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感觉真不错,看来没白来。”他感叹了一声,正要俯身品尝咖啡,却突然停住了,脸上露出痴迷的表情。
“怎么了,先生,有什么问题吗?”
这个声音似乎比咖啡更具吸引力,少剑有一种非常奇特、熟悉的感觉。他熟悉这个声音,或者至少听到过。
抬头的瞬间,四目相对,彼此眼中含着一种惊奇的表情。
这个对视持续了足足30秒,少剑突然笑了起来,而后慢慢起身,很绅士地说道:“你好,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
站在自己对面的女子虽然换了一身全新打扮,但少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仅仅从那双眼睛,他就认出了这位曾经邂逅过的金发美女。
“不好意思,我们曾经见过吗?”
哦,上帝,这位美女居然这么快就把自己给忘记了!不过少剑可不是未经世事的纯情少男,面对美女的这个问题,他立即笑了起来,这种笑容不仅掩饰了自己的尴尬,还给了对方一个很好的回击。这是绅士般的回击,来得恰到好处,所以美女无处藏身。
“可以请你喝一杯吗?”
“不好意思,我现在是上班时间……”
“哦,没关系,我等你。”少剑说完做了个请便的手势,重新落座,开始品尝美妙无比的咖啡。
待女子离开后,他才抬起头来,目光一直追寻着她的背影。
“看来我们还真有缘分。”少剑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用中国式的思维来为自己的自作多情寻找托辞。
可出乎意料的是,那个身影却一直未曾出现过,令少剑生出一种望穿秋水的绝望心情。
“嘿嘿,想逃避我吗?如果你不出现,我会等,直到你出现为止,除非你这辈子永远不再出现。”少剑喝了一口咖啡,坚定了这个信念,随即音乐占据了他的思绪,情绪也随着音乐浮浮沉沉。
一些往事,已经远去的往事,在音乐声中慢慢散开,漫布于空间。 。 想看书来
第三节 战争之远
第三节 战争之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凌晨3点,客人才差不多完全离开,但少剑没有丝毫睡意,他甚至连时间都懒得看。
“不好意思,先生,我们要打烊了。”
一位男侍应生走了过来,很客气地想打发少剑走。少剑看了眼自己面前的咖啡杯,笑着说道:“可以再来一杯吗?”
侍应生表情尴尬地站在一边,也许他还从来没遇到过如此能喝咖啡的人,来之前他还特意看了一眼账单,加上这杯已经是第五杯了。
“怎么,难道你们就是这样对待自己客人的吗?”少剑语气中充满诙谐,然后打了个响指,看着朦胧的灯光继续说道,“麻烦去转告一位小姐,说有位客人正在等她,如果她还不出现,那么这位客人将一直等下去,他可是非常有耐心的。”
正在这时,侍应生突然眼前一亮,而少剑的脸上也露出了含蓄的笑容,金发美女飘然而至。
“请坐。”少剑指着自己眼前的座位,然后对男侍应生道,“再来杯咖啡。”
“不用了。”金发女子在他面前坐下,一脸平静地回绝道。
少剑指着杯中剩余的咖啡笑道:“味道不错。”
“谢谢,你可真有耐心。”女子耸了耸肩膀,但语气明显不怎么友好。
“那当然,对自己说过的话当然要信守承诺。”少剑讪笑着耸了耸肩膀,接着说道,“哦,我还不知道小姐芳名。”
“玛丽。”
少剑直直地盯着她的眼睛,很久才说道:“玛丽小姐,你真漂亮,你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漂亮、最有气质的女孩。”
她身上的确有一种特殊的气质,面对男性的夸奖,她毫不客气地接纳了。
“我们这应该是第三次……哦,第四次见面了,我想,用一句很古老的话说,我们这是有缘分。”少剑想激起女子说话的欲望,无奈对方见招拆招,丝毫不给他任何的机会。
少剑有些尴尬,但脸上仍然保持着微笑,并一次又一次地引导对方开口,直到无话可说。正当他不知道继续下去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时,对面的金发美女终于反问了一句:“为什么要跟踪我?”
“什么?跟踪?”少剑愣道,“第一次是邂逅,这一次仍然是。”
“好了,先生,到此为止吧,我希望下次不再有你所谓的邂逅。”
少剑虽然年轻气盛,但面对这样一个捉摸不透的女人,当他的进攻陷入绝境时,剩下的就只是毫无用途的抵挡。他想起了评论家曾经评论拿破仑的一句话:当进攻结束时,他也就失去了任何抵抗。
难道我就是那个可笑的矮子?而且还是在一个女人面前?他摇了摇头。
“小姐,难道你对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少剑说完这话,觉得有点丢人,立即补充道,“我叫少剑,中国人,就住在离这里很近的地方,我的身份是一名记者,无冕之王,希望……希望……”
“不好意思,很晚了,我想该是再见的时候了。”
少剑本来想说希望有机会下次再见面的话,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见今晚不会有什么进展了,于是强装笑容地从她面前离开,但心里仍在想着该说些什么,直到走到门口,他耳边终于响起了一个声音:“先生,你还没结账。”
这段时间,少剑的任务就是紧盯贝拉格局势的变化,所以平日里除了消遣就是四处打听消息,来自政府和民间的所有信息都在他打听的范围内,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将于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
一大早,他还在睡梦中和女孩见面,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这是一位线民来的电话,称在贝拉格东区发生了一起爆炸,共造成十多人受伤,两人死亡。
在这个城市,死人不算什么新闻,爆炸更算不上新闻,对于见惯了战争的市民来说,这甚至比一日三餐都要普通得无法再普通。
但少剑是一名记者,他有责任报道这一切;他更是一名特工,应该去收集有用的情报。因此,在接到线报后,他没有丝毫的犹豫,职业的敏感促使他迅速地赶到了爆炸现场。
其实,当他听到“东区”二字时,心里已有了另外的灵感,那里是外国政府在阿加利亚政府的使馆所在地,而此前传言刺杀伯格的便是活跃于阿加利亚的反政府游击队。
当他到达爆炸现场时,警察也刚到不久,但他出示证件时却被挡在了外面。
“记者先生,现在情况很混乱,请你不要再添乱了。”一个警官很粗鲁地把证件丢在了他面前。
少剑愣了一下,但随即就退了回去。他知道在这样的国家和环境中,随处都可以见到持枪的小孩在街上游走,他不想为了这个与警方发生争执,子弹可是步长眼睛的。
他远远地拍了几张现场照片,然后想从侧面了解事情经过。但就在这一瞬间,他的表情呆住了,一个熟悉的人影闯进了他的视线。
就在他感到窒息之时,一阵喧嚣突然旋风似地搅乱了人们的视线,一大队叫嚷着各种反战口号的示威者出现在街头。
少剑的胸口闷得喘不过气来,他明白这些人的来意,他们都是激进分子,虽然反战,但是最容易与军队和警察发生冲突,两者一旦交锋,路人必将受到威胁和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他记得在不久前的一次示威游行中,示威者与军队发生冲突,造成十多人受伤,另有几名示威者在冲突中死亡!
“让我们的呼声更响亮:结束战争,让他们回家……”反战人士的高呼声回荡在城市上空,几百名示威者也随之振臂高呼,挥舞着手中写有“祈祷和平”、“战争不是答案”等口号的标语。
很多路人驻足冷眼观望,好象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妈妈……妈妈……”
一个小女孩的哭声牵引了少剑的目光,游行者此时离小女孩只有几步之远,女孩哭泣的声音就象旷野上凄厉、孤独的呼号。
“糟糕。”眼看小女孩就要被人海淹没,此时没有人会顾及路人的安危,尽管他们是打着反战旗号的示威者,但如果能够在不经意间让鲜血染红世界的眼睛,这样可能更会惹人注目。
少剑没有再犹豫,必须把小女孩从死亡线上救出来,虽然他知道自己这么赤手空拳地冲出去意味着什么,有可能会激怒那些示威者,成为他们愤怒的牺牲品,但是他已别无选择。
他象一支箭似地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