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王身边的100个女人:为女人翻案-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颍考叔顺着杆就爬上来了,说这有何难。您只要叫人挖一个隧道,这个隧道一直挖到见到地下水的地方,也就是有泉水的地方,然后你们母子在隧道中相见,这不违反您的誓言啊!
  郑庄公没找到台阶,却找到了更好的地道,于是在隧道中与母亲相见。母子二人还各自吟诵了一句临时作出的诗。庄公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说“大隧之外,其乐也怿怿(音“益”,高兴的样子)。”
  武姜和她儿子郑庄公的故事以大团圆收场,但左丘明在《左传》中偏偏又嗦了一句:“遂为母子如初”。“如初”是啥意思,就是跟原来一样,武姜依然不喜欢这个大儿子。经过这番折腾,她能喜欢吗?
  武姜没有变,变的是郑庄公。
  

怎么都是齐国女(1)
夷姜是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宣公的妻子,但也是他的庶母,因为她还是卫宣公爸爸卫庄公的妃子。宣姜是卫宣公的妻子,但她本应该是他的儿媳,因为她本是卫宣公儿子(音“急”)的未婚妻。
  卫宣公如此荒诞,与他的身世不无关系。
  卫宣公父亲卫庄公的第一夫人叫庄姜,是“齐东宫得臣之妹”。齐国出美女,这庄姜更是最早入诗的大美人,《诗经》中著名的《卫风·硕人》描写的就是庄姜当初嫁到卫国时的情景:“手如柔荑(音“提”,嫩芽),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音“求其”,天牛的幼虫,极白),齿如瓠犀(音“户西”,葫芦的籽,洁白整齐)。螓(音“秦”,一种蝉,额广而方正)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些词,已经成为后人赞美女人的顶级词汇。不仅如此,庄姜还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位美女诗人,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收录在《诗经·邶(音“贝”,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风》中开篇五首诗(《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都是庄姜所作,当然许多学者对此并不完全赞同。
  但不管怎样,庄姜都算是才貌双全,属于“此女只应天上有”的稀有女人。如果卫宣公是这位秀外慧中的贵妇所生,断不会如此荒唐。可惜的是这位大美女天生不育。据史书载,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厉妫,生一子,不幸夭折;同时,卫庄公又顺道把陪嫁来的厉姒的妹妹戴妫一并收纳,生了儿子名叫完。但这还没完,卫庄公又与一位宫女生了一个儿子州吁。庄姜将厉妫与戴妫视同姊妹,将公子完视如己出。后来,公子完之母戴妫病亡,完被立为太子,即位后被称为卫桓公。但卫庄公却宠爱混世魔王州吁,《左传》称州吁“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庄公死后,州吁弑兄自立,最终被卫人所杀。
  卫宣公母亲是谁,史书无载;夷姜是卫庄公的第几个妃子,史书也没说。反正州吁杀死哥哥取得王位、自己又被国人杀死后,卫庄公一个叫晋的儿子突然冒了出来,继承了王位,史称卫宣公。在这样一个乱七八糟的家庭,卫宣公受到什么样的熏陶是可想而知的。两个哥哥完与州吁整天为保权、夺权忙活,没他什么事,百无聊赖之时,与爸爸的小老婆夷姜勾搭上了,而且还怀上了孩子。
  公元前718年,卫宣公意外当上了国君。有人认为卫宣公是在他老爹活着的时候就同夷姜长期通奸生子,公然给老爸戴绿帽子,理由是卫宣公即位时,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这其实是误解。卫宣公并不是直接从他爹卫庄公屁股下接过王位的,而是从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手里接的班,而他哥哥州吁已经当了十六年的国君。所以,卫宣公有可能在他爹活着的时候就跟夷姜偷情,但时间不会很长他爹就死了,否则他爹不会发现不了。至于孩子,应该是他爹死后才出生的,否则这卫宣公的胆子也就太大了。
  哥哥从老爸那接收了君位,弟弟从老爸那接收了女人。卫宣公倒是“始乱终不弃”,自己一旦掌了权,就把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的夷姜正式收入自己的女人编队,并把他们偷情的结晶、已经十五六岁的立为太子。在这点上,卫宣公还是挺男人的。卫国百姓就写了一首讽刺诗,收在《诗经》的《庸阝(音“拥”,二声,地名)风》里面:“鹊之疆疆(音“强”,群飞的样子),鹑(音“纯”,即鹌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意思是说,他们的君王不知廉耻,禽兽不如。春秋战国时期,子辈收编父辈的妃妾并与之通奸的行为,被叫做“”。
  此后不久,卫宣公开始张罗给太子找媳妇。这个荷尔蒙分泌强烈的君主肯定想到了自己嫡母庄姜的美艳,所以又向齐国求婚。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僖公有两个女儿:宣姜与文姜(这都是后人的称呼),文姜嫁给了鲁桓公,齐僖公同意把宣姜嫁给卫国太子。
  卫宣公听求婚使者回来说宣姜是个美女,心眼有些活动。他让人在淇河边建起一座豪华的新台,娶亲那天,他把儿子支走,自己跑了去。一见宣姜,卫宣公觉得比自己当年偷情来的、而今已成黄脸婆的夷姜强多了。本来是娶儿媳妇,结果却没儿子什么事。
  宣姜的态度如何不得而知。不过《诗经·邶风》里有首《新台》诗,似乎在表达宣姜的哀怨:“新台有氵此(音“此”,鲜明的样子),河水氵弥氵弥。燕婉之求,蘧(音“渠除”,有残疾不能看的人)不鲜。……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意思是说,本想找个如意郎君,谁知却嫁给了一个癞蛤蟆。
  

怎么都是齐国女(2)
当然这都是卫国百姓的抱怨。其实,至少在民间传说中,宣姜和她妹妹文姜都是淫荡一族的代表人物,而且齐国当时算是得风气之先的开放地区,对这种事情可能也不太在意。
  卫宣公得到绝色佳人宣姜后,立即把年老色衰的老情人夷姜忘到脑后。不久,夷姜就抑郁而死,而太子的处境也更加不妙。
  宣姜与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寿、一个叫朔,宣姜喜欢小儿子朔,希望他能继承王位。这对混账母子坏得像对联一样的工整,整天在卫宣公面前说太子的坏话,讲太子抱怨父亲夺了自己的妻子,直指卫宣王的痛处。卫宣公本来就心虚,听了这些挑唆,更是必欲除掉而后快了。于是他暗中招来刺客,准备杀掉太子。
  朔出主意让卫宣公安排太子出使齐国,让刺客半道下手。为了让刺客识别,卫宣公还特地给太子一个牛尾装饰的白色旗帜,让他打着。
  尽管都是宣姜所生,朔的哥哥寿却与这个混账弟弟完全不同,十分厚道。他获知父母和弟弟共同策划的这个阴谋后,立即赶去报信,拦下了正在途中的同父异母哥哥,劝不要再去齐国,赶快找个地方避难。但是,宁死也不愿意违背父命,执著要上路。寿决定替兄长赴死,他借饯行的机会把灌醉,自己拿了白旗赶奔齐国,路上被刺客所杀。从沉醉中醒来,发现白旗不见了,顿时醒悟过来,马上追赶。但一切都晚了,寿已经死了。悲愤的向刺客高呼:“你们应该杀我才对!”最后在与刺客的厮杀中被杀。
  宣公和宣姜一石二鸟,既除掉太子,又干掉了寿,这样,小儿子朔自然被立为太子。卫宣公死后,朔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卫惠公。但是,卫宣公的另两个儿子泄与职不干了,起来造反,将卫惠公赶下了台,另立的弟弟黔牟为国君,卫惠公只好逃到了齐国,投奔舅舅。
  留在卫国的王后宣姜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后来她与夷姜一样,“”给了卫宣公的一个叫硕的儿子——她本来是硕的长辈。宣姜这时的年纪,应该有三十六七了。神奇的是,她在这把年纪还与硕生了五个孩子,《诗经·庸阝风·墙有茨》写道:“墙有茨,不可扫也。中(音“够”,房屋深处)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还是不说了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难舍情人是哥哥(1)
文姜与宣姜是姐俩,都是齐国国君僖公的宝贝闺女。前文讲了,宣姜本来是要嫁给卫国太子的,不曾想却被自己的公公卫宣公劫了道,由太子妃一跃而成君王后。但最后,宣姜又被“”给一个叫硕的庶子—尽管不再是君王之妇,但也算是伯爵夫人。宣姜一辈子先嫁老,又跟小,老少通吃,活得挺滋润。
  不知是不是因为受了她的影响,宣姜的妹妹文姜婚姻也很曲折,而且因通奸闹出的命案是现在小报的记者们根本想象不出来的。
  文姜的幸运足以让几乎所有女子流一辈子的哈喇子:她出生在春秋初期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