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折1927-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说道这个问题,岑剑锋就显得有些气愤:“我怎么不想回家乡去工作,可是,我家里没有关系,快毕业了其他同学早就有了安排,我家里都还在为我的问题发愁!”他咽了一口口水,“本来我想干脆到外地的合资企业,或者外商独资企业打工的,后来看到了部队的海报,想到在部队干个###年,就可以转业回县城了,那时也才三十出头,正好。就报了名参军,后来就到了这个年代来了。”
  李锦江也有些默然,岑剑锋说的也正是那个年代的现状。只要有关系,即使再没有能力的人,也能够混到政府去捧个公务员的铁饭碗。而有能力、有专业知识的,却往往不能获得这个机会,最后只能无奈的流向那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流失去了。
  李锦江也有一个同学,是学电脑专业的,在那时政府大力普及电脑管理、自动化办公,正缺这方面的人才的时候,应该是很容易进入政府部门的。可是,由于没有关系,虽然公务员考试名列县城第三,1米80的个头身强力壮谈吐合宜,面试的时候却被评为不合格,最后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完全门外汉的某县局领导公子,坐上了那个岗位。
  这还不算离谱的。更离谱的,那些正规警察院校里毕业的学生,居然也在面试时被卡了下来。最后,那些坐上他们的岗位,负责人民安全的人,居然是师范非体育专业的、什么电子工业大学的、什么XX省大学的,最离谱的,甚至还有XX艺术学院的嘀嘀娇女。
  在06年就有这么一个事件,几个警察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做了几年的治安巡防员连老婆都娶不起之后,狠下心来,自己走上了黑道,去做案子。由于他们系统的学过一整套的邢侦技术,作案的时候根本就不留下有价值的线索,即使现场留下痕迹,往往也是将侦破引到歧路上去。
  最后,还是由于其中一人不忍心伤害人命,才使得一系列案子大白于天下。而不等公安机关动手,这些人就利用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东西逃之大吉,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其中一人还使坏,将他们的遭遇以及怎么走上这条黑路的历程,寄到了中央电视台、该省电视台、凤凰卫视、南方周末报等媒体,大大方方公之于众,引起公众一片哗然。
  当然,最后此案成了公安部督办的,唯一一起没有人命的、案件本身影响不大的案件,也是唯一一起在IC身份证普及之后,几个犯案人员连一个都逮不到的案件。
  看着这位在原来那个时代受不到重视与重用的人才,李锦江陷入了沉思。很明显的,是由于当地政府的官僚操作,以及制度上的不健全,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出现。官僚腐败,李锦江没有信心能够彻底杜绝,要保证人尽其用,就必须让人才从学校一毕业,就到他该到的岗位上去。
  而这样,又有可能出现以前八、九十年代出现的那种毕业包分配,考进大学混完几年混工作的情况。这就必须改变象过去那样严进宽出的局面,改为宽进严出!本来就是,教育,应该是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受的,不应该看出身和关系。至于你享受之后,能不能获得毕业,那么就要看你的努力程度,即使你是誰的儿子也一样。
  限制应该在出去的关卡上,防止那些不学无术、没有学到本事的人到政府机关、国家企业那里去浪费国家粮食。而不应该在学费、生员之上采取太多的限制性措施。省下十元,其他方面多花了一百元,这样的结果,谁都知道是亏的。可是同样的实例换到真实环境中,如在教育上省十元,其他方面多花二十元,这样的结果,就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出来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而20XX年中华国的事实,就是如此!
  这样,必须变革!
  如果一个肯努力的人,即使他家钱不多,即使他基础不是很好,很多时候都是跳级上来,没有学过那些没有用的废物课程。可是,如果他能够在某一方面钻研并取得好成绩,那么就是博士、硕士都应该加到他的头上,而不应该搞个门门75以上获得学士什么的东西。
  要知道,200X乃至20XX年那时,即使是大学都一样有不合理的课程!
  就像英语,许多对英语不感冒(因为国内本来就没有学英语的大环境)的人才,就因为非要学会这个什么的英割立鼠,导致其可能在某一方面会取得的成就,被那些死记烂背被荒废掉了。
  李锦江当年也是花了大力气学了一肚子的英语,可是最后他发现,除了一些特定的场合,他的英语根本就用不上!甚至,即使他花了再多的力气,由于没有英语的口语环境,他的英语口语蹩脚得根本就无法交谈。
  李锦江没有发现,他任由自己的思路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奔驰,他前面的这三个手下就晾在那里了。
  对于军长的忽然走神,这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以前所有战士都知道,参谋长总是在遇到一些情况后,忽然就会有了奇思妙想。然后想上许久之后,不是叹上几口气,没有一点东西出来,就是一拍某物(千万不要在军长走神的时候呆在他身边一个较低的位置),忽然搞出许多好的东西出来。
  参谋部的参谋都习惯了李锦江这种奇怪的行为,也知道凡是某一方面天才的人,在其他一些方面必然就是蠢材!还知道李锦江一般也不会想上多久,脱缰的马就会回厩吃草了,人也就拿出或不拿出东西来了。所以,李锦江旁边的人都知道,到了这个时候,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或者泡上杯茶等着看什么“麻婆还魂”。这可是难得看到的现实版鬼片!
  好半天李锦江才意识到自己前面还有三个人,面对这位以前怀才不遇的人才,李锦江同意了他的看法,就让他去具体负责清理部队实际参与经营的项目;粱华负责找人合作开发养殖场,部队以技术、资金、场地方式参股,具体经营就由合作者进行,今后部队将以市场价收购猪肉;廖育章继续负责部队的蔬菜生产基地,不过要开始考虑承包和扩大经营的问题,现在生产的大棚蔬菜可是独家垄断的,李锦江还想用这些蔬菜先期从武汉圈点资金回来。
  赶走了面前的三人,李锦江又陷入了沉思当中。关于教育与体制,在2012年的时候,还是暴露了许多问题的,有时候也不能单怪一些单位不想要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试教育,导致了许多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虽然有专业知识,却无法与现实的体制接轨起来。一个笨笨的,做工不知道怎么做的人,谁都不会想要的。
  这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在教育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不到位,二是有些单位确实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把明明该按理论操作的事情,扭了个弯,曲折起来做。
  教育上的指导不到位,那还好办。在学校教育之外,加强实习,让大学生们以实习的形式,在暑期参与工作实践,将毕业之前,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进行为期至少一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单位将视工作情况,发放一定的工作报酬,同时,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负责,如实填写实习情况,学校也就将根据实习情况决定能不能让学生毕业。
  单位违规操作的情况,那就复杂了!李锦江想理出一个头绪来,可他从没有在外面单位呆过,没有真正的了解,就不能作出什么决定来!想了半天,李锦江还是放弃了对那些单位的指手画脚。算了,还是在大的方面上加强管理好了。李锦江心中想到,只要严格象国外2012年那样,建立完善的会计结算和健全各种监督制度,不能以什么不合国情而不去健全、完善,那么单位违规操作才能渐渐减少甚至杜绝。
  此时,一声报告打断了李锦江的思路,李锦江抬头一看,是马彪。马彪进来,敬了个礼,道:“根据地逮捕了一批鬼鬼祟祟地人,他们自称是中华GC党中央特派员……”
  李锦江不禁大惊,腾地就站了起来。
  

二十九
自从上次马彪关押了黄麻特委和湖北省委的同志而不报告,被李锦江责备几句后,自知确实有错,马彪一直躲着李锦江。李锦江也不以为忤。此刻马彪能够来找李锦江,李锦江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却没料到是这么大的事情。
  由于自己确实不是这个年代的,更不是LDZ同志的“门生”,李锦江一直对于此时的中华GC党中央有种畏惧的感觉,很怕和这些革命“前辈们”打交道。这是一种心虚的心理,即使李锦江已经在各个方面做好了周密的安排,李锦江在心中还是存在恐惧,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