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梁枭雄录-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正准备调集军队进发同华二州,和朱温展开一场血战,突然接到朱温送来的严实人头和书信,大喜,立刻屯兵城外,孤身入见朱温,慷慨许诺愿意为朱温请封。同时遣人告知僖宗及各道军马不得擅自进军,自己则甘愿作为人质留在同州。僖宗在四川接到王重荣的书信,田令孜和陈敬暄都大喜,立即拟表奏封朱温为河中副招讨使,仍然驻守同华二州。消息传来,群情振奋,王重荣这才放心离去,唐军兵不血刃便过了同华二州,长安城已经在眼前了。   

  同州和华州在长安的东面,仿佛长安的两扇大门,这两座城池一丢,唐军沿着关中道数日内便可到达长安城下。消息传到长安,黄巢大惊,但是他毕竟久经沙场,虽然吃惊,却并不慌乱,立刻召集群臣来到殿中,征求众大臣的意见。孟楷一干人到这个时候了,不想着出谋划策,仍然尽情诋毁朱温,听得黄巢大皱眉头,心情坏到极点,大声喝骂:“不要再说无关的事情了,有什么退敌良策尽管说来,不然这便收拾东西退出长安吧。”众将都说无处可退,但又没有什么办法能抵御唐兵,言语之间的意思,竟然是让黄巢出城投降。可叹黄巢自起兵以来,纵横华夏,到了关键时刻,竟然没有一将能够助其一臂之力。         

。▲虹桥▲书吧▲  

第18节:后梁枭雄录(18)         

  这时,有一个人向黄巢行礼道:“皇上,臣有一计可退唐兵。”原来是黄巢的弟弟黄揆。他一直都随着黄巢作战,也是秀才出身,饱读诗书经史,常有妙计。黄巢精神一振:“弟弟有何良策,尽管说来。”   

  “唐军虽然势猛,毕竟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军队就算士气再高,也肯定疲惫不堪了。我们现在是以逸待劳,只要派出一队精兵,守在唐军必经之地,在那里对唐军进行突袭,便可以少胜多。只要把唐军的前哨兵马击败,后面的唐兵必然恐惧,那时再各个击破。”黄揆信心百倍地说着,其他将领却不以为然,大将尚让首先表现了不屑:“唐军又不是傻瓜,看到路途艰险,难道不知道防备吗?而且,唐军已经过了同州,这一路上都是平坦大路,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埋伏军队搞突袭?”   

  “这个我已经想到了。”黄揆取过茶壶,走到大厅中间,用茶水在地上画了一副草图,指给大家看,“同州和华州之间隔着渭河,王重荣他们的军队现在虽然一路没有阻挡,但是走到沙苑此地时,”他指着河流拱起的拐弯处,“他们必然要稍作停留。因为如果沿着河路,要走大约八十里路,而就在这里找船渡河,却只要一个时辰。兵贵神速,他们必然选择水路。所以,只要我们在对方尚未渡河之际,赶到沙苑埋伏,趁他们刚刚停下没有休息的时候突然袭击,必可获胜。”   

  “你怎么就知道他们在准备渡河的时候不会防备我们袭击呢?”尚让心中仍然不服。   

  黄揆轻轻一笑:“兵法上说,半渡可击。那唐军首领又怎么会不知道?所以他只想着如何防备我们在对岸坚守,根本想不到我们已经埋伏在沙苑,这就是出奇兵而胜之。遥想南北朝时,东魏高欢统兵二十万直奔蒲津,西魏宇文泰命人在渭水上架桥,仅带兵五万北渡渭水,军士各带三日粮秣,也是在沙苑大败高欢军马,杀敌八万余人。今天我们可效仿宇文大将军来击败唐兵。”   

  黄巢和众将都点头称是,黄巢思考了一下说:“这条计策不错,要让这条计策成功,关键就是行军速度。我们必须先于唐军到达前埋伏在沙苑。事不宜迟,黄揆,你现在就领一万兵马急速前往沙苑。唐军虽然势大,但各处兵马云集,没有统帅,行动起来难免迟缓。我们离沙苑虽然远,但只要加快速度,必然能够先于对方到达。”黄揆领命而去。黄巢手下大将葛从周这时出列说道:“齐皇,黄揆将军虽然满腹经纶,妙计百出,但从来没有领兵打过仗。这沙苑设伏一计,妙是非常妙,唐军也确实因为内部矛盾,以前一直都行动迟缓,但这次长安近在眼前,如果他们众将齐心挥军猛进,那么黄将军这次一去必然全军覆没。还请大王三思。”孟楷却不以为然:“王重荣从河东到同州,只不过三百余里,却走了有十余日。就算他们速度提高一倍,也得五六天才能到沙苑。只要我军急行,两日便可先于他们三日到达。这却不足为虑。”黄巢也颔首认可。葛从周看君臣都不同意,无可奈何,便请一支兵马在对岸防备。   

  黄揆当日便选好了军士马匹,让每人带上五日军粮,轻装急行。等到了临潼,探马回报说唐军刚刚到了羌白,于是更加紧催军士前进,很快便来到了渭水西岸。探马回报说王重荣部队刚刚到达交斜,黄揆非常高兴,立刻敦促兵士渡过渭河来到沙苑。探马又回报说唐军这才行到固市,要到沙苑还得两天一夜。黄揆满心欢喜,命令军士四散分开,各自为炊,补充精力,等待唐军前兵到来后迎头痛击。他领着几个亲兵在附近山上游荡,查探地势,想要找个最合适的地方设伏,突然看见前方道路上烟尘大起,有一队军马声势浩荡地冲杀过来,领头的是一个年方十七八的少年,威势赫赫,身上穿着黄金狻猊甲,手中擎一杆浑铁槊,腰间悬开山霸王鞭,头戴虎皮冠,脚蹬虎头靴,杀气逼人。后面的军士遍身黑衣,个个剽悍绝伦,跳沟越壑,行进如飞而来。再抬头观看,猎猎作响的大旗上一个“李”字,惊得黄揆大喊一声:“黑衣鸦儿军来了。”当即命令手下的部属准备迎战。心里却在暗自纳闷,李克用的部队怎么会来得如此之快呢?但是情势已经不容他多想,那边的鸦儿军已经黑压压杀了过来,黄揆圆睁双目,拔出剑来迎战。虽是秀才出身,这一霎却也满身英雄气概。         

BOOK。←红←桥书←吧←  

第19节:后梁枭雄录(19)         

  杀来的这部军马正是李克用的鸦儿军,却不是李克用本人带队,而是由新收的十三太保李存孝引军杀来。原来,李存孝刚刚被收为太保,李克用便将随身玉佩赠他,又授予他先锋之职。李存孝冷眼观察,其他几个太保诸如周德威、李嗣源、李嗣昭、康君立、李存审等都不服气,只是碍于李克用的面子没有言语而已,于是有心展示一下本事,便主动请缨,领军五千先行去往河中和诸军汇合。一路上他跑死了五匹军马,终于在固市赶上了大队军马。当夜听说部队要就地休息,李存孝哪里等得,便带着自己的兵马直奔沙苑而来。远远看到远处炊烟四起,李存孝哈哈大笑,对部下说:“大家随我这一路行来,几天几夜吃的都是冷食,我心中十分过意不去,现在前方黄巢派伙头军给我们做了热饭,大家随我杀过去抢了饭吃,就当我给大家赔罪了。”众军士听后群情振奋,更加抖擞精神迅疾而来。   

  黄揆军队虽然有心杀贼,但是刚刚经过长途奔袭,力气实在有限,再加上那黑衣鸦儿军战斗力实在惊人,抵挡了几下就吃不住了。黄揆犹自苦苦作战,旁边的兵丁怕他有失,围在他身边保护,被李存孝一眼看见,就带人冲杀过来。黄揆军虽然勇猛抵抗,但因为变起仓促,再加上鸦儿军如虎狼般凶猛,不到片刻功夫,一万军马损失殆尽,仅有数百余骑随着黄揆败逃。   

  李存孝清点自己兵马,无一损伤,便号令军士将尸体上的耳朵割下,以做将来报军功之凭据。饱餐之后,稍事休息,正要领兵沿路继续追击起义军,却看到南面跑来一支军马,连忙严阵以待。等到军马到前,拦住去路一问才知,原来华州原守将随同朱温降唐,部将黄思邺却暗通黄巢,竟然里应外合夺取了华州,守将见势不妙连忙出逃。   

  李存孝召集众将商议:“同州、华州均是通往长安城的要害,现在被黄巢重新占据,后面的军队想要顺利通过就不大容易了。我们现在暂时不着急渡河进潼关,而应该南下重夺华州,等到后续部队来镇守后,我们再去进击长安也不迟。”众将都认为他说得对,但是又觉得现在只有五千兵马,而华州守军数万,怕是难度太大,一时之间攻打不下,反倒丢了性命。李存孝仰天大笑道:“世无艰险,何来人杰?众将士均谓巢军人多,依某家看来,如待刈之麦苗耳!”他的万丈冲天豪情,激励得众将士热血澎湃,须发皆张,齐齐跪在地上拜称愿往。于是,整装南进,直奔华州,才有了一段李存孝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