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妃顿时又惊又喜,忙朝着他端端正正地道了个万福,启朱唇,露玉齿:“蒙尊神下降,真是不胜敬仰。”话还未说完,那二郎神就已笑吟吟地坐在了韩妃的房中了,果然是神道仙家的好身手,韩妃不禁心里暗暗赞叹,这时听二郎神说:“今者小神偶然间闲步碧落之间,听得韩妃娘娘祷告至诚,也深得韩妃娘娘的苦情,只是韩妃娘娘且不必想不开,如今且回皇宫内苑,享尽人间富贵荣华,难道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吗?”韩妃一听却说:“尊神有所不知,韩玉翘真是不愿再入深宫。若是韩玉翘将来得嫁一个良人,偕老百年,不辜负了这春花秋月,韩玉翘就平生愿足,什么富贵荣华,我是不稀罕的!”二郎神微微笑道:“这有何难!只恐韩妃娘娘立志不坚,不敢大胆追求罢了。姻缘分定,自然千里相逢。”说毕起身,跨上槛窗,一声响亮就去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二章  穷兵黩武永乐帝(17)
韩妃娘娘空自一人,和衣上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片春心按捺不住地想一回、跳一回,不禁又默默地垂泪一回。及至天明,才渐渐睡着,直到傍午才一觉起身。
  在一个无情无绪的白天过后,韩妃终于等到了夜晚,也终于等到了二郎神,这一回两人在相思之苦的折磨下,已将羞涩、客套和愁闷尽皆放下,携手共入兰房,一番衷肠话后,是一番人间恩爱。然后二郎神仍然在一声响亮后,了无踪影。于是韩妃死心塌地不愿入宫,整天在杨杰夫妇面前没病装病,整天白昼里不欢不笑,可一到了晚上,就精神炫耀,喜气生春。
    ■ 于谦巧破宫妃私通案
  世上事从来都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尽管韩妃装得像,可是到底杨杰还是听到了风声,为了谨慎起见,他命两个下人一入夜就从摘花梯子爬进墙内,待到人静更深时,就趴在韩妃卧房外听动静。可是探听的结果虽然印证了韩妃的不自重,但可怕的是她的奸夫却居然不是个凡人。于是杨杰就请来五岳观的潘道士来捉拿。全没有防备的二郎神虽然有点功夫,可是到底不能抵敌,在夺路逃跑时,被潘道士一棍打在后腿上,他的一只四缝乌皮皂靴脱落于地,当然二郎神也趁机成功逃走了。潘道士看着这只乌皮皂靴,不禁冷笑道:“什么仙啊神的,不过全是掩饰,这只不过是个会作妖法的凡人。”
  接下来杨杰不敢直接上报已是宣宗执政的朝廷,而是报与断案如神的于谦。于谦知道事关圣颜皇誉,非同小可,于是他拿上那只四缝乌皮皂靴,回了衙门就苦苦思谋琢磨起来。果然于谦发现这只四缝乌皮皂靴,四条缝都缝得甚是紧密,只有靴尖处有一条缝略有些走线,于谦用小指头拨一拨,又拨断了两股线,皮子一撬起来,在灯下照照里面,却是蓝布托里儿,仔细一看,只见蓝布上有一条白纸条儿,就伸两个指头进去一扯,纸条上面赫然写着:“永乐二十一年三月五日铺户任一郎造。”
  于谦顿时如走路拾了大金宝,笑逐颜开,想今岁是宣德二年,这么说这只靴做成不上三年光景。任一郎被飞快地捕捉到案,本来以为这下子可终于找到了正头苦主,可是经过一番严审,却与任一郎根本不相关,他甚至什么内情也不知道,因为他家本是开铺的,或是官员府中定制的,或是使客往来带出去的,他手里有一本坐簿,上面写明某年某月某府中差某干办来定制之类的。果然这只皮靴里面的纸条与坐簿上记载得一模一样。不过还是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那就是在簿子上找到,是杨荣丞相府中张干办来定制的。
  于谦非常为难,杨荣丞相乃国家大臣,富贵至极,如果到杨荣丞相府中当面质询一番,也太有碍杨荣丞相的体面,但不去又绝对不行,于是于谦一行乘轿来到了杨荣丞相府。
  恰巧杨荣在家,一番客套之后,于谦先将近日发生的这起淫污宫眷的大案说了,果然杨荣听了也非常重视,于是于谦这才在关于事情的下一步有没有进展时,水到渠成地说了自己的为难处。不想杨荣丞相这次居然爽快得很,先吩咐人叫来了当初去定做的张干办,在确定了也与他无关后,又把专管相府中冠服衣靴履袜等件的一个管家婆子叫来。在她的账簿上,或是府中自制造的,或是往来馈送,一出一入的,所有冠服衣靴履袜等都一一记载明白,且逐月缴清报数,丝毫不紊乱。果然从这个账簿上查到了那只四缝乌皮皂靴是在去年三月时,被杨荣丞相赠送给了一个叫杨龟山的道学先生,同时还送了他银带一围,用扇四柄。
  但此刻大儒杨龟山已升做了知县,外派他省,往返得两日,于是于谦又派人千里迢迢到了杨知县那里,杨龟山想起来自己曾去此地的清源庙上香,因为看见二郎神像冠服件件齐整,只是脚下的乌靴破了皮绽了线,就把这双靴子舍与了二郎神。
  大儒杨龟山一向是声望极佳,断不至于胡说,况且他神色自若,不做亏心事,自然不惊更不慌。
   。。

第十二章  穷兵黩武永乐帝(18)
于谦一看又不干杨知县的事了,就好像原地转了个圈,一切仍是毫无进展,很多人甚至传说是,二郎真神一时风流兴发,故此有了这件奇事风流案。于谦趁机对外也暂时以此为借口,一派不了了之的样子;暗地里却派手下得力公差到当初杨龟山舍靴的有二郎神像的清源庙附近,挑了个收买同时也卖的杂货担儿,整天转悠。
  果然那一天事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个年轻的妇人带了个小孩子来到他的杂货担子跟前,问道:“你收不收买这个?”
  在这个妇人手上的居然就是一只四缝乌皮皂靴,与当时被潘道士打下来的那只毫无二致。这个公差当时暗暗喜不自胜,表面上却故意淡淡地说:“这是不成对的东西,不值什么钱。”这个妇人说:“我也不是要天价海价,不过胡乱卖几文与小孩子买点零嘴吃罢了。”
  这只被收购回来的四缝乌皮皂靴让于谦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放在对这个妇人的盘查上。于是第二天这个公差就以昨天换得价贵了来找这个妇人,果然又获得了重大的线索,原来她竟然是二郎庙里的庙官孙神通的相好,并且两人还生了个小孩。果然,经韩妃以进香为名,暗中悄悄观察,确认此人就是她的那个二郎神情哥哥。
  重刑之下,庙官孙神通也果然全部招供,原来他自小在二郎庙出家,后来做了庙官。只因当日在庙中偶然听见美貌如天仙的韩妃娘娘的祷告,于是起了不良之心,假扮二郎神模样,犯了淫污天眷的大罪。
  于是这个色胆包天的假二郎神被处准律凌迟处死,而韩妃则贬为庶人,赐白绫自尽。
  谭妃娘娘这次也同样无辜地置身事外,她可没有直接把韩妃勒死,至于新任皇帝肯采纳她这个太妃的建议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谭妃娘娘一向是聪明的,她知道在宫外同宫内差不多,所以她这个平日里最受仁宗宠幸的谭妃娘娘就在仁宗死后自愿要求到墓地守陵。守陵的日子比庭院深深孤帏寂寂的当年韩妃玉翘的日子还要痛苦,至少也是无出其右,但在最初谭妃娘娘也还是过得安详怡然。
  可是不久,谭妃娘娘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同样地用一根白绫自缢而死,只不过她不是被赐了白绫自尽的,而是谭妃娘娘自己主动地用一根白绫结束了她的生命的。谭妃娘娘的死因受到了纷纷的猜测,但真实的原因当然只有谭妃娘娘她自己最清楚,她这样做是受了韩妃在冥冥中的指示,让她整天体会着生不如死的感觉,只不过谭妃娘娘死后被谥号了唆唆的一大堆字,什么昭容恭禧顺妃,美名昭昭;而韩妃死后也仍是个私通犯奸的千古罪人,臭名远著。
  于谦在成功侦破此案后,连忙将这个案子的前后情形,草成奏牍入报宣宗,宣宗下旨嘉奖,当时的整个朝野都在哄传盛誉于谦是宋代的包龙图再世。宣宗一高兴,马上就将于谦内调,加升为兵部侍郎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三章  盛世红颜唱悲歌(1)
宣宗死后,他九岁的儿子继位成为了英宗。太监王振看小皇帝只知玩耍,就乘机取悦,于是他在英宗亲政后得以大权在握,横行不法,无恶不敢为,朝纲顿成一团乱麻。为了一点小事,王振居然将两位朝臣的五脏六腑都活活地掏了出来……
  为了让英宗沉迷美色,以使自己任意专政,于是王振打发义子王山去外省选美女。就这样,一个淮扬名妓就成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