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折1927-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名三十许的中年人,脸上有着一股沧桑的感觉。他好不耐烦的白了他一眼,但还是耐心的解释道:“你没有看到县政府前面的告示吗!这里全是一个乡的乡民,今天就审这个乡的几个土豪、劣绅。明天又审下一个乡的土豪劣绅,就是下一个乡的来了,这样岔开了这里才容得下人。难道,你是外乡的?”
  李锦江赶紧陪笑道:“我是从外地来的,听说这边革命了,过来看看有什么事做。”
  中年人仔细的扫视了他全身上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随即又面色如常,回答道:“原来是这样,你来找什么事做啊?”
  李锦江看到了他眼中闪过的那一丝诧异,他知道,或许有点什么问题了。不过,李锦江想,有什么问题似乎也没什么可怕的,在自己的底盘上,难道还会出什么问题吗?加上好奇心一起,仗着艺高人胆大,李锦江与他聊了一会找事做的事情后,随着他走出了人群,去看看那所谓的“工作”。
  两人走到了会场边上,旁边有两名战士带着两个本地的民兵模样的人在维持秩序,中年人带着李锦江走近了过去,然后忽然一把抓住李锦江的手,大喊道:“有奸细!这里有个奸细!”
  李锦江措不及防,愣了一愣,等他反应过来,那两个战士早已经端起了枪对准了他。李锦江不敢动了,有一名战士的手上端着的是06式步枪,这种步枪是95的改进型,统一采用了原来给机枪使用的机枪弹,在这么近的距离上,自己这件防弹衣可防不了穿透。
  一种窝囊的感觉油然而生,无奈,李锦江只得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手中并没有武器,待战士们走近后,再掀开毡帽,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
  旁边的那中年人还在兴高彩烈的,等待着战士们将这个奸细抓起来。但是,事实要令他失望了。
  这两名战士愣了一愣,低呼了一声“军长”,而后,两人与李锦江点了点头,随即就拉着旁边的两名民兵走了回去。对这名可疑人物再也不闻不问。
  “军长”!已经松开手站到一边的中年人愣住了。他早就听说过这支部队是一个军的,军营就在城外,但是,军长似乎还从来没有露过面。这名看起来象奸细的人,难道就是……
  刚才中年人的一声呼喊,旁边的许多人都望了过来,李锦江尴尬的脸上不知道什么表情才好。化妆成这样,还被人看了出来,并被“检举揭发”了!
  不过李锦江马上就反应了过来,看到中年人在旁边发楞,一把拖着中年人就走,他还想了解清楚,自己到底什么地方有问题,为什么中年人一看到自己就会把自己当成奸细?
  转过一个转角,后面的人都看不到这边了,李锦江停下了脚步。他看了看身边的中年人,中年人正用一种崇敬的、目光看着自己,显然已经想到了自己的身份。李锦江一阵头痛,这下自己恐怕要大费一番口舌了。
  李锦江想了解清楚,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有破绽,让中年人一眼就看出问题来。但是,现在李锦江才知道了,一个感恩戴德得中年人的罗嗦。
  中年人一直都在说着感激李锦江的话,有些话甚至重复三遍乃至五遍了,都还在喋喋不休的说着,一个词甚至翻来覆去的说到十遍以上。李锦江不禁想,你不会拍马屁就别拍嘛!这样下去,恐怕马屎都要被你拍出来了。加上中年人更是不断的邀请李锦江到他家做客,让李锦江不胜其烦。
  终于,问清了自己那里出了问题之后,李锦江立即摆脱了中年人,从那简直就是在抓着自己的双手下挣脱了出来,以公务繁忙为接口,还一本正经的详细问了中年人的地址,屋子所在的方位,怎么能够找到他家,并保证了今后有空一定考虑登门做客,然后,前脚一走,李锦江立即将刚才问到的东西全丢到脑后去了。
  开什么玩笑!我一个人去你家,万一是摆个圈套让我钻进去,那么我不就壮志未酬身先死了嘛!有空,那是有空再考虑。至于考虑的结果,无论去与不去,都不能算违背自己的话。
  这么一来,李锦江也无心再去看徐炳权是怎么审的,高音喇叭将公审会场上的一切远远的送了过来,光是听就知道,这个公审和以前90年代的严打没什么两样。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这些东西或许新鲜,也起到了宣传展演作用,但对于中学时就经常由学校组织看公审,对这种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活动,早就不感兴趣的李锦江来说,太没有新意了!
  中年人叫温得宝,是县城里卖杂货的,过去没少受当兵的和地痞的盘剥,生意虽好可生活根本就好不起来,因为利润都被盘剥掉了。后来这支队伍来了之后,再也没有兵什么的来盘剥自己,连街上的一些地痞流氓这几天也慢慢抓了起来,并鼓励他们开展工商业。
  买卖的环境与平时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秩序好了,生意自然也就越来越好,温得宝家里破天荒的有了几个铜板的存款。眼看着生活会越来越好,他也打从心里感激这支队伍。因此,在发现了李锦江这个可疑人物后,他立马想到了要检举揭发。
  虽然,温得宝让李锦江观看公审的计划泡了汤,但李锦江从这里也了解到了根据地建设的一些现状,李锦江对他倒没有什么怨愤之心。现在,李锦江终于知道,自己的破绽原来是鞋。
  衣服“借”了有,但鞋李锦江可忘了“借”。一身30年代的工人打扮,脚下却是一双高档皮鞋!一双30年代一般人家家里绝对见不到的高档皮鞋。还是军用高档皮鞋呢!李锦江不禁自嘲道。这样的一个“工人”,别人看到了不起疑心就怪了。
  看来自己以后要出来“微服私访”,至少也要到田间地头、厂房矿区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把自己那些21世纪的气质磨掉了才行。那么,今后就应该考虑到一些小店铺去打打工,体验一下生活了。李锦江在心中默默的盘算着今后的大计。
  上位者如果不了解下面的情况,光凭手下的反映,很容易作出错误的结论,从而下达错误的命令,导致国家的重大损失!这点,李锦江深有体会,以前的50、60年代的大生产、合作社,70年代的文化革命,都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作为一名拥有了21世纪学识的人,李锦江不想再犯这种错误。
  而要能够亲身去接触了解,恐怕就只能是在不惊动地方的情况下,悄悄到基层去了解,而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千万不能恋战以至于走漏风声。一边构思着今后如何偷偷摸摸,李锦江一边缓缓的走下农村,他要亲自看一看现在农村与部队之间的情况。
  一路上,李锦江顺利的走过了几个村子,顺便解了他的疑惑:李锦江和张卫不喜欢形式主义,对撑红旗、挂牌子等形式性的东西不怎么重视,于是下面的人有样学样,各村的工作组都成立了民兵、儿童团等基层组织后,都没有搞什么挂牌子、开门面的东西。
  这样就导致了,除了本村的人外,没有几个人知道哪些人是民兵队,哪儿又是民兵队的办事处。即使本村的,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民兵队在哪儿的。人一旦到了外村,就别想找得到什么地方报告。平时还好,毕竟有儿童团的小家伙们,他们拿着一杆红缨枪,似模似样的守在村头路口,看到什么怀疑是奸细的人,立即就可以找到人来抓。
  这天,却正好军营边这个乡一带的人都来看公审了,小孩子也都跟着大人来县城看热闹了。一路上都没有那些小家伙站岗放哨,战士们警戒的时候,往往又喜欢躲在暗处进行默默的监视,外村的当然就没法找到本村的民兵队等地方报告了。
  一路过来,有一些村子里也有人对他产生了怀疑,但是报告上去后,却没有意料中战士出来抓他的行动,只见战士们和他点了点头就放了过去。甚至,在一个村子里,一位被李锦江定性为“神经大条”的,机关出身的工作组组员,他甚至还对着李锦江敬了个礼。
  这让一个村子的老老少少都明白了,这个人不是奸细,而是这支队伍的首长。于是,李锦江立即得到了一些他根本就不想要的东西:掺了玉米粉没有加糖的馒头、用锅头烧开的,有着一股李锦江已经完全吃不惯的味道的开水、鸡蛋——而且是没有煮熟的鸡蛋……
  这让李锦江明白了部队在老百姓当中受欢迎的程度,但是,也让李锦江感慨起来,自己已经无法忍受那种艰苦的生活了!
  而后,李锦江想到了一个问题。和自己一样来自于2012年的战士们,是不是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