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折1927-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太平洋战争能够打得久一点就好了。想到这里,李锦江不禁眼前一亮:对于当时侵略中华国,却陷入了中华国这个泥沼里的小日本来说,太平洋战争之所以败得这么快,就是因为小日本在全面侵略中华国后,非但不能从中华国得到所需的足够物资,反而在中华国战场被拖住了大量的部队和资源。两线作战的结果,导致了小日本的迅速败亡。
  对于此,李锦江当年就写过一篇很受争议的论文,他认为,珍珠港的被袭,很大的可能是美国政府放任的结果。因为,在当时的南洋,是英法等老牌帝国的利益地,美国虽然有涉入,可是大大比不过英法等老牌帝国,无法获得足够地利益。
  因此,美国就任由小日本发展,任由小日本挑衅,并放任小日本袭击了自己的军港,让小日本看到在太平洋一地已经没有了足够威慑它的力量,从而放手去攻打南洋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地,等小日本拿下来了,美国再打过来。那样,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就不能有什么意见了。而小日本由于两线作战,它的败亡是肯定的,美国根本就无需担心小日本坐大。
  其实,小日本国内当时也有两种意见,一是陆军部彻底占领中华国的意见,一是海军部直下南洋的意见。陆军部看到了中华国的内乱,可是,却没有看到中华国的民族对外的一致性,低估了中华的抗战决心,因此一力主张灭亡中华国,从中华国获取足够的资源。
  海军部出于最终下南洋获取足够的资源的目的,同时也认为以小日本一个岛国,可以打败中华国,但是难以占领中华,因此主张以笼络中华国为主,武力威慑为铺,主要战略应该是直下南洋。
  两者的分歧,最终陆军部获得了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国的军队太弱,日本在历次与中华的战争中,都是屡战屡胜,一步步的获得了足够的利益,并占领了长城要塞等一系列的战略要地,打开了通向华北的门户。
  如果,在淞沪事件中,中华国的政府没有扯自己部队的后腿,国内表现的坚决一点;此后,小日本侵占热河的时候能够坚决有力的还击,打败小日本并大量消灭了小日本的有生力量,让小日本感到中华国的部队不是那么好捏的;然后,再铺以外交手段,在资源问题上给予小日本一些甜头,小日本国内就很有可能就会轮到海军部占上风,小日本的全面侵华就不可能开始。这样,也就避免了小日本两线作战的迅速败亡。
  如果太平洋战争中,小日本能够撑上多几年,我们就多了几年发展的机会。可是,在当前我们该怎么做才符合这个大的战略方向呢?当前我们又怎么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呢?李锦江在思索着。他的想法往往是不拘一格的,可是,凭他对张卫和师里大多数人的了解,他所想出来的一个个方法,又被他否决了。
  其实,很多方法,是在李锦江的内心就产生了抵触。因为,他知道以此时的中华国,如果没有中华GC党,那么以GM党的路子,中华国内军阀体系难以一统,迟早一样会引来小日本、美国的侵入,或者在经济上依赖小日本、美国,最终成为了小日本、美国的附庸。
  这是任何一名有志向的中华人都不能接受的!
  干脆,还是我们取代前人,成为新中华国的领导者吧!
  李锦江如是想到。那样,自己和张卫是绝对不会犯上那些党内的错误,而且,到时候,国家管理者中就将还会有第九数字化师的干部战士。到时,以他们超出现在的人近个世纪的学识,中华国的建设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可是,怎样能够让张卫接受自己的观点呢?自己又该怎么发展自己呢?……思索间,李锦江忽然感到飞机一震,抬头一看,却是已经回到了师里。
  刚回到指挥部,便见到张卫心急火燎的迎了上来,道:“5分钟前,在80公里许的位置发现一支部队,正在向我们这个方向过来,自动识别系统没有应答,无线电呼叫没有反应,无法确认对方身份,而且……”张卫犹豫了一下,“对方的穿着、武器都非常奇怪,仿佛是30年代旧式部队的装备。作战你比较在行,你看看怎么回事吧!”
  心中早有定计,李锦江一听当即知道是怎么回事,描了一眼后,李锦江不慌不忙的道:“以他们的速度,至少要过五个小时才能对我们产生威胁,先不要理会,我这里现在正有一些紧急情况,需要我们立即研究讨论。”
  说着,他拿出了昨晚破译出来的几份电报说:“这些是昨晚收到的电报。这一份电报,是汪精喂电令张发奎迅速剿灭广州新成立的赤匪组织;这是英国驻广州使馆命令它的军舰配合张发奎向苏维埃政府进攻,上面还写明必需时可以采取必要的行动;这几份是张发奎、黄绍宏、陈炯铭等商量停战先对付苏维埃GC党的联系电报……看了这些,我昨晚还认为是密码翻译机出错,看来,这有可能是我们研究我们所在的一大线索。你自己看看!”
  张卫接过电报,看罢,迟疑道:“这、这是不是谁在恶作剧?”他看着李锦江的神色,“这不是真的吧?!”
  李锦江不禁苦笑道:“我也希望这是恶作剧的。可是,有太多的疑点……或者说,是有太多的证据了……你过来看!”他将战场局部态势显示器一转,远程无人侦察机传回的实控摄像显示了出来,只见天地一片苍茫,白山黑水正在迅速的更新着。
  他指着屏幕说道:“你看看地面上,没有一根电线杆!你看看公路网络,没有!你看看这架,应该是在太原,你看看太原是什么样子;你再回头看看这架,看里程计数器,现在应该接近北京了。你看北京附近是什么景象!”
  远程无人侦察机靠近了目标,自动开始了巡航侦察,北京城的城墙历历在目,那古老的,原来不该存在的一个个“历史”古迹纷纷闪现在众人面前,张卫和参谋处的参谋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李锦江苦笑着看着他们惊讶得合不拢的嘴,他自己当初想到此节的时候,也是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自己毕竟还年轻,脑筋还没有僵化,现在就看看他们能不能接受了。
  还是张卫反应得快一些,参谋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张卫已经醒悟了。只见他走到电脑前,调动了两架无人侦察机,使用侦察机对前面发现的部队进行抵近拍摄。相片当即传了回来,张卫招招手,李锦江明白他的意思,连推带拉的把几个还在发楞的参谋推了上去,和张卫一起分析这支部队的情况。
  按李锦江的观点,这样的一支部队完全不堪一击。
  这不单是说这支部队的装备太差——把相片放大后,这支部队大约四五千人,没有汽车,没有火炮,重机枪有九挺,好像是以前马克沁水冷机枪,其余武器多数是很老式的步枪,看样子是非常老式的步枪,不要说自动步枪,就连半自动步枪都不算。
  部队的素质也非常之差——部队分成几路纵队一字排开,拉得很长,没有警戒,没有预警系统;队形散漫,相互之间不能形成火力支援;看部队行走的姿态,士兵士气不高,素质低下,行走间没有一点戒备心。
  这样的部队,不但李锦江、张卫摇头,在场的参谋也摇头不止。李锦江指着这支部队道:“大家看看,难道这是在拍电影吗?”
  此时,帐篷外的一声报告,将惊呆了的众人惊醒了过来,随着李锦江一声进来,师属侦察连连长秦一鸣带了两个战士,押着一个打扮的就像解放前的土财主的人走了进来。
  ——由于第九数字化师的各项工作基本上都是李锦江负责的,那位TZD出身的师长虽然名义上是师长,可他总算知道自己的斤两,在第九数字化师中基本上只负责签字通过,其他的日常事务概不过问,全部由李锦江处理。
  因此,第九数字化师的全体官兵基本上都知道,李锦江才是这个师的事实师长,日常有什么事先找李参谋长,不然,找了师长还得等师长向李参谋长“咨询”了,才能得到答复,甚至,有时还会被师长发火赶出来找李参谋长。
  因此,秦一鸣一进来就习惯的就向李锦江报告,然后说道:“报告参谋长,侦察连抓到一名可疑人物,他带着几个人鬼鬼祟祟的居然拿几支老古董步枪打我们的战士,战士们把它抓了起来,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居然说是误会,说什么把我们当成了赤匪,还说什么要拿几百块大洋出来,慰劳慰劳‘国军’的弟兄,支持消灭赤匪……”
  这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