会是一个很称职的哥们和朋友,但绝不可以让他做我们的领导,特别是当时世界上超级大国的领导。李世民把大唐这样一个超级大国,交给李治这样一个儿子去管理,他实在放心不下,群臣也倍感忧虑。但律令不能违反,他别无选择。
李治就这样当上了太子。要不是大哥败家,四哥蓄意谋反,三哥非嫡母所生,这个太子位怎么也轮不到他。可以说,这个太子位是他捡来的,算他小子命好。
李治被册立为太子后,理应移居东宫,可李世民觉得他仍是个奶娃娃,就把他带在身边辅教,且经常让他入侍宫寝。
不过,李治在被立为太子之前,李世民就让他断奶了,也就是让他和薛婕妤分开了。李世民的做法很明智,他早就看出了这小子有很深的恋母情结,但让太子随皇帝入侍宫寝,实在不妥,于是黄门侍郎刘洎就上奏李世民,要求太子移居东宫,让他自由成长,该干什么干什么。
李世民觉得刘洎言之有理,这才命令李治移至东宫,并安排刘洎、岑文本、褚遂良、马周等重臣做李治的讲学老师。做完这一切,李世民还放心不下,他觉得自己已进入晚年,来日不多,而太子在各个方面都不能独树一帜,于是决定下大力气培养他。
一方面,任命司徒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司空房玄龄为太子太傅,中书门下三品萧瑀为太子太保,李勣为太子詹事,褚遂良为太子宾客等朝中大员对李治进行辅佐。在唐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统称为“三师”,位同“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他们都是正一品的虚衔,无实际执掌,但职位最高。
另一方面,亲自对李治进行言传身教。比如,上朝处理政务时,就让李治旁听,并鼓励他参政议政,只要他的意见正确,就大加肯定,旨在增强他的信心和威信;再如,吃饭时,就告诉他,农民伯伯种庄稼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旨在教育他要体恤民情;骑马时,就告诉他,再好的马也有力气衰竭的道理,旨在教育他要体恤下情;乘船时,就告诉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旨在教育他要以民为本,等等。
李治是个聪明好学之人,这些道理他都懂,但他胆小软弱的性格却是无法改变的,这也成了李世民的一块心病。
。。
接受潜规则,玩回亚偷情(1)
武则天的隐忧
贞观十九年(645年)冬,李世民东征高句丽不利,回到长安后,一下子病倒了。他这一病急坏了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则是武则天。李世民急的是,他自感体力不佳,来日不长,太子又十分软弱,将来难以统领大唐帝国。
武则天着什么急呢?前面说过,武则天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即使处于人生最低潮,她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和努力。眼下,李世民行将就木,她还在才人这个位置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年华,似乎根本没有机会出人头地。更糟糕的是,李世民要是一断气,她就得入寺当尼姑,那就永无翻身的机会了。
处于这样一种境况下,武则天能不为自己的前程着急吗?她怎么可能甘心后半辈子当尼姑呢?
不能!绝对不能!我武则天生下来就是干大事的,我绝不会服从命运的安排,天无绝人之路,我要利用并创造一切机会,让自己翻身,翻身,再翻身!
未来领导人示爱
就在武则天奋力找机会让自己翻身时,机会向她招手了。准确地说,是李治在向她招手。
李治应该在被立为太子后,就见过武则天。但大部分史学家认为,他是在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回朝养病,特许他入侍药膳期间才见到武则天的。这两种说法都有可能,不过,李治在入侍药膳期间见到武则天的机会可能要多些。因为武则天负责李世民的日常食宿工作,经常不离左右,李治肯定有机会见到她。
史书上关于李治和武则天见面的记载,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时,上(李治)在东宫,因入侍,见才人武氏悦之。”就是这样简短的一句话,特别是一个“悦”字,竟引起了无数小说家和史作者们的无限意淫和无度描写,不少小说家和史作者把武则天描写成一个蓄意勾引李治上床,进而上位的无耻*。这种描写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也是不符合常理的,原因后面再分析,暂且不提。
先说说李治和武则天见面并“悦之”的事。悦,就是喜欢,喜爱,一见钟情,有点触电的感觉。这是李治对武则天的感觉,是他单方面的感觉,武则天可没有这种感觉。
李治生于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比武则天小4岁。人们也许不解,李治为什么会对年长他4岁的武则天一见钟情呢?难道姐弟恋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开始流行了?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李治有着很深的恋母情结,这种情结,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情结,就跟现在的小男孩一样,不爱青涩、清纯的少女,却偏爱成熟、丰韵的少妇。别以为他们心理有问题,他们心理没问题,他们甚至爱得理直气壮:哥爱的不是少妇,而是少妇身上那股成熟的魅力和独有的韵味。其实这是很多男人的恋爱观,不必大惊小怪。
李治大抵就是这样的人,你可以理解成他的恋爱观跟21世纪接轨,也可以理解成*或少妇能把他秒杀,反正他是玩命地爱上武则天了。他爱武则天超群出众的才貌,尽管他妃妾成群,但那帮刚刚发芽的嫩丫头,根本无法和风姿绰约、韵味十足的武则天相提并论;他爱武则天果敢、无畏的性格,以及她那明快、干练的工作风格,这是他最欠缺的,也是他最羡慕和欣赏的。按照异性性格与爱好互补的逻辑来分析,他理所当然会爱上武则天,他和武则天在一起,才是最合适的。
不过,这仅仅是李治的一相情愿。因为武则天见了他,并没有“悦”他,并没有对他一见钟情。我们知道,武则天自小就崇拜、追捧李世民,进宫之后,更是把他当作了心中偶像。也就是说,她喜欢李世民这样的纯爷们儿。而李治和李世民比起来,截然相反,差之万里,他肯定不会赢得武则天的好感,因此就谈不上喜欢。
接受潜规则,玩回亚偷情(2)
但武则天是过来人,她早就读懂了李治爱慕她的眼神,只是无法从心里接受他。且不说她不喜欢李治,就是喜欢,年龄、身份以及传统道德伦理,也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另外,她总觉得,接受一个比自己小四岁的男人,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干的事。李治却不这么认为,他再三向武则天表白:“不是世界变化快,而是姐姐你太可爱,我没有办法不爱你!”
武则天囧死了,也晕倒了。
接受潜规则
她并不是不识时务的人,眼下她正找机会翻身呢,李治这个多情种子正向她暗送秋波,她猛然觉得机会来了。
对,救命稻草就是他了,一定要抓住他!
刚刚产生这样的想法,武则天就被自己吓了一大跳:论辈分,我是李治的庶母,他和我就等同于继子与继母的关系,我要是接受他的爱,岂不是*吗?我要是接受了他,这层关系说得好听点是姐弟恋,说得不好听就是婚外情啊,还带*的!因为我和他都有家室,都是已婚之人。李世民要是知道这事了,我们两人的脑袋岂不得搬家?再说,这事要是传出去,传给子孙后代的话,岂不成了历史一大丑闻?
想到这里,武则天没敢接受李治的爱。因为多年的职场失宠经历,练就了她隐忍坚强的个性和做事滴水不漏的风格,她绝不会在李世民眼皮低下莽撞行事。然而,这些年来,她太缺爱了,太需要一个男人的关怀了,哪怕这个男人是个她看不上的人。只是,李治的身份极为特殊,她想接受他,但却又不敢。可要是不接受李治的话,她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于是,武则天面临着一场艰难的抉择。一方面,她要顾及李世民的威严和自己的身家性命;另一方面,她要顾及李治的感受和自己的前程。在这件事情上,退一步可以保全性命,但前程一片黑暗;进一步,也许会跌进万丈深渊,但要是能不出意外,就会前程似锦。武则天是个渴望成功的人,她不想就这样终结自己的政治生命,于是选择了后者。
一朝君子一朝臣。李治是未来大唐帝国的最高领导人,我只有投靠他,才能有好的发展。况且,他向我示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