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绳的另一端攥在萧衍的手里,这位太后俨然萧衍手中的一具“玩偶”。太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颁诏,再次将已经死去的萧宝卷(此前已被和帝贬为涪陵王)贬为东昏侯,将他的皇后褚氏及太子废为庶人。
借用宣德太后的诏令,萧衍为自己弄了一身重大职务,包括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等,并依照晋代武陵王司马遵承制之例,大大方方地行使起代理“皇帝”的权力。在萧衍的主持下,朝廷的一些重大官职,各就其位,同时下令大赦天下。继而,他还做了一番深得民心的“拨乱反正”工作,下令将那些不合理的规章、税收、过重的刑罚、劳役予以废除或重订。此时的萧衍早就把14岁的小皇帝忘到了脑后。
潘贵妃曾是萧宝卷的宠妃,容貌十分美丽,萧衍一见,春心荡漾,这样的美人当然应该留给自己。这个心思刚一动,就被那些爱管闲事的部下们给瞄上了。领军将军王茂首当其冲,毫不客气地对萧衍说:“这个女人是东昏侯的亡国之物,如果留下她,将会招致人们的议论。”萧衍听到这话不免心里来气,但仔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立即毫不犹豫地将这个可怜的女人处死,同时下令将那些东昏侯时期乱政的臣子们一并诛杀,将2000宫女分赐给将士们。大司马萧衍还下令,凡是东昏侯时期不必要的费用开支,除去操习礼乐法度及必要的军事费用外,一律禁绝。改革力度之大,气魄之巨,实在非同一般。
一番深得民心的施政表演后,萧衍意识到,该是见好就收的时候了,于是大司马又导演了一场还政于太后的精彩好戏。他将宣德太后请进宫中,临朝称制,行使皇权,自己则宣布停止执掌朝政。收买人心的举动换来的一定是丰厚的政治回报。太后是一尊傀儡,宣布摄政第二天,就授予萧衍的从弟宁朔将军萧监管南兖州诸军事之职。又过了两天,太后下令提升萧衍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上殿可以佩剑穿鞋,朝见时可以不报姓名。就这样,太后一步一步地按照萧衍的意思,将他喜欢的人全部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这位太后的地位,自然也凌驾于和帝之上。此时掌握着全国正规军的最高统帅大司马萧衍,表面上看去,其地位次于皇帝,实际上无论太后还是皇帝,都已成了他手中的棋子。
。 想看书来
篡位需要“大智慧”(1)
此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荣对于萧衍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他的目光开始频繁地扫视着和帝屁股下面的那张诱人的宝座。他的心眼儿开始活动了。到目前为止,他的势力已经到了不可取代的地步,想到改朝换代,也算不上是什么痴心妄想。
这一切心理活动,都没有逃过他的好朋友兼部下沈约的眼睛。于是,他委婉地向萧衍提起此事。第一次听到这些话时,萧衍作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打岔装傻地糊弄过去。过了两天,沈约又一次向萧衍提出做皇帝的“议案”,并用劝慰的口气说:“当今的时代与过去不同了,不可能以淳古的风气等待世事的自然变化。士大夫们都攀龙附凤,期待着建功立业。连童子、仆人都知道萧齐的天下已经到头了,明公(对萧衍的尊称)您应该取而代之。现在天文谶言也都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不要违逆天意,失了民心!如若天道如此,明公即使再谦逊礼让,也无济于事。”看来,此时已经有些人在利用谶言等方术大造舆论了,但后台是不是萧衍本人,尚无法断定。萧衍听了这话,沉默片刻,回答说:“让我想想再说!”沈约继续说:“明公刚开始于樊、沔兴兵的时候,应该反复思考。如今王业已成,还有什么可考虑的?如果不早定大业,但凡有一人提出异议,都将有损于您的威德。况且人非金石,时事难保,如有不测,难道您愿意将区区建安之封的爵位留给子孙后代吗?如果天子(指和帝)回到京城,公卿们各得其位,君臣之间名分已定,大家就不会有异心了。君明于上,臣忠于下,哪里还会有人愿意跟随您做反叛之贼呢?”这话正说到了萧衍的心坎上,对此他表示认同。
沈约离开后,萧衍马上请来范云,加以试探。没想到范云就像是与沈约串通好了似的,回答的意思完全相同。萧衍抑制不住满腔的兴奋道:“智者所思不谋而合!”于是沈约私下拟定了各类诏书及未来朝廷的人事名单,萧衍十分满意,未作只字改动。
几天后宣德太后这个活木偶,又开始按照萧衍的计划行动起来。她传诏将大司马晋升为相国、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加九锡之礼,特许其在梁公国内设置各种官位,骠骑大将军的称号照样不变。萧衍对此任命表示了必要的矜持,抻了多日后方才受诏赴命。5天后,太后再次下诏令梁国选任各种官员要职,官位的设置,可以依照朝廷之制。这等于是朝廷公开允许臣子在他的属地复制一个新朝廷,于是沈约与范云就分别成为梁公国的吏部尚书兼右仆射及侍中。梁国公萧衍就这样公开地干起了自己的“三产”,一心一意地为将来代齐禅位做着挖墙脚的工作。
与此同时,以沈约、范云等人为首的政变班子开始运作起来。文人就是厉害,更何况这些萧衍的旧友,年轻时与萧衍一道被称作“八友”,个个都是文才出众、才高八斗的大学者。无论造势还是运作,都是鼎鼎一流的高手。
就在萧衍的这帮弟兄们不辞辛苦地为他策划着“禅位”阴谋的同时,发生过一段有趣的插曲。东昏侯的后宫中,确实不乏美貌的女子,梁公萧衍再次看中了萧宝卷的余妃,于是将其私下纳入宫中,两人整日摸爬滚打,泡在一起,到了妨碍政事的程度。这次是范云出面劝诫,但几经劝说无效。无奈,他拉上王茂一同来见萧衍。范云说:“从前沛公(刘邦)进关后,不贪财物、不近女色,使得范增等人敬畏他的远大志向。而今明公刚平定建康,海内之众景仰您的大名,您怎能重蹈那些亡国乱政的前车之迹,被女人拖累呢?”紧跟着王茂也行礼道:“范云所言极是,您当以天下为念,不应留此女人在身边。”萧衍听后默然无语。此时满脑袋“转轴”的范云,趁机向萧衍提出将余妃赏赐给王茂。萧衍虽然满心不悦,但最终还是答应下来。他显然是想通了:女人再美,与江山比起来也是微不足道的。他可不想成为一名难过美人关的英雄。他甚至出人意料地拿出高额奖金,赏赐这两位对他私生活过分关心的部下,因为他们的劝说使他大开其窍。范、王二人意想不到地各得到赏金百万钱,心中着实地狂喜了一阵儿,特别是那位王茂,财、色双收,可谓不亦乐乎。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篡位需要“大智慧”(2)
不久,宣德太后再次颁诏,增封十郡给萧衍,晋爵为梁王。萧衍照例装模作样地“从容”了一下,多日后方才受命。他接受封爵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赦免国内及府州死刑以下的犯人。
大概一个月后,准备东归建康的和帝到达姑熟,此前萧颖胄病死,这位已经完全受控于萧衍的小皇帝,下达了一份辞藻华丽的诏书,正式宣布禅位于梁王萧衍。
接着,“忠于职守”的宣德太后,“庄严”地进行了最后一次登台表演。她宣告:“西边的诏书到了,皇帝陛下效法前代,将国之神器(皇权)禅于梁,明日我将亲自主持,派使者将印玺恭授给梁公,我也将回到别宫去居住。”第二天禅位诏书和玉玺就由尚书令王亮等人恭送至萧衍处。圆满完成了这场木偶剧的最后谢幕后,老太太终于自觉地回到她的故第,去享受养老生活。另一出大戏,又以萧衍等人为主角,正式开演了。
据《梁书·武帝本纪》载,诏书一到,萧衍便一脸无辜地对和帝的“谦逊”禅位予以了必要的“推辞”。范云等人立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把戏,带领117位大臣集体上书称臣,并请萧衍尽快登基称帝。太史令也拿出自己的专长,以天文符谶宣示改朝换代的天意。既然民意如此、天意如此,再推辞下去岂不是违逆天意,失了民心?带着“使命感”的萧衍,经过一番必要的扭捏作态之后,终于大步流星地走向金銮殿的宝座。
公元502年,38岁的萧衍,在京城建康南郊举行了祭告天地的仪式。在侍从们的搀扶下,黄袍加身的萧衍,登上祭坛。此时百官匍匐在地山呼万岁,其声震天撼地。一番折腾之后,一个叫做“梁”的朝代在南中国诞生了。
即位后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