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朱由校在这帮老干部的簇拥下,离开了乾清宫,他们的目标,是文华殿,只要到达那里,完成大礼,朱由校就将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而那时,李选侍的野心将彻底破灭。

  当然,按照最俗套的电视剧逻辑,坏人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真实的历史也是如此。

  毕竟老胳膊老腿,走不快,很快,大臣们就发现,他们被人追上了。

  追赶他们的,是李选侍的太监。一个带头的二话不说,恶狠狠地拦住大臣,高声训斥:

  “你们打算把皇长子带到哪里去?”

  一边说,还一边动手去拉朱由校,很有点动手的意思。

  对于这帮大臣而言,搞阴谋、骂骂人是长项,打架是弱项。于是,杨涟先生再次出场了。

  他大骂了这个太监,并且鼓动朱由校:

  “天下人都是你的臣子,何须害怕!”

  一顿连骂带捧,把太监们都镇住了,领头的人见势不妙,就撤了。

  这个被杨涟骂走的领头太监,名叫李进忠,是个不出名的人。但不久之后,他将更名改姓,改为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魏忠贤。

  在杨涟的护卫下,朱由校终于来到了文华殿,在这里,他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成为了新的皇帝,史称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

  这就算即位了,但问题在于,毕竟也是大明王朝,不是杂货铺,程序还要走,登基还得登。

  有人建议,咱就今天办了得了,可是杨涟同志不同意,这位仁兄认定,既然要登基,就得找个良辰吉日,一查,那就九月初六吧。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

  今天是九月初一,只要皇长子没登基,乾清宫依然是李选侍的天下,而且,她依然是受命照顾皇长子的人,对于她而言,要翻盘,六天足够了。

  然而杨涟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就在他即将步入深渊的时候,一个人拉住了他,并且把一口唾沫吐在了他的脸上。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左光斗。

  左光斗,字遗直,安徽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现任都察院巡城御史,杨涟最忠实的战友,东林党最勇猛的战士。

  虽然他的职位很低,但他的见识很高,刚一出门,他就揪住了杨涟,对着他的脸,吐了口唾沫:

  “到初六登基,今天才初一,如果有何变故,怎么收拾,怎么对得起先皇?!”

  杨涟醒了,他终于明白,自己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皇长子还在宫内,一旦李选侍掌握他,号令群臣,到时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但事已至此,只能明天再说,毕竟天色已晚,皇宫不是招待所,杨大人不能留宿,无论如何,必须等到明天。

  杨涟走了,李选侍的机会来了。

  当天傍晚,朱由校再次来到乾清宫,他不能不来,因为他父亲的尸体还在这里。

  可是他刚踏入乾清宫,就被李选侍扣住了,尸体没带走,还搭进去一个活人。

  眼看顾命大臣们就要完蛋,王安又出马了。

  这位太监可谓是智慧与狡诈的化身,当即挺身而出,去和李选侍交涉,按说被人抢过一次,总该长点记性,可是王安先生几番忽悠下来,李选侍竟然又交出了朱由校。

  这是个很难理解的事,要么是李小姐太弱智,要么是王太监太聪明,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李选侍失去了一个机会,最后的机会。

  因为第二天,杨涟将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

  九月初二。

  吏部尚书周嘉谟和御史左光斗同时上书,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宫。

  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战略,因为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只要李选侍搬出去,她将无法制约皇帝,失去所有政治能量。

  但要赶走李选侍,自己动手是不行的,毕竟这人还是后妃,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经过商议,杨涟等人统一意见:让她自己走。

  左光斗主动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彻底赶走这个女人,他连夜写出了一封奏疏,一封堪称恶毒无比的奏疏。

  文章大意是说,李小姐你不是皇后,也没人选你当皇后,所以你不能住乾清宫,而且这里也不需要你。

  然后他进一步指出,朱由校才满十六岁,属于青春期少年,容易冲动,和你住在一起是不太合适的。

  话说到这里,已经比较露骨了。

  别慌,更露骨的还在后面。

  在文章的最后,左光斗写出了一句画龙点睛的话:

  “武氏之祸,再现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所谓武氏,就是武则天,也就是说,左光斗先生担心,如此下去,武则天夺位的情形就会重演。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句非常过分的话,那你就错了,事实上,是非常非常过分,因为左光斗是读书人,有时候,读书人比流氓还流氓。

  希望你还记得,武则天原先是唐太宗的妃子,高宗是太宗的儿子,后来,她又成了唐高宗的妃子。

  现在,李选侍是明光宗的妃子,熹宗是光宗的儿子,后来……

  所以左光斗先生的意思是,李选侍之所以住在乾清宫,是想趁机勾引她的儿子(名义上的)。

  李选侍急了,这很正常,你看你也急,问题在于,你能咋办?

  李选侍想出的主意,是叫左光斗来谈话。事实证明,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因为左光斗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是御史,天子召见我才会去,你算是个什么东西(若辈何为者)?”

  九月初三。

  左光斗的奏疏终于送到了皇帝的手中,可是皇帝的反应并不大,原因简单:他看不懂。

  拜他父亲所赐,几十年来躲躲藏藏,提心吊胆,儿子的教育是一点没管,所以朱由校小朋友不怎么读书,却很喜欢做木匠,常年钻研木工技巧。

  幸好,他的身边还有王安。

  王太监不负众望,添油加醋解说一番,略去儿童不宜的部分,最后得出结论:李选侍必须滚蛋。

  朱由校决定,让她滚。

  很快,李选侍得知了这个决定,她决定反击。

  九月初四。

  李选侍反击的具体形式,是谈判。

  她派出了一个使者,去找杨涟,希望这位钢铁战士会突然精神失常,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相信她是一个善良、无私的女人,并且慷慨大度的表示,你可以继续住在乾清宫,继续干涉朝政。

  人不能愚蠢到这个程度。

  但她可以。

  而她派出的那位使者,就是现在的李进忠,将来的魏忠贤。

  这是两位不共戴天的死敌第一次正面交锋。

  当然,当时的杨涟并没有把这位太监放在眼里,见面二话不说:

  “她(指李选侍)何时移宫?”

  李进忠十分客气:

  “李选侍是先皇指定的养母,住在乾清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杨涟很不客气:

  “你给我记好了,回去告诉李选侍,现在皇帝已经即位,让她立刻搬出来,如果乖乖听话,她的封号还能给她,如果冥顽不灵,就等皇帝发落吧!”

  最后还捎带一句:

  “你也如此!”

  李进忠沉默地走了,他很清楚,现在自己还不是对手,在机会到来之前,必须等待。

  李选侍绝望了,但她并不甘心,在最后失败之前,她决心最后一搏,于是她去找了另一个人。

  九月初五,登基前最后一日。

  按照程序规定,明天是皇帝正式登基的日期,但是李选侍却死不肯搬,摆明了要耍赖,于是,杨涟去找了首辅方从哲,希望他能号召群臣,逼李选侍走人。

  然而,方从哲的态度让他大吃一惊,这位之前表现积极的老头突然改了口风:

  “让她迟点搬,也没事吧(迟亦无害)。”

  杨涟愤怒了:

  “明天是皇上登基的日子,难道要让他躲在东宫,把皇宫让给那个女人吗?!”

  方从哲保持沉默。

  李选侍终于聪明了一次,不能争取杨涟,就争取别人,比如说方从哲。

  因为孤独的杨涟,是无能为力的。

  但她错了,孤独的杨涟依然是强大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都留存着一个信念:

  当我只是个小人物的时候,你体谅我的激奋,接受我的意见,相信我的才能,将你的身后之事托付于我。

  所以,我会竭尽全力,战斗至最后一息,绝不放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