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兴勃勃,便携了翠娥,令沐英为护卫,带侍卒十人,步行往灵隐寺而来。
  这时正是初春天气,微风习习,莺啼声声,西子湖边,果然是一派好景色。桃杏争妍,红紫竞馥;呢喃春燕,百啭黄莺;潺潺流泉,湾湾碧水;山头含翠,湖中满涟漪,高峰巉巉,层峦叠嶂;峻石崎岩,砑嗟峭壁;绿翳树荫,显出一片清幽;岚气云烟,更觉万点黛色。日光摇红萼,微风拂翠枝。看轻舟荡桨,玉笛声彻云霄,孤鹜齐飞,啼处几同塞北,春堤上俨如金带,露洲前雪练横空,湖亭中虹霓倒影,柳塘里几疑是桃源。
  朱元璋一边游赏着,不一会儿,就到了灵隐寺。寺中已撞钟鸣鼓,五百多个僧众身披着法衣,远远地拈香跪迎。灵隐寺的住持清缘和尚隆重地穿着宝藏大袈裟,戴上舍利金宝冠,亲自来引导着朱元璋随喜,随喜即游寺的雅称。
  一走进大雄宝殿,但见佛像尊严,殿宇宏敞,果然与别的寺院不同。朱元璋正和翠娥参拜佛像,忽见一个满身垢污的头陀走到朱元璋的面前高声道:“有缘是缘,无缘是孽,施主来做什么?”
  朱元璋随口地应道:“有缘非是缘,无缘岂是孽。你头陀懂得些什么?”
  那头陀哈哈大笑道:“有缘便合,无缘成孽。龙泉宝剑,犹染美人碧血,怎说不是孽?”
  朱元璋听了,猛地想起冰儿的事,不觉勃然变色道:“来人啊!快让他滚出去!”沐英忙过来把那头陀直推出寺门,住持清缘也来向朱元璋赔礼。可朱元璋被头陀一语道中了隐病,扫了的兴致再怎么也聚拢不起来了。
  不多日子,因为翠娥纠缠,撒娇撒痴地要见她兄长吴良。朱元璋便传谕花云、朱文逊、王鼎去太平调吴良、陈野先入京。不多几天,吴良、陈野先到了应天,朱元璋立即召吴良入内与翠娥晤面。兄妹相见,自有一番悲喜情景。只是陈野先听说调他回金陵,原来竟是为了吴良兄妹相见的小事,心里便老大的不悦,后来终于弄出一个大变端来。
  

第三章  冰美人血溅行宫(1)
隆重又烦琐讲究的称帝即位仪式后,朱元璋大封后妃大赐官爵,而他对于马皇后的态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仪式一个都不能少
  这时刘伯温等一班文武诸臣,又纷纷上表劝进,请朱元璋尊了帝号。朱元璋见四方归心,万众崇仰,也就不再客气了,什么“高搭墙、广积粮、缓称王”那些过去的正确决策也都该解甲归田了。于是,由国师兼太史官刘基刘伯温,选定了戊申的正月四日即皇帝位。又经学士陶安定了天子舆服,制冕旒衮服,朱履赤舄,一切的衣冠都照古代的帝王御制。
  到了那天,也就是被载入史册的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沐浴斋戒,准备登基。
  自然早在之前,就在南郊筑成坛,坛高三丈,按着三才;长四丈,按四时;阔五丈,按五行;上级三百六十步,名曰君坛;中级四百九十步,七七曰祖坛;下级一百九十步,九九为将坛;上圆为天,下方为地,中正为人;坛的四周,竖着二十四面赤帜;坛上分五方,东方属木,色青,插青旗十二面;南方属火,色赤,插赤旗十二面;西方属金,色白,插白旗十二面;北方属水,色黑,插玄旗十二面;中央属土,色黄,插黄旗十二面;三层上按八封竖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旗八面;又上列七旗是像北斗,北斗之对面立六旗,是为南斗;四边按二十八宿竖旗二十八面,顶分天干,凡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旗十面;顶下则为地支,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旗十二面;又设三皇位、五帝座,皇天后土,日月星辰雷雨风云,三山五岳,四海八方之神,及轩辕、尧、舜、商汤、周武之灵,历代圣君,皆列位坛上。坛下奏大乐,继以熙和之曲,文德之舞。那大乐的前面,立指挥奏乐的四人,叫做和声郎。
  朱元璋这时由文武百官扶持着上坛,先行祭天礼,台下奏大乐。又行祭地礼,奏太平乐。又行祭祖宗皇帝礼,奏社稷之乐。最后天子上座,受百官朝贺,是行君臣礼,台下奏中和之曲,晋德之舞。和声郎执戏竹,形似拍板,高擎在手里,那戏竹相离,乐即止奏。戏竹对合,乐乃启奏。又有乐工十人,分两旁立,舞郎十八人排列左右。太和之乐既奏,舞郎即起舞,作抚平四夷之舞。又作山川舞,雍穆舞。舞毕,奏皇帝离座乐,百官排班乐,行大礼乐、礼章仪制乐。到了这个当,礼官忽举策,左右的卫官各执静鞭,拍了三下,这时大乐骤止,台上台下,雅雀无声。礼官举仪,和声郎合戏竹,乐工奏细乐。丝竹管弦,按着宫、商、角、徵、羽五音杂奏,那乐声悠悠扬扬,令人神往。
  当下由太史官刘基刘伯温,宣读国号曰大明,建元曰洪武,改这年元顺帝二十八年为大明洪武元年。刘伯温又跪着代诵祝文道:
  维大明洪武元年,岁次壬辰,朔越四日乙亥,天下大元帅,皇帝臣朱元璋昭告于皇天后土,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天地神■历代圣君之灵曰:天地之威,及乎四海。日月之明,昭诸八方。风云之势,万物乃生。雨露之恩,斯民沾惠。伏以上天生民,俾以司牧,遂尔圣贤相承,继天立极,托临亿兆。昔者尧舜禅让,汤武吊伐,行虽不同,受命则一也。今焉胡之乱世,宇宙纷攘,四方有蜂虿之忧,百姓被蛇蝎之祸。群雄并起,豆剖河山,寇盗横生,瓜分郡邑。臣生于淮海,起义濠梁,提三尺利剑以聚英豪,统万众一心而救困苦。幸仗神灵之福,剿灭恶贯之东吴。乃托天地之威,尽殄祸害之北汉。为苍生无主,群臣拥戴。因黎庶鲜归,独勉其难。敬辟不世之基,即皇帝之位,恭为元首,谨治赤子。改元洪武,建国大明。从斯扫尽中原丑类,肃清华夏跳梁。一统乾坤,万年岁月。沐浴虔诚,斋心祈告,专求协赞永荷洪庥。尚飨!
  刘伯温读完了祝文,朱元璋和百官站起身来,到了坛的正中,由朱元璋率领着向天地祭祷。那台下的乐声又重复启奏,和声郎命奏中和之乐。乐声细细,和舒中含着英武,又歌唱其词道:
  

第三章  冰美人血溅行宫(2)
吴天苍兮穹窿,广覆载兮庞洪!
  建圜丘兮国之阳,合众神兮来临之同。
  念蝼蚁兮撼衷,莫自期兮感通!
  思神来兮金玉其容,驭龙鸾兮乘云驾风!
  顾南郊昭格,望至尊兮崇崇。
  歌罢乐止,群臣齐齐地三呼着万岁,和声郎又奏起回宫曲来。朱元璋缓步下坛,百官俯伏恭送。那坛下銮辇早已侍候着,甲士三十六人,抬銮辇的官监二十四人,前道甲士八人,肃道旗十二面,骏马二十四匹,甲士三十六人。虎豹旗各四面,象旗各四面,虎豹各两只前行,象六乘分左右列。甲士十六人分掌其职,又左右旗六十四面,日旗、月旗、青龙旗、白虎旗、云、雷、风、雨、江、河、淮、济凡旗八面。朱雀、玄武、天马、天禄、白泽旗共五面,金、木、水、火、土五星旗,二十八宿旗,熊罴旗、鸾旗、五岳旗,每旗一面,用甲士五人,一人掌旗,四人佩剑执弓弩护从。又龙旌风麾,流苏五辂,日月扇、青华伞、珠伞、黄罗伞,黄罗宝盖、华盖,曲柄黄伞、珠伞、大红宝伞、日月掌大掌扇、龙凤金日月流苏、金瓜、卧瓜、立瓜,羽葆幢、信幡、日月幡、龙头竿、隆引幡。以下便是金枪、银钺、剑、戟、刀、鞭、弓、矢、锏、锤、抓、仪刀、金刀、骨朵、金吾杖、仪锽氅、金氅、戈氅、銮仪凡是十八种,每种三件,各用甲士六人,统一百零八人。红衣甲士十六人,白衣甲士十六人,青衣甲士十六人,黑衣甲士十六人,黄衣甲士十六人,彩衣甲士十六人,绣金衣甲士十二人。随后黄罗宝盖四人。金水盆一,金踏脚一,金交椅一,金水罐一,金唾壶一,金唾盂一,左拂子二,右拂子二,金香炉一,金香盒一,校尉十六人,排列分执。又锦衣武装校尉二十四人,执弓弩列队。又金吾卫六十四人,各执着豹尾枪前后拥卫。最后是红纱灯十六对,紫金香炉八对,由内侍二十四人分执。
    ■ 封后妃、赐官爵
  其时香烟缥缈,朱元璋乘着銮辇回宫。于是将应天的兵署,暂时改为行宫。定应天府为帝都,分内外皇城;又着内务府发出国帑,大兴土木,建筑宫殿。洪武元年的八月,宫殿落成。因为朱元璋初践大位,万事都从俭。那宫殿建设只求雅观,不事富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