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宣怀家族-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盛老五在潦倒之中仍“花心”不改,后来连“新太太”也不喜欢了,与他的一个外甥女一起生活。他的一个朋友金雄白前些年在香港撰文说,盛老五住在英皇道的时候,已是贫病交迫,连医药费都付不出了,遇到熟悉的朋友上门,就讪讪告贷……看着这种凄惨的光景,谁又能想得到,不久前,他的住处还像俱乐部一样热闹,每天晚上笙歌宴舞,那彩色的灯光,是从地板上镶嵌的玻璃中打出来的……
  盛老七赔了夫人又折兵
  上海过去有个著名的球队——东华足球队,在1930年代曾有过辉煌的战绩:1933年远征菲律宾,打了个六战五胜一平;1934年参加“西联会”(即上海足球联合会)举办的比赛,五项主要锦标囊括了四项,创下一个球队夺锦最多的空前纪录;1935年和1936年,参加“史考托”杯赛,与洋人对垒,又蝉联两届冠军……这支球队的崛起,史称“上海足球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使上海一跃而为远东的足球重镇。
  这个球队的老板就是盛昇颐(萍臣),世称盛老七,是盛宣怀的七公子。他作为球队主要发起人之一,具体操办了球队的成立,又作为球队组织委员会的委员长,主持了会中一切事务,包括募集经费,组织球赛,还把盛家老公馆中靠西侧的一幢小洋楼腾出来,供球队作队部……可见东华足球队30年代的辉煌,有着他很大的功劳。可是这个老板的命运也和这个球队差不多,鼎盛期过去之后,接着就是衰落了。
  盛老七和盛府的六小姐盛静颐都是柳夫人所生。或许因为柳夫人并不是盛府的当家人(当家人是庄夫人),所以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并不是太突出,起码比两个哥哥要“软档”一点。其父亲去世那年,他才十六岁。在老太爷病重时,为了救老爹的命,家里居然立即为他操办婚事,想以此来“冲喜”。这种情况下的婚姻自然不会幸福,尽管女方是清末大官僚吕海寰的八小姐。但“喜”并没有“冲”好老太爷的病,老太爷仍撒手而去了。没过多久,他与吕家八小姐的婚姻也“黄”了,没生孩子就离婚了。他并没有利用吕海寰的家族关系去开拓自己的市场,倒是充分利用了盛五小姐与宋家的关系,后来成为以孔祥熙、宋霭龄为核心的“公馆派”的核心人物。
  关于盛、宋两家的渊源,据说起源于宋家倪老太太倪桂珍早年曾在盛家当养娘。封建社会里的养娘是地位很特殊的职业,是介于家庭教师和乳娘、佣人之间的一种职业,任务是帮官宦或富商之家管孩子的,因此往往与主人家有着亲密的关系。所以后来宋霭龄能出任盛家的家庭教师,宋子文能进入汉冶萍公司当英文秘书,并对盛七小姐穷追不舍,都是源出于此。民国以后,盛家已成惊弓之鸟,而宋家则如日中天,盛老七深知世事之变迁,他必须回过头去巴结、依附宋家的势力,于是成了孔府的常客。

第九章 公子天下(7)
盛老七后来在孔祥熙、宋霭龄的提携下,官一度做得很大,是盛家第二代人中做事做得最多的人。抗战前曾出任国民党的苏浙皖统税局局长,掌管了江南一带的税收大权,人称其为“财神老爷”。“八一三”抗战一周后他组织统税局撤退,仅税务公文账册就装了整整两车皮,另有一车是债券。抗战中到了重庆,他官不做了,专心经商,在官方金融部门也有任职,同时还出任华福菸公司董事长,生产的“华福牌”香烟行销各地,是抗战时期国产香烟的第一块王牌。他还主持华盛企业公司、大陆运输公司、昆明滇利制钢厂。华盛企业公司的总会计师是他们盛家的子侄盛承业(现已九十多岁),其中贸易部主任是江青的前夫唐纳;而钢铁厂则聘请当时中央研究院的冶金专家周仁。此周仁也是盛家的亲戚,周仁的母亲是盛宣怀的姐姐,他的哥哥周成,曾任盛老四在汉冶萍的中文秘书,他的一个表姐还是盛五小姐盛关颐的房产代理人。周仁本人为清华庚款留美学生,回国后任南洋大学(今上海交大)教授、教务长,蔡元培即他的姐夫。盛老七曾和刘鸿生一起到周仁家中请其出山,具体操办钢铁厂之事。
  盛老七掌管的大陆运输公司拥有几百辆卡车。抗战中滇缅公路尚未开通,车队要在长沙、桂林、贵阳、越南间穿行,为大后方的战略物资的运输,很出了一把力。钢铁厂也通过越南进口了一批设备,炼出了锰钢、合金钢、高速钢,奠定了西南地区钢铁工业的基础。他本人在俞鸿钧当财政部长时,还担任了中央信托局的常务理事和监事会主席。
  盛老七的事业做得这么大,与他在孔公馆的服务有直接的关系。他在孔公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宋霭龄策划生财之道。他成立了一个中信经济调查研究所,专门收集经济、金融情报,为孔祥熙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为宋霭龄的钱袋提供线索,所以他在孔公馆中,地位仅次于徐堪、陈行、吴启鼎这些老人。
  可是命运也会捉弄人的。盛老七对孔、宋的巴结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伤害,即“赔了夫人”是也。
  原来,盛老七与吕海寰的小姐离婚后,就与海上名妓“白牡丹”结了婚。此“白牡丹”人虽系“堂子”出身,却有女大学生的风度,不仅举止落落大方,谈吐亦与众不同,颇得老七的欢心,在上海滩的上层社交圈里挺有名。有一次老七为给孔令侃介绍女朋友,就带了“白牡丹”陪同那女朋友(也是盛家的亲戚)与孔见面。谁知孔家公子没看上女朋友,而一眼看中了“白牡丹”。也算他识“货”,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老七为此后悔莫及,只好自认倒霉。他胳膊拗不过大腿,惟有将“白牡丹”让给孔令侃了事。
  然而孔令侃的父母不同意,因为他们是有身份的人,又相信基督教,弄个“堂子”里的人到家里来成什么体统?所以坚决反对。孔令侃对父母也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只能与“白牡丹”暗中往来,住住“小公馆”。但孔令侃是动了真情的,直到“白牡丹”八十多岁的时候,仍为她在香港香炉山上买了一幢房子,供其养老。而盛老七可就惨喽,从此再没过上好日子。
  抗战胜利后盛老七回到上海,在股票投资上大受其挫,他的后台孔宋家族也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垮台,日落西山了。解放前夕他到了香港,跟盛老五差不多,日暮途穷。后来不晓得怎么搞的,跟高鑫宝家族的一个下堂妾同居,此新人带来一个高家的女儿,居日本。谁知新人后来对他并不好。她自己的女儿是小姐,而把老七的两个女儿当丫环使唤,吓得两位小姐再从日本逃回大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公子天下(8)
盛老七在1960年代靠卖卖当当过日子,连他父亲的六百封与朋友来往的信札也卖了,通过一个姓程的古董商,卖给了香港中文大学,就是现在该校印行的那一大宗实业函稿。盛老七于1964年病逝于东京,后事由其侄子盛毓度为之操办。那“新人”后来也没得好死,发哮喘病,人云“喘死了”、“闷死的”、“恶有恶报”。再后来,她那从高家带出来的女儿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死时只有三十来岁,竟无人收尸。警察局发现后寻找她的亲属,电话打到留园饭店,盛家有的人认为,她与盛家并无血缘关系,而且对老七也不好,不要去管她。但盛毓度还是看在他七叔的面子上,为之了结完事。
  东方奇男邵洵美
  四小姐盛樨蕙的大儿子邵洵美,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是盛氏后代中屈指可数的杰出人才,不仅在上海,在全国,甚至在国际学界,都颇有名望。
  邵洵美的祖父邵友濂是朝廷一品大员,曾出任上海道、台湾巡抚、湖南巡抚。他的生父邵恒是邵友濂的次子。他的母亲盛樨蕙是盛家四小姐,是刁夫人所生的唯一的孩子。由于邵友濂的大儿子邵颐没有儿子,就把老二邵恒的大儿子邵洵美过继给了大房。对于邵洵美来说,既然大伯邵颐早逝,那就等于过继给大伯母了,那大伯母竟是李鸿章的侄女,即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第三个女儿。所以,邵洵美简直就是豪门“堆”里的豪门子弟,命中注定有千万家产。
  但是邵洵美在这个大家族里却是个异类,他并不乐于经商,更不屑于做官,十里洋场的欧风美雨,把他塑造成一个文学家和翻译家——一个古老的官宦之家却出了如此一个浪漫的诗人,而且是位现代派唯美主义的诗人,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