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青海默默的算着张卫的动作。对于张卫,他是信服的,但对于一下爬到自己头上的李锦江,他虽然也佩服李锦江的能力,但在心中却不怎么服。
因为,从他的角度来说,李锦江太嫩、太不老成,在政治上太过于幼稚了。而以这么一个带有颜色的眼镜去看李锦江,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好的。即使李锦江有些地方让他无话可说,但往往而会让他在心中用一个“他也就是会这么一两手”,就一笔带过了。
但对于张卫,他的印象一直都是极好的。因为张卫从第一眼,给他的印象就是成熟、稳重、有能力,续而肯干、工作有方法、对人量才适用,再接着……总之,好的都是好的,坏的嘛……就如刚才,这个动作放在李锦江身上就是浮躁、不稳重,但放在张卫身上就是“人性化”、“亲切”……
因此,孙青海在一开始分配的时候,就为自己能够在张卫手下叫好,而与之关系比较密切,都是一样为李锦江一系人所“排挤”的姚立江等人,则不得不叹着气被分到了李锦江这一块。
当然,这里所说的“排挤”则是他们的看法,李锦江以及与李锦江臭味相投的人,倒反不是那些对于政治很敏感的人,虽然知道姚立江他们与自己不睦,但也没有往深层次的想,更没有那种所谓的“排挤”的做法。
战士们的眼光是雪亮的,谁会关心战士,谁肯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谁能够真正了解战士的疾苦,这些战士们都会看在眼里。因此,有了什么事下面的战士当然就不会向姚立江这一些人报告了。都是千方百计的向关心他们的,姚立江等人认为是李锦江一系的干部汇报、请示,这就造成了姚立江等人所认为的“排挤”。
但姚立江等人虽然在这些方面上缺乏大众支持,但就其本身而言,能够在团一级领导岗位上干,就肯定是有一定的本事的。李锦江不敢启用,怕他们使坏,张卫就没有这种顾虑。
因此,这些人张卫尽量的调到了自己手下,并把他们任命为了一些部门的负责人。孙青海就是这么一种状况,获得了能源部门的管理权。
这是张卫根据他们的能力对他们进行的任命、使用。但是,和李锦江不同的,张卫并没有那种近乎于玄异的直觉,因此,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根据能力进行的人事任命会带来多大的麻烦。
张青海作为一名经受过后世的现代化教育,并真正掌管过一团之众,有着实际的管理经验。这不能说他没有能力,关键在于,他的能力虽然有,但20XX年那时的官僚制度,对他不免有了影响。
对于张青海来说,手下的工人不过就是一个数字,一个和产量一样的数字。只要煤矿矿井不出大事故,没有重大的伤人事件,在这个没有相关法律依据的时代,根本就不必要顾虑太多。
此刻,在看到张卫为之苦恼后,张青海也没有说什么。他在内心里,对张卫的定位,就是一名比自己在各方面要优秀的领导,一名值得他追随的领导!因此他暗暗下决心,打算要加强生产,作出一点成绩来给张卫看看,也把李锦江一系的人给比下去。
抱着这个思想,开完会后,张青海就开始下令,把矿井的一些为了安全,但却使得煤炭产量会有所下降的设备给拆除,同时不顾一切增加了下矿井的工人人数,以寻求更多的产量。
知道一些矿井安全知识的战士只有两人,是曾刚和莫家增,他们负责进行煤矿工人的岗前培训。他们发现了问题的时候,是忽然发现参加培训的矿工怎么忽然减少了,只剩下寥寥数人。
感受到奇怪,莫家增就出了教室,本打算向矿工们打听,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令他惊讶的是,他居然听到有民工说,矿井上没有参加过安全培训的人员也可以下井挖煤赚钱,这样,参加矿工岗前培训简直就是费时费力,还不如直接去矿井干活来得快。
这时,曾刚和莫家增才知道了张青海的安排,于是大惊,顿时找到张青海试图劝阻。但是思想已经官僚化的张青海认为,自己已然是此方面的负责官员,就该有相应的官威,朝令夕改是不行的,靠别人的劝告来修正更是不能容忍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青海如何肯为两名战士的劝阻而停止自己的政策。屡劝不听之后,曾刚与莫家增只能按照张卫一直以来安排的,直接向张卫进行了汇报。
而此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张卫正在忧心资金的问题。根据地的建设铺开的面太大了,并且至今都只有进没有出,原来收缴的资金眼看着一天天的少下去,已经所剩不多了,按照预算,最多一个月就要断绝。听罢两人的汇报,张卫大惊,资金的问题顾不上了,立即随着两人急匆匆的向根据地煤矿矿井赶去。
此刻,却已经晚了。前一天张青海拆除那些安全设备,经过一个晚上,矿井已经变得极其的危险,而第二天张青海又增派了人员,尤其是那些没有经过曾刚与莫家增培训的民工,这些人如何会知道矿井必须注意的东西!
有一组四名民工在矿井中觉得黑,于是在上午出来后,下午再下井的时候,就自己私自带了一盏煤油灯下去。
在煤矿矿井中点火,是大忌!经过培训合格拿到上岗证书煤矿工人看到了,肯定会制止,但由于民工下得早,一吃过午饭三个人就下去了,其他煤矿工人没有看到。
民工中有一人迟了点,与煤矿工人一起准备下井,下井前,这名民工炫耀的向着那些持有上岗证的煤矿工人说道:“阎斗金,你们挖得快也别拽,等到下午老子就会比你们还要快!”
那位名为阎斗金得煤矿工人还没觉得什么,另外一名警觉性比较高的煤矿工人就觉得奇怪了,这些民工今天上午才刚开始下井,如何能够这么快就熟手,会挖得比自己这些已经干了半个多月的人还要快?
于是这名煤矿工人就仔细的询问其缘故,而这名喜欢炫耀的工人在几次套问之后,也忍不住得意洋洋的说出了他们几个民工的秘诀:“我们带了灯下去,这回够亮了还能挖不快!”
煤矿工人中顿时有数人大惊,问清确有其事后,一众人等赶紧向矿井外跑,辛好矿井还没挖多深,众工人两下就跑了出来。
还没站定,民工还想问问为什么要这么急扯自己出来,此时忽然感觉脚下一阵震动传来,与之几乎同时的,是“隆”一声闷响传来,矿井还不深,冲击波也立即传到了,站在矿井附近的几个工人都被冲击波给推了一下,倒在了地上。
此刻,民工的脸色方才变了。虽然他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要跑出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很明显的,里面已经发生了什么,而且恐怕还不是小事!
此刻,张卫与曾刚、莫家增等人正在向矿井赶来,途中忽然觉得地面震动了一下。几人停下了脚步,张卫与曾刚、莫家增三人对视了一眼,都相互从对方眼中看到惊骇的神色。顿了一顿,几人又立即拔腿,以更快的速度向着矿井跑去。
进入矿区,远远的,就看到沿着一个矿井口围着一大群人。出事是定了的,现在就要看看究竟有多严重了。张卫与曾刚、莫家增等几人分头询问,在人群中花了一点时间之后,找到了这个矿井的管理员。
这是张青海任命的矿井管理员,名叫阎大山,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和着几个工人在搬手动鼓风机。曾刚把它叫了出来,向他仔细询问了矿井出事时的情况。很明显,这人已经接受过曾刚与莫家增的岗前培训,相应的素质还是有的,迅速的报告了矿井当时的情况,说出了张卫等人最需要的详细情况。
这边曾刚在询问矿井当时的情况,莫家增就去寻找当时离现场最近的那些工人询问情况,张卫则赶紧安排身边的战士去其他矿井通知停止作业,还派了一名战士火速回到营地去取氧气筒防护服等装备,再过来的时候就开吉普车送过来。
很快,张青海也赶了过来,看着一脸铁青的张卫,他没敢再说什么,而张卫考虑到影响不好,也忍了下来,没有当场斥责他。
很快,手动鼓风机搬了回来开始向洞内送风。数分钟后,想到矿井反正还不深,已经急不可耐的曾刚等不及氧气罩与防护服送过来,就与另一名战士用湿毛巾捂住嘴,尝试先行进入矿井探路。
张卫没有阻止,曾刚家原来是煤矿上面的,耳濡目染加上他又刻意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应该知道矿井内存在的危险情况,并会采取相应的方法应对,如果实在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