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夷父颜趁机向宣王介绍了自己的两个公子。周宣王见了,很喜欢友父。周宣王有个大毛病,就是喜欢以貌取人,夏父长的略为瘦弱,而且在左边脸颊上有一大块紫红色的胎记,被邾国人称为“赮面公子”,周宣王见了很不喜欢,而友父却是高大健壮,相貌堂堂,不禁又犯了老毛病,向夷父颜提议:等夷父颜百年之后让友父来继承王位。这个提议正合夷父颜的心意,可是群公子叔朮却强烈反对,委婉地提醒周宣王废长立少不合祖制,不要再犯鲁懿公戏错误。周宣王只好作罢,可他心里更恨伯御了。到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周宣王终于发兵征讨鲁国,杀死了伯御,立了伯御的弟弟称为鲁君,就是鲁孝公。
十天以后,诸国的军队到齐,主帅召伯虎进行了誓师之后,就领兵出发了。
淮夷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由一百多个方国、部族组成的方国联盟,比较强大的国家有徐、江、黄、葛、锺离、邗、宗、桐、英、六、蓼和群舒: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等,国族众多,势力强大,在夏代臣服于夏王朝,到了商就与商王朝为敌,从商王昭(武丁)开始就不停地征伐人方和淮夷,直到商王纣(帝辛)之时才被彻底征服,成了商王朝的臣属,不久商亡,淮夷就与周王室为敌,从周公开始就征伐东夷和淮夷,东夷臣服了,但淮夷一直没被征服,可见其势力之强。
周师先在汝水之南征战了一个多月,打了数仗,击退消灭了一些淮夷的小股军队,并帮助周宣王的舅舅姜申伯收复了被淮夷占领的封国谢。淮夷顿时大为惊恐,他们迅速在蓼国集结,准备和周师决战。这次他们的主帅是徐夷的大司马侁如,主要将领有江国大司马元承、黄国少司马满遂、英国王子偃萌、六国太师偃登父、桐国少师灵彭等等,共集结了一万八千人的军队,战车七百五十辆。
七月辛未,双方军队列阵于蓼国北五十里的双丘。双方军阵战车辚辚、戈戟如林、旌旗蔽日、盔甲映日,人声鼎沸,战马嘶鸣。
周师这边还是召伯虎将中军,程伯休父将左军,师寰将军;
淮夷那边是侁如、元承将中军,偃萌将左军,偃登父将右军,三个人都是淮夷的猛将。
列队完毕,双方开始击鼓进兵,双方三军保持队形,战车领先冲锋。双方短兵相接,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巨响,一时间车毂交错,兵器撞击,箭矢乱飞,喊杀四起。
周军的右军对付的是淮夷的左军,主力就是齐、鲁、邾的军队。师寰亲自击鼓进兵,原来古人打仗全靠阵法队列,而士兵的进退全靠鼓声来指挥,所以一般主将都是亲自操桴击鼓。
夏父和友父兄弟同乘一辆战车,友父是长戈手,夏父是弓箭手,御手是马小臣伯罕。夏父用弓箭射杀远处的敌人,友父则用长戈击杀近处的敌兵。
双方混战到太阳偏西,鏖战之中,夏父突然大叫一声,原来他左臂中了箭,倒在车中。友父急忙叫伯罕停车,唤来身边的士兵让带夏父回去,夏父不走,咬着牙拔下箭头,割下一块战袍束住伤口,继续作战。友父杀红了眼,他的长戈砍断了三根,战车也被敌人的战车撞坏,他跳下车,丢掉了断在手里的戈柄,从地上捡起一根殳,打断了又捡起一根车辕,又打断了又捡起一个车轮,吼叫着一口气砸死砸伤了十几个敌人。四周的淮夷士兵见友父如此凶猛强悍,吓得不敢靠近。直到夏父和伯罕又换了辆战车赶来。
突然,友父看到偃萌的战车正在猛攻师寰的战车,偃萌用长戈一钩,似乎钩过来一件什么东西,师寰倒在车中。友父立刻命令冲上去,截住偃萌。看看快要靠近,夏父抓起一根鋋矛投了出去,一下子刺中了偃萌的车右,一头栽下车来,偃萌大吃一惊,还没反应过来,两辆战车一下子撞在了一起,“轰”地一声两辆车几乎同时翻倒,车上的人都掉下车来,友父和偃萌手中的长戈都掉了,偃萌从地上爬起来要去抓自己的戈,友父一个虎扑扑上去和偃萌滚在一起,两个人情急之中竟然都忘了抽腰间的佩剑,赤手空拳地撕打起来,友父力大,把偃萌狠狠地摔在地上,连头盔都掉了;偃萌也不含糊,躺在地上给了友父一脚,友父也倒了,两个人又扑在一起撕打。夏父等人想上去帮忙,可四周敌人太多,自顾不暇。就在这时,双方的军阵上都吹起了收兵的号角,双方的军队顿时分开开始后撤。友父和偃萌也都松了手,互相叫骂着往后退,友父抽空捡起了偃萌的青铜头盔作为战利品。
双方一番激战,却没分出胜负,伤亡均等,战场上已经是尸横遍地,血流成渠,到处都是丢弃的刀剑戈矛、干橹盾牌和被击毁的战车。淮夷联军在人数少的情况下作战还是如此勇猛顽强,真是大出周师将领的意外。
回营之后,师寰召集右师众将,嘉奖了邾国军队,赏给夷父颜父子羊一头,美酒四瓶,特别对二公子友父作战的勇猛顽强大加赞赏,鼓励他在来日的战斗中继续奋勇杀敌。
第二天天刚亮,双方又开始列阵,准备作战。师寰这边的右军刚列队完毕,就见从淮师左军冲出一辆轻车,车上一个士兵用长矛挑着一片股甲大叫:“师寰之股在此!”
原来,昨天师寰被偃萌一戈钩去了一片股甲。淮夷士兵一齐高喊,师寰又气又怒,不知所措。
友父立刻叫一个士兵也乘轻车,用长矛挑着偃萌的头盔冲出去大叫:“偃萌的狗头在此!”
周师这边也跟着高喊起来,师寰顿时哈哈大笑,把偃萌气得差点吐血。
双方又开始击鼓进兵,这次只撕杀了一个时辰,淮师的阵脚开始松动,似乎要顶不住了。一阵号角长鸣,淮师中军一边后撤一边向两边散开,令周师主帅召伯虎十分纳闷,也停止了击鼓,周师也止住了脚步。
突然,众人觉得地面震动起来,淮夷军阵后面不远处的地面上出现了十几个巨大的黑影,狂奔而来,看看靠近,召伯虎大惊失色:“不好,是邗国的象队!”
在夏商和西周时期,黄河和江淮流域气候温暖潮湿,生活着不少象群,故而使用大象作战自古有之。周公东征之时,商王纣的臣子飞廉、恶来父子在东夷训练的象队给周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到后来周公想出办法破了东夷的象兵,飞廉、恶来父子带着残破的象队逃到了长江边上的邗国(《吕氏春秋·古乐》:“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史记·秦本纪》:“飞廉生恶来,恶来有力,飞廉善走,父子具以材力事纣。”《孟子·滕文公下》:“周公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实际上飞廉没被杀,后来生了季胜,成为秦人的祖先。),继续训练象队作战,所以用象作战成了邗国的传统。昨天作战的时候邗国的象队没有赶到,今天赶来了,即刻投入了战斗。
邗国象队共有十四头大象,每头大象身上穿着装甲,背上一个大背蓝,里面坐着一名象奴、一名长戈手和两名弓箭手。邗国大司马苟邪手持长矛坐在一头叫“灵豫”的大象背上,指挥着象队向周师的中军进攻。召伯虎急忙命令虎贲军的左右虎臣的战车去截住邗国的象队。可是战车根本就挡不住凶猛的象队,周军的战车被那些巨兽用巨牙长鼻一撅一掀便翻倒了,一名虎臣的战车被灵豫用巨牙掀上了半空,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那名被摔得发昏的虎臣还没站起来,就被灵豫一脚踏成了肉饼。周军士兵被大象连撞带踏,再加上象背上的弓箭手乱箭齐射,死伤惨重,阵形大乱,召伯虎见势不妙,急忙下令后撤。左右两军见中军后退,失去了照应,程伯休父和师寰也急忙下令后撤。淮师趁机掩杀过来,幸而周军平时训练有素,边打边退,一直退到离周军大营不远的地方,守营的弓箭手和砲兵用軘车作掩护,乱箭齐发、砲石飞空,射住阵脚,掩护周师退回营中。淮师也不再追,得胜回去了。
这一仗周军伤亡了两千多人,战车被毁掉了十几辆,损失惨重。主帅召伯虎急忙召集众将到中军大帐,商议如何破邗国的象队。
程伯休父说:“想当初周公东征的时候,飞廉、恶来父子就训练了象队和我周师作战,周公用诱敌之计把东夷的象队引到一条山谷里,用特制的强弓大弩加上火攻,才破了东夷的象队,一直把他们赶到了南海边上的邗国,我们是否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