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川的巴州人。
  黄香菱的父亲小名黄老五,在巴州地方开着一所豆腐坊。老夫妻俩年将半百,才有了这个独生女儿,真是珍爱异常。据说黄香菱落地时,满屋子都是香气,似兰似麝,连四邻八舍都闻到了,大家都说这个女孩子将来一定非妃即嫔。黄老五因这四播的香气,便给女儿取名香菱。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八章  血雨腥风中的皇家手足情(5)
黄香菱到了十二三岁,就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什么脸若芙蕖,眉同春黛,秋水为神,冰肌雪肤,桃腮含晕,笑靥承颧,都占全了。于是那一班纨绔子弟个个都为了黄香菱神魂颠倒,只要黄香菱在柜上,就是不买豆腐,也要去放下几文钱,为的是乘机好和她搭讪几句。这样一来,黄老五的豆腐生意顿时红火起来,老夫妻俩日夜地磨豆腐,还不够卖的,只好另雇伙计帮忙。
  流光如箭,转眼几度春秋,黄香菱已是十六岁了,很多公侯人家的子弟便托人来说媒,可门槛都快踏穿了,却就是成不了。原来黄老五想招赘一个女婿来家,所以一谈到嫁出去三个字,黄老五便一口回绝。试想公侯人家的子弟,怎肯入赘到豆腐店里来呢?也有肯入赘的,黄老五却又瞧不上眼,不是嫌他家贫,就说他人品太坏,高不成低不就,把黄香菱的终身,慢慢地就耽搁下来。
  那天一个游方女僧瞧见了黄香菱,说她身有仙骨,有几年王妃的福分。黄香菱平日里本来就孤芳自赏,那些狂蜂浪蝶到店里来向她献殷勤的愈多,黄香菱就愈加高傲,也是桃李其容,冰霜其志,对那些轻薄子弟,脸上连霜都刮得下来,这样便没有人敢近她,空落得个垂涎三尺。
  西蜀王明玉珍逝世后,接位的明升也听说了黄香菱的艳名,便立刻赍了三千聘金,求黄香菱做妃子。黄老五在他的势力之下,不敢不依,于是黄香菱便做了明升的王妃。蓝玉平西蜀,黄香菱也被掳,蓝玉几次想要她,黄香菱怀刃自卫,蓝玉无奈,只好进献与太祖,太祖几次去临幸她,都被黄香菱涕泣拒绝。太祖虽近不得她的身子,但那颗喜爱她的心,却一点也不曾更易。
    ■ 星夜探孤坟
  这个时候的朱允炆,已是十六七岁的倜傥风流的美少年了。他听人说黄香菱不但容貌艳丽,而且遍体皆香,她一滴唾沫的香气可以三天不散。朱允炆不免动了好奇之心,便时时到玉清宫来,温存敬重地与黄香菱谈笑饮茶,却一点也不粗鲁地表现出渴望肌肤之亲的意思,如果有也是恰到好处,让黄香菱不仅不反感,倒很是喜悦;朱允炆总是很得体地观赏她,很心疼地关心她。
  黄香菱虽然已不再是处女了,但她只是在肉体上经历了男女之事,其实并没有真正地爱过,她的心灵其实还是处女之心,她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都渴望着爱情这种非物质的东西,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她讨厌那些因美貌而喜欢她的人,她总感觉那些人并没有把她当成人,而只是当成一朵正在盛开的鲜花,一旦花败,则恩断情绝。
  渐渐地,黄香菱被皇孙朱允炆这一往情深融化了,又兼他温柔真挚、体贴备至,于是义无反顾地坠入了情网,一时间两心相印,依依难舍,但黄香菱与朱允炆在肉体上并没有越界,可就是这种纯粹的非物质的情与爱,让她感觉到了真正的爱情,因此她如醉如痴,生死可以不计,荣辱全然抛弃。
  那天黄香菱正和朱允炆在玉清宫的假山旁边情话缠绵的时候,恰巧被太祖瞧见,吓得朱允炆拔腿便逃,黄香菱也颤抖抖泪汪汪地进宫去了。当时的太祖一言不发,只是重叹了口气。
  第二天圣谕下,赐黄香菱三尺白绫。可怜一个桃李其容冰霜其志的香美人就这样幽魂离世,死后不过是草草地埋葬了,葬在钟山的山麓里。
  多情的朱允炆听说黄香菱被赐死,顿时放声大哭,说都是我害了她呀,后来打听到黄香菱葬在钟山,便连夜悄悄带了两名内监,溜出了宫门,前往钟山祭奠黄香菱。
  他到了城外,雇了三匹快马,加上两鞭,直往钟山飞奔而来。可朱允炆和两个内监都是久处深宫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钟山在什么地方。朱允炆十分心急,就令内监敲门打户地去问讯。他这种鲁莽的做法自然是要出事的,果不其然,他们一路这样东撞西碰,便问到了御史王其渊的家里。
  其时王御史还不曾睡觉,听到外面和家人说话的声音那么耳熟,忙出来一瞧,果真是皇太孙朱允炆,不觉大惊道:“殿下深夜出宫,到这里来做什么?”
  

第八章  血雨腥风中的皇家手足情(6)
朱允炆支支吾吾地说:“你先别问这个,我此刻要往钟山去,因不认识路径才到了这里,你快派认得路的仆人领我前去。”
  王御史劝谏道:“钟山地近荒野,又在夜里,殿下不宜冒着风险轻率前往。今天不如在臣家屈尊一宵,明日臣当亲自奉陪殿下前往。”朱允炆听了,连连跺足,眉头紧得不能再紧,说:“谁能耐烦到明天呢?我现在就要去了。”说罢,出门飞身上马,慌得王御史忙阻拦道:“殿下既然一定要去,待臣派几个得力家人护送。”当下王御史唤起四个健仆,又备了四匹快马,叮咛他们要保护好了储君三人。
  到了钟山,约有三更天气,但见四野无人,老树似魔,空山啼猿,犹若鬼啸。那鳞鳞青萤,从荒冢丛莽中飞出,两个内监已伏在鞍上,吓得一味地瑟瑟发抖。皇太孙朱允炆自幼养尊处优,从不曾到过这样荒僻的所在,这时也有些胆寒起来。此时的他绝想不到,日后的他将在这样的生活中,漫漫无期限亦无目的地煎熬着。
  其时亏了有四个健仆护卫着,朱允炆才又渐渐地胆壮了,只是不知黄香菱瘗埋在哪里,朱允炆恐怕招摇,出宫时不曾带灯,王御史家倒是有,却又被他回绝了,这天晚上又没有月光,大家唯有在暗中乱寻。还是朱允炆敏慧,叫手下人只需找没树的新冢,且新冢的碑石肯定是白的,在黑暗中容易辨别。于是不上一刻工夫,居然找到一座新冢。朱允炆下马用手摸着碑上的字迹,上面整整齐齐地凿着“黄香菱之墓”五个大字。朱允炆不待摸毕,早已噗地跪在地上放声大哭了起来。
  两个吓得只顾了发抖的内监听见皇太孙朱允炆的哭声才从马背上抬起头来,慌忙下马来劝。朱允炆正哭得伤心,两个内监哪里劝得住。劝了一会儿,也只得陪着他垂泪了。那四个仆人都不知道不晓得冢中是什么样人,又不明白皇太孙为什么要深更半夜地跑到荒山野地来哭祭,所以四个健仆只是呆呆地发怔。
  朱允炆越哭越觉悲伤,直哭得力竭声嘶,连喉音也哑了,这才收泪起身,又向冢前拜了几拜道:“卿如香魂有灵,俺和你十五年后再见。”说罢,满眼含着泪,恋恋不忍离去。内监着急地劝道:“殿下如果挨到了天明,皇上知道了,奴辈的罪名可担不起呀!”
  朱允炆没法,上了马后还是一步三回头,直到那块做碑的白石在黑暗中望不见了,才打马怏怏地回去。
    ■ 皇太孙受罚
  王御史眼巴巴地在家等着,见皇太孙回来,便请他在府中暂住,朱允炆不肯,匆匆往回赶。三个人到了城门前,还了马匹,想要进城,那城门已关上了,经内监叫起城门官,验了进出的腰牌,就开城放三人进去。
  朱允炆和两个内监潜归东宫后,暗自庆幸人不知鬼不觉。哪知第二天早朝,王御史突然地上本,说皇太孙夤夜微服出宫,私往钟山祭坟。皇太孙身为储君,万一遇险,这罪谁人敢当?王御史又补充说明,皇太孙曾经过臣家,所以不敢不言。
  太祖阅奏,勃然大怒:“允这般轻狂,如何托付得了大事?”然后提笔就要拟废立的草诏。
  大学士吴汉忙出班奏道:“皇太孙自册立以来,并无失德,不应为些微小事,遽尔废立,令天下人惴惴不安,请皇上三思而圣裁。”一时群臣纷纷保奏,太祖也念着太子平日的德恭,不禁垂泪叹道:“即使诸卿不进言相劝,朕也心有不忍。但皇太孙年轻,荒业好嬉,宜警惩以使其自知悛改。”于是太祖下谕,贬皇太孙朱允炆入武英殿伴读三月,无故不得擅离。
    ■ 祖孙两人的泪水
  人是矛盾的,太祖是人不是神,所以他也是矛盾的,其时太祖在一面罚了皇太孙朱允炆,一面又生怕这个懦弱的孙子将来驾驭不了群臣,尤其是那开国的大将军,于是再次拔棘去刺。李文忠等两位老臣天假机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