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的1949-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9页。
  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
  这一声明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得到全国人民乃至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支持和拥护。当时到达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及无党派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谭平山等55人于1月22日联名发表政治声明:《对时局的意见》。声明表示坚决拥护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八项条件,指出:“八项条件,正是对于蒋介石所提的无耻要求的无情反击,我们是彻底支持的。毫无疑问,全国人民的公意是在这儿反映出来了,我们希望全中国人民,全民主统一战线上的战友,务须一致团结,采取必要行动,坚决执行人民的公意,而使这八项和平条件迅速地全部实现。”声明旗帜鲜明地强调:“革命必须贯彻到底,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绝无妥协与调和之可能”。在人民民主阵营之内,“决无反对派立足之余地,亦决不容许有所谓中间路线之存在”。声明明确宣告,我们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包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民主人士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正符合于全国人民大众的要求”,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哈尔滨日报》,1949年1月25日。。这个声明的发表,有力地揭穿了蒋介石反动集团的所谓“和平”阴谋,致使蒋介石无路可退。同时,声明关于“民主党派拥护中共领导地位、彻底放弃中间路线”的主张,为新政协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驳斥蒋“和平”条件(2)
眼见阴谋不能得逞,蒋介石立刻召集张群、张治中、吴铁城、邵力子、李宗仁、孙科等人,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付毛泽东提出的“八项条件”的办法。最后一致决定:一方面为求内部团结,对“八项条件”,“暂不置答”;另一方面,对和谈“征求各省党政人员的意见”。紧接着,南京政府行政院发表决议,说:“政府为遵从全国人民之愿望,祈求和平之早日实现,特慎重表示,愿与中共双方立即先行无条件停战,并各指定代表进行和平商谈。”显然,这一决议内容与蒋介石的《新年文告》是相矛盾的,表明国民政府的和谈是没有诚意的。
  针对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决议,毛泽东以中共发言人的名义进行了深刻地评论。评论质问南京国民政府行
  政院:“你们的‘总统’把
  拥护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的宣传画
  ‘停止战事恢复和平’认为是一件事,声明必定开诚相见愿与中共商讨实现
  这件事的具体办法;你们则将战争与和平分割为两件事,不愿意派出代表和我们商讨停止战争的具体办法,而却异想天开地建议‘立即先行无条件停战’,然后再派代表‘进行和平商谈’,究竟是你们的建议对呢,还是你们‘总统’的建议对呢?”继而毛泽东严厉地指出:“如果南京行政院不愿意取消自己的‘决议’,那就是表明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并无与其对方进行和平谈判的诚意”。《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392页。
  毛泽东发表的这番有理有据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蒋介石集团的假和谈阴谋。因而,南京行政院不得不灰溜溜地取消它的决议。
  随着蒋介石反动集团假和谈阴谋逐渐被识破,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临长江、南京城内已微闻炮声的情势下,众叛亲离的蒋介石被迫“引退”。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以“因故不能视事”为由宣布“引退”,由李宗仁出来代行“总统”职务。下午4时10分,蒋介石乘飞机离开南京。蒋介石知道,此生再无返回南京的机会。他命令,在南京上空转了一圈。蒋介石虽然名义上“引退”,但他实际上仍掌握着对国民党政府残存的大权,并在筹谋放弃大陆经营台湾的计划。
  

和谈破产(1)
1月22日,即上台后的第二天,李宗仁便以“代总统”身份表示愿意在中共的八项条件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为表明其和平姿态,李宗仁先后电邀李济深、沈钧儒、章伯钧、张东荪等民主派首领,共同策划“和平运动”。同日,李宗仁还指示行政院决议,由邵力子(首席代表)、张治中、彭昭贤、黄绍竑、钟天心5人组成代表团,与中共进行和谈。23日,李宗仁派邵力子、张治中去上海,与黄炎培、罗隆基、张澜联络,请他们赞助和谈。24日,李宗仁命令行政院把全国各地的“剿匪总司令部”改名“军政长官公署”,释放###,停止特务活动,借以营造和谈氛围。1月27日,李宗仁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请迅速指定和谈代表与和谈地点,并称南京政府“业已承认,以贵方提出的‘八项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1月底,李宗仁派黄启汉、刘仲华飞抵北平,向中共北平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转达其愿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意向和具体办法。
  李宗仁接二连三地发出“和平攻势”,确实迷惑了革命阵营内部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他们对美国和李宗仁抱有极大幻想,热情地支持李宗仁的和平活动;甚至有人还写信给毛泽东,希望给李宗仁、白崇禧保留一些东西。
  那么,李宗仁的和平的意愿是否是真实的呢?中共又是怎样回应其一系列举动呢?
  其实,就李宗仁发表所谓“和平”谈判声明的同一天,新华社新闻稿《评南京政府伪代总统李宗仁任命内阁阁员》(经毛泽东审阅)已经十分明确地阐明了中共的态度:李宗仁及其何应钦内阁,今后究竟是确实地接受并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和平条件,实现人民所需要的和平,并借此使他们自己获得悔过自新将功折罪的机会呢?还是假借所谓“合理的,公平的,全面的和平”的名义,求得保存反革命势力,并掩护其继续战争呢?证明这一点的时机已日益迫近,只待举行和平谈判就可以见分晓。《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443页。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的情形
  1月25日,毛泽东再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就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出代表与中共进行谈判发表声明。声明指出:我们愿意在一月十四日毛泽东主席对时局声明的基础上和南京反动政府谈判和平解决的问题。南京反动政府应负发动反革命内战的全部责任,全国人民对于这个政府早已完全丧失信任,这个政府早已没有代表中国人民的资格。声明还提醒大家:南京反动政府方面放出了许多虚伪的装腔作势的和平空气,企图欺骗人民,以达其保存反动势力,获得喘息机会,然后卷土重来,扑灭革命力量之目的。全国人民应有清醒的头脑,决不可被那些伪善的空谈所迷惑。《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244页。
  正如毛泽东所意料,李宗仁大谈和平民主,其真实意图就是欺骗公众,分化民主党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从而与共产党“划江而治”。他曾这样说过:我想做到划江而治,共产党总满意了吧?只要东南半壁江山得以保全,我们就有办法了。为了达到其目的,李宗仁还先后安排两个和平代表团到北平活动,再次摆出寻求和平的姿势。
  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也作出了积极的反应。2月24日,毛泽东亲自同国民党和谈代表邵力子、章士钊、江庸等举行非正式会谈,双方达成八点秘密协定。协定全文如下:
  “一、谈判以中共与南京政府各派同数代表为之,地点在石家庄或北平。二、取绝对秘密及速议速决。三、谈判以中共一月十四日声明及所提八条为基础,一经成立协议立即开始执行。其中有些部分须待联合政府办理者,在联合政府成立后执行之。四、谈判协议发表后,南京政府团结力量与中共共同克服可能发生之困难。五、迅速召集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六、南京政府参加新政协及参加联合政府之人选,由中共与南京政府商定之。七、南方工商业按照原来环境,依据中共城市政策,充分保障实施。八、有步骤地解决土地问题,一般先进行减租减息,后行分配土地。”《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