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访连战的日子-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南京解放。
  南京解放后,总统府一直作为机关的办公场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关单位陆续搬迁。2000年以后,总统府旧址已经逐步扩建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可南京市民依然习惯称这里为“总统府”。
  来到总统府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灰色石砖建成的门楼,黑色的大铁门显得有些陈旧,门前的两对石狮经过岁月和风雨侵蚀,身上的裂纹清晰可见。门楼顶上的旗杆光秃秃地伫立那里,显得有些孤单。看到这座门楼,使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在纪录片中看到的那段历史镜头: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总统府,解放军战士将五星红旗插上总统府大门。记得当时看到这些画面,心里还真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如今,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当年往总统府上插红旗的战士也该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当年的那些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成为历史。久远的历史在现代人心中时而显得清晰,时而又变得模糊。
  来到蒋介石当年的总统府,对于连战来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连战一行从西花园进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连战夫妇和几位副主席,久久伫立在中山先生的大幅图像前,认真听取讲解员的介绍。连战双手交叉神情专注,一边听讲解,一边不时地看看中山先生的图像,心中感受着近一个世纪前,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废除封建帝制、倡导和平奋斗救中国的一幕幕情景。
  来到国务会议厅,厅里摆着一圈桌椅,桌上铺着洁白桌布。会议厅主席台正面的墙上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照片,两边悬挂着中国国民党党旗。
  连战围着会议厅走了一圈,最后停在主席台的位置。墙上悬挂的一条横幅引起了他的注意。“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他嘴里动了动,似乎是在小声地念横幅上的字。然后,他专门招呼随行者过去,以中山先生像和横幅为背景留影。我注意到,那条横幅是1936年9月,当时的国民议会主席林森为祝贺国民议会厅启用专门题写的。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我默念着这几个字,心里感觉有些纳闷,“连战好像对这几个字特感兴趣?”
  后来,跟连战采访时间长了,心里慢慢明白,原来这几个字是他平生最看重的。跟随连战先生多年的摄影师杨永山悄悄给我讲过一件小事。他说,连战在家中可是个大孝子。他每天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90多岁的老母亲屋里问安。每次出门前,他也总要专门到母亲屋里道别。前两年有一次要出远门前,连战和家人已经出了门,他突然跟家人说:“等一等。”然后便匆匆忙忙地往回走。过一会儿他回来了,人们问他出了什么事,他笑着解释说:“刚才忘了和妈妈说再见啦。”
  穿过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厅、礼堂,连战来到国民政府、总统府办公楼。解说员介绍说,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蒋介石重新回到这里,而三年后,国民政府又从这里撤往台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总统府的一缕阳光(2)
随后,连战进入蒋介石办公室。进到房间后,连战上上下下仔细地环顾着这间面积不大的办公室。进门处墙上悬挂的一张蒋介石着戎装的彩色照片。
  连战走到摆放在靠窗户的办公桌前停住了脚步。他认真地打量着桌上摆放的电话、台灯、文案、笔墨纸砚等,想像着蒋总统当年在这里处理政务的情景。连战一边认真地观看,一边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猛一抬头,一束阳光正好从窗外隔着外边的树叶照射进来,刺得他睁不开眼。他连忙用手挡在额头上,以便能看清眼前的一切。
  物是人非。我想,这时的连战心里一定不会平静。他肯定在尽力地想像当年的那些历史和那些历史人物的变迁和命运。连战心底的那份感慨和复杂之情,一般人真的难以理解。
  最后参观行政院,连战提笔写下“和平奋斗救中国”。这是首次走进总统府的国民党主席告别时留下的墨迹。
  

连主席,台湾不能独立啊
4月27日晚,夜幕降临,忙碌了一整天的连战夫妇一行来到南京著名的夫子庙美食一条街上的状元楼酒店,品尝南京的风味小吃。席间,连战夫妇吃得津津有味,他俩不时地聊上几句,那意思大概是称赞饭菜或小吃的味道不错。其间,不时有人过来给连战夫妇敬酒。当人家看到他们吃得很投入的样子,便不忍打扰,有时会等上一会儿。连战发现后连忙举杯起身,总觉得让人家久等了,有些不好意思。我一边在旁边照相,一边和身边人说:“连主席的胃口真好!”以后,我慢慢地明白了,连战每天那么奔波劳累,为什么精神头还那么好?因为他有一个好胃口。就像我们平时开玩笑说的那样:“能吃,才能干!”
  夜晚的秦淮河两岸,白天的浮躁渐渐遁去,取而代之的是江南水乡特有的娴静。已是彩灯高悬的时分,街道两侧林立的店铺家家生意红火。三三两两的市民和游客漫步街头,享受这平静而舒适的夜晚。来到秦淮河边,连战夫妇的精神显得格外好,他俩手拉手,像一对初恋情人,东瞧瞧、西看看,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连战一行的出现给原本平静的街道上增添几分特殊的欢乐。成千上万的人们纷纷聚集在街道两侧,迎接这对特殊的伴侣。人群里不时爆发出“连主席好!”“欢迎连主席!”的问候声。望着周围百姓夹道欢迎的情景,听着人们声声的热切呼喊,连战夫妇又一次被感动啦。他俩再也顾不上观赏眼前的美景,一个劲儿向人们挥手致谢。
  望着连战夫妇喜不自禁的样子,我知道他们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联想两天来的亲身经历:地方政府给予高规格礼遇,车队一路畅通无阻;地方最高党政官员亲切迎接、会晤、宴请;成千上万的民众热情地夹道欢迎。同行的朋友开玩笑地说,连战访问的级别比一般的领导人还高。所有这一切,连战看在眼里,喜在眉梢,感受在心间。使连战刚刚抵达大陆,就有宾至如归的深切感受。
  夜深了,即将登车离开的连战再次向人们挥手道别时,猛然间,人群中传来一位中年男子的喊声:“连主席,台湾不能独立啊!”
  我当时正聚精会神地在镜头中聚焦连战。猛然听到这喊声,我都愣了一下。那声音虽然并不算高,但连战和周围人都听得真真切切。
  连战的车队出发了,我们赶紧上车跟上车队回宾馆。透过车窗望去,街道上依然人来人往。想想一天的紧张和忙碌,感觉浑身有些松软。闭目养神时,真希望在秦淮河边寻一处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望着点点的游船悠悠驶过,看船上的灯光突明突暗,听听船夫摇橹划水的声音,很轻,但传得很远。
  【书中图片说明】
  1。○?连战和他的同仁们没有料到,会在中山陵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
  2。○?向中山陵致敬,向大陆的民众致敬。
  3。○?成千上万的市民、游客、记者同时向连战聚焦。
  4。○?“连哥您好”。
  5。○?高高举起花环,向中山先生致敬。
  6。○?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公祭孙中山先生仪式。
  7。○?中山陵祭堂,公祭仪式开始前。
  8。○?中山陵博爱牌坊前,连战讲话呼吁两岸追随中山先生革命先行者脚步,发愤图强,让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9。○?博爱牌坊前,挥手道别中山陵和民众。
  10。○?2005年4月26日,参观明孝陵。
  11。○?民国时期总统府门楼。
  12。○?参观国务会议厅,连战一行特意在孙中山照片下合影。照片下悬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横幅。
  13。○?南京总统府。讲解员讲得高兴,连战听得认真。
  14。○?总统府里蒋介石当年的办公室。一缕阳光恰巧从窗外照进来,右后方墙上挂着蒋介石的照片。
  15。○?2005年4月27日晚,夜游秦淮河。
  

跨越海峡的拥抱
北京机场的欢迎仪式显得更加气派和热烈。陈云林主任和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等到机场迎接。连战走出机舱时,照例向欢迎人群挥手致意。然而这挥手之间的感觉似乎有些不同。南京的挥手像是久违的游子重返故乡一般,亲切而感动。而此时此刻,面对从未踏足过的北京,连战的招手更多了几分政治和理性的意味。
  连战一下飞机,就收到了少年送上的鲜花。而欢迎的人群中还有不少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