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朝纪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四还讲述了这样一件可笑的事情:一次萧宝卷来到东游苑游玩,可能是因为阵势太大,使苑中的人、马受到惊吓,于是他向一位自称能够看见“鬼”的巫师询问缘由。巫师乘机大显自己的“特异功能”,信誓旦旦地说:“我见到先帝因为圣上频繁出游而非常生气的样子。”萧宝卷闻听此言,一股邪火往上蹿,从腰中抽出一把利刃,拉着这位巫师到处寻找父亲的“鬼魂”,结果没见到任何蛛丝马迹。萧宝卷并不放弃,命人用草编扎成先帝的形象,并凶狠地将草人的头砍下,悬挂在东游苑门前示众。
  即位后的他似乎很不喜欢他父亲重用过的大臣,一个一个地把他们杀掉。相反他父亲生前不喜欢的人,却被他重用提拔。虽然对父亲很反感,但是老皇帝“做事不可在人之后”的告诫,却被这位不孝之子当做金科玉律。因此,作为皇帝,他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快刀杀手”。他杀人前往往没有任何预兆或迹象。正因如此,在他即位两年的时间里,就成功地激起了四次旨在推翻他皇位的重大兵变。前三次都被他很快剿灭,但最后一次,却使他最终丧命亡国。
  《梁书·武帝本纪》载,萧衍是一位善观时局的有心人,他曾对自己的亲戚,时任录事参军的张弘策说:“《诗经》云:‘一国三公,吾谁适从?’现在国家有‘六贵’、‘八要’,看来稳定是没有指望了!政出多门,必生###!”从当时的情况看,他的这一分析是非常正确的。在这种纷乱的局势中,自己应该如何趋吉避凶呢?对此他说出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权贵们相互猜忌,彼此厮杀起来,那么雍州则是最好的避祸场所。假若我在这里多施仁义,日后必会称雄西方。”
  萧衍明白,如果不赶快想对策,作为先皇的宠臣,自己也会落得被诛杀的结局。好在自己离京城较远,萧宝卷的手暂时还伸不过来。眼下他最担心的,是两位身在京城的兄弟。于是萧衍派张弘策找到自己的兄长萧懿商量对策,提出将兄弟们全都聚集到雍、郢一带,以图大计。萧懿听到这话后脸色大变,拒绝了萧衍的计划。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救人要先救己(3)
萧懿为何如此忠诚?原来,在一次成功剿灭针对朝廷的政变之后,护驾有功的萧懿,被萧宝卷升任尚书令,他的弟弟们,包括萧衍在内,都被看做朝廷元勋,因此兄弟九个都位列朝班之首。此间,其中一位兄弟曾任卫尉,掌管宫门的钥匙。因为萧宝卷很喜欢出宫游玩,进出宫门非常频繁,所以有人曾鼓动萧懿乘皇帝出宫门时,起兵将其废掉,萧懿不肯答应。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萧懿兄弟的地位,使皇帝身边的宠臣们产生嫉恨之心,他们向皇帝陛下吹风,强调萧懿的危险性。萧宝卷再次想到父亲的劝告,立即令人送去毒酒。这位萧懿可谓忠诚不渝,死到临头还在为朝廷着想,对送酒的人说:“我的弟弟萧衍,将深为朝廷的一大忧患!”好在萧衍动作快,在此之前,已经派人将两位兄弟接出了京城。
  萧衍得知兄长被诛的噩耗,连夜召集自己的嫡系与亲信秘密商议起兵之事,他说:“昏君的暴虐,超过了商纣王,我要与各位共讨之。”就在这一日,萧衍竖起大旗招兵买马。据说他很快就招募到甲士万余人、战马千余匹、战船三千艘。
  其实在一年前,萧衍就已经派人秘密砍伐大量竹木沉在河水中,此时,这些备战之物派上了用场。他命人将沉在水中的竹木全部取出,安装舰船。动作麻利的萧衍,很快又利用反间计,将左右摇摆而手握重兵的西中郎长史萧颖胄收服。
  为了有更强的号召力,一切准备就绪后,萧衍联合当时的南康王萧宝融一道起事。萧宝融是明帝第八子,也是萧宝卷的弟弟,当时任荆州刺史,手中并无实权。实际上年仅14岁的他,完全被西中郎长史萧颖胄控制着。后来萧颖胄与萧衍联合起来,共同###萧宝卷,此间有人(其中包括萧颖胄)向萧衍建议拥立萧宝融为帝,萧衍两次拒绝这一建议,他上表以萧宝融为国相而自任征东将军。
  永元三年(公元501年)他命两位兄弟留守襄阳,亲自发兵,气势汹汹地直扑京师。他深知出师无名必难成功,如果只是号召打倒昏君,没有可以博取同情的理由,以下犯上,难免被人骂做乱臣贼子,所以宣传战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他向全国发表檄文,陈述当朝皇帝萧宝卷及其宠臣悖德乱政、擅权专杀等罪行,声称要“替天行罚,废昏立明”。很快,他率雍州、荆州、梁州等地的兵马顺江而下。
  正在萧衍首战失利等待援军的时候,传来南康王在江陵宣布即皇帝位的消息,这位号称和帝的小朋友发布的第一道圣旨,就是“遥废”东昏侯为涪陵王,以萧衍为尚书右仆射,加征东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黄钺。南康王称帝,是萧衍最不愿意接受的,但此时的萧衍也顾不上那许多了,好在自己手里拿捏着强大的军队,还怕别人翻天不成?更何况这位刚刚称帝的小朋友又是东昏侯的亲兄弟,“废昏立明”岂不名正言顺?眼下最重要的是尽早打到京城,将萧宝卷从王位上拉下来。一旦占据京城大施“仁政”,一个14岁的小皇帝又能奈他萧衍如何?
  6个月后,萧衍的军队已兵临建康城下,皇城被紧紧围住。
  此时的萧宝卷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也许是因为前面的3次兵变都被他轻易剿灭,因此三番五次的“狼来了”,对他显然已经失去了警戒的作用。所以这次萧衍围城,并没有使他感到特别地紧张,吃喝玩乐一切如故,仿佛置身世外的逍遥童子。然而,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萧宝卷跟左右商议,备办柴草粮食,够百日之用即可。可见,他根本就没把来势汹汹的萧衍放在眼里。据说这位东昏侯爱钱如命,就在大军压境、守军屡败的情况下,臣下请求他拿出部分钱物赏赐守城官兵,以激励士气,他竟然说出这样一番浑话:“反贼难道是专门对付我的吗?为什么要让我出钱?”言外之意就是敌人进城大家倒霉,又不是我一个人吃亏,凭什么要我出钱?宫中曾存放了一批木料,有人请求拿去做城防之用,萧宝卷不答应,他还要留着这些木料盖大殿。仗打到这个节骨眼上,他还督促御府打造300人使用的精仗①,以备萧衍退兵后出城游玩时用来驱逐路人。同时,其他的金银御用也在赶制中,制造时间反倒比平常加快一倍。这个死到临头还满脑袋吃喝玩乐的家伙终于大失民心,看清了形势的人们,个个消极怠工,反心日盛,只等有人登高一呼。
  

救人要先救己(4)
守将王珍国和张稷,非常担心萧宝卷身边的两位奸佞谀臣。事实上恰恰就在此时,这两个家伙也正在对信任他们的皇帝大做工作。他们进言说:“由于大臣们不用心,使得都城之围无法解除,应该把他们全部杀掉!”两位守将知道,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杀人不眨眼的皇帝马上就会对他们下手。于是王珍国密派亲信,给萧衍送去一面铜镜,以示心迹。萧衍则以“断金”回赠,表示愿意同心协力,共谋大事。两位守将分明对皇帝陛下“做事不可在人之后”的座右铭深怀恐惧,力图赶在这位“快刀”皇帝之前动手。
  经过一番策划,十二月的一个夜晚,王、张二人串通后舍人(皇宫内廷的负责人)打开云龙门,御刀(御前侍卫)丰勇之做内应,王珍国、张稷很顺利地引兵进入大殿。刚刚笙歌艳舞后,还未睡熟的萧宝卷被一阵异常的动静惊醒,朦朦胧胧地见到大兵入殿,顿时感到不妙,连滚带爬冲向北门想要跑回后宫。但通往后宫的门早已经被人关闭,正在他不知所措时,一位宦官迎面跑过来,一刀砍伤了他的膝盖,随后赶到的张齐①像杀猪一样斩下他的首级,送往萧衍处。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四记载,萧衍进入建康后,命其部下封存、整理各种图书典籍、珍宝文玩,严格约束部下,做到秋毫无犯。萧衍没有忘记利用前朝早已下野的皇太后的“剩余价值”,像请“神”一样搬出了宣德皇太后。宣德太后原本是齐明帝萧鸾废掉的那位海陵王的太后,本姓王,海陵王被废,王太后只得出宫,居住在鄱阳王故第,称为宣德宫。太后出面,就必定要发挥她的作用。很快她的全身,包括她的嘴都如同连上了无数根线绳,这些线绳的另一端攥在萧衍的手里,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