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十足的权力对太平公主派处断自如。玄宗一派,只要等待这一天来到就可以。相形之下,太平公主派颇有时间压力,而且,这段时间为期不长。因此,他们心浮气躁是难免之事。
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等太平公主派退出后,僧慧范往前走出数步,道:“勿以动兵为唯一手段。我们的目的在于促使皇帝换人。所以,另外的方法也应一并考虑才是。”
慧范是西域出身的僧侣,有着碧眼、紫发和尖鼻子。
“你已有所准备,是不是?”
“我们所剩的时间并不多。举兵当然并非绝对不可,不过一旦准备动用禁中之兵,难免会为对方察觉。而众多士兵中,不免会有思虑欠周者,万一风声走漏,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就实施你的方法吧!不过,在人选上,你必须特别慎重。”
“这一点请放心,因为这是个绝对能守口如瓶的女人。即使万一事迹败露,她也绝对不会拖累公主的。”
“是怎样一个女人呢?”
“她姓元。她的一家人向来由贫僧照顾,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既然大和尚如此说,我自然就安心了。”太平公主深深点了一下头。
两人说的“另外的方法”,当然是指毒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太平公主失势(2)
高力士——这个人好像天生就是为了伺候玄宗李隆基的。
据传,他是岭南(广东、广西)蛮族首长冯盎的曾孙。南北朝时,北燕王冯弘移至南方,与当地蛮族首长结亲,成就巨大势力,到冯盎的时代,由于施政得宜,势力更加庞大。后来,鉴真和尚第五度渡航日本失败漂流时,甚受振州别驾(州次官)冯崇债的照顾,也颇受桂林都督冯古璞的欢迎。这些人都属冯氏一族。
据说,冯盎有三十个儿子,其曾孙之多,由此可以推算得出。
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岭南讨击使李千里以两名阉割少年呈献中央。宦官之中以南方出身的人居多。种族繁衍是人类的本能,因此,对同族罪人阉割是绝无仅有之事;而南方由于异族甚多,因此成为宦官的主要供给来源。
呈献给皇室的少年宦官,当然得选择眉目清秀、头脑聪敏而且身心强健的人。少年宦官中的一个被命名为金刚,另一则被起名为力士。
手持金刚杵,面露忿怒表情的“执金刚神”,在云冈及龙门等初期石窟中多为单身,其后则将金刚力士一分为二,开始站立寺庙左右门前,其中的一尊开口,另一尊闭口,因而被称为仁王、狛犬像。
成对呈献的这两个人当中的金刚,后来如何不得而知,起码这个人并没有在历史舞台上留下痕迹。两人最初似乎伺候在喜好美少年的武则天身边,但其中的力士因连坐某一起事件曾被逐出宫廷。后来,少年力士成为一个名叫高延福的宦官之养子,开始姓高。然后,由于与武三思结交,因而被允许再度进入宫中。
青年高力士后来为皇子时代的玄宗李隆基看中。就年龄而言,高力士犹较玄宗年长一岁。
发动讨灭韦氏的政变时,身在幕后的高力士虽然没有赫赫武功,实际上贡献极大。他片刻不离玄宗身边,连梳洗、沐浴时也不敢到宫外,以粉骨碎身的态度为主子奉献一切。玄宗不能对朝臣或将军说的事情,也找高力士商量。高力士为报答知遇之恩,什么事都肯做。
太平公主派的参谋西域僧慧范拉拢一名元氏宫女,企图毒杀玄宗。由于皇帝用餐时,一向有专人预先尝食以试是否有毒,因此,毒杀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贫僧有妙策。”慧范自信满满地说过这句话。结果,他绞尽脑汁想出的方法,还是被高力士识破。
酒食一定要经过试毒,但用药时则不然,这是宫中的习惯。由各地呈献的药草、金丹之类的东西,一定要经过两名尚药奉御(正五品)四名侍御医(从六品)及四名直长(正七品)十个人一同仔细检查后才纳入殿中省尚药局。
由于在纳入前已慎重检查过,所以之后就不再复验。这些药材使用的都是珍贵材料,被视为是贵重的东西,没有人敢在皇帝饮用之前先行尝饮。
过去的习惯确实如此,但高力士并没有遵守这个习惯。他把尚药局送来的一部分药品,偷偷用以喂食豢养在禁苑某一区的猎狗。高力士是非常喜欢狗的人,经常亲自照顾这些狗。因此,看见他在喂狗,没有人奇怪。结果,喝了准备呈给皇帝饮用之药的一部分之后,狗竟然在不到两刻(三十分钟)就一命呜呼。
高力士立刻就这个药进行调查。尚药奉御在编制上有两个,高力士只找来其中的一人,先命令他必须绝对守密,然后令其着手调查。
这一次煎的药,只把当日要用的分量从尚药局带出来,就剩余的药材进行验查,再给猎狗喂食,结果并无异常现象。
“毒一定是在端送煎好的药时加进去的……”
高力士于是开始秘密监视当日端药的元氏宫女。她根本不知道高力士以狗试毒这件事情。
皇帝应该死了,却还活着……毒药是不是无效……我必须赶快向慧范大师报告。——元氏急着想和慧范取得联络。暗中跟踪的高力士,因而查出太平公主派的动向和结党的规模。
“他们不久就会有所动作。在这干人采取行动时,我们把他们一网打尽吧!”高力士就讨灭太平公主派的计划,对玄宗做了进言。
太平公主失势(3)
玄宗即位的翌年——先天二年(由于这一年十二月改元为“开元”,所以也是开元元年)七月。
事情在五里雾的状态之下。这样的状态最令人不安。倘若知道毒杀之事败露,还可以采取应对手段,然而宫中看似没有什么动静,元氏不但没有被拘捕,连被调查都没有。
莫非毒药无效?——但依据元氏的秘密联络宣称,她确实已把拿到的毒药混进赤箭粉里,这种来自西域的剧毒不可能无效。赤箭是一种强壮剂,或许是玄宗一时没有兴致所以没有喝。太平公主派实在无法忍受这样混沌不明的状态。
“现在只有举兵一途!”首脑太平公主于是下了这个决断。
由常元楷和李慈发动羽林兵(禁卫军),宫中则由窦怀贞、萧至忠等宰相团内应——这是他们制订的计划。
高力士很快察觉了这个动向。
郭元振、王毛仲、姜皎、李令问、王守一、李守德等人是玄宗派干将。他们迅速暗中召集兵员,配置在各重要场所。这是针对太平公主派之动向而做的部署,因此,在准备上可谓彻底周密;然而太平公主派却丝毫没有察觉到玄宗派的动向。
“请等到武德殿羽林兵开始蠢动,再发出攻击命令。”
虽然用词客气,三十二岁的宦官高力士,对诸将发出了实际上的指令。
当时由于上皇以太极殿为居处,因此,玄宗以武德殿为执行政务的场所,太平公主派羽林兵企图袭击的就是这个地方。
“攻啊!”
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刚下这道命令,虔化门突然在霎时间八字大开,出现了三百余名军兵。
“这是勅命!你们谋反之事已东窗事发!快斩掉常元楷和李慈!”王毛仲大声叱喝道。由于从虔化门出现的队伍极为整齐,临时被调参加政变的羽林兵毕竟是军人,一看就知道情势对己方不利。他们是有备而来的,在这个情形之下和他们交锋,绝对会吃亏!
“因假冒命令而被调动前来的羽林兵,只要当场丢下武器,一概不予问罪!”听到这个命令时,羽林兵纷纷把弓箭、刀剑等兵器丢到地下。太平公主派的叛乱,至此归于失败。常元楷和李慈当场被斩,萧至忠和岑羲被逮捕后处斩,窦怀贞企图逃逸,在被包围后自缢而亡。这是七月三日的事。
上皇睿宗听说发生异变登上承天门楼。郭元振跑到他面前报告道:“上皇请放心,是皇上诛杀了窦怀贞这一批叛徒。如今事情已过,一切平安如旧。”
不久,玄宗也来到承天门楼。
“启禀父亲大人,是怀贞等人图谋不轨,儿臣因而先发制人,将之诛杀。大唐还是万岁万万岁!
“是吗?那就好……”
虽然口说“那就好”,睿宗却面露阴郁。这位软心肠的君主,担心唯一的妹妹太平公主的安危。
今后军国政刑一切全交由皇帝裁决。朕将以无为养志,以遂素心。
七月四日,上皇发此诏书,决定在百福殿隐居。他憔悴的背影,令人不忍卒睹。
结果还是未能救太平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