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老帅的讲话掷地有声,痛快淋漓。一些老同志听了更是觉得解气,但却遭到了江青等人的强烈反对。
江青气急败坏地说:“军队这些接见,是镇压群众。要反击,反击!”她还挑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说:“他们讲的不对,是往革命群众头上泼冷水,是对文化大革命横加指责,品头论足。他们要向你们当面认错。”关锋也狂妄地指责陈毅、叶剑英等的讲话是错误的,要到群众中去检讨,接受群众的教育。
造反派立即在街上贴出了大标语,指责军队“执行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又粗又长又黑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说:“陈毅、叶剑英的讲话不符合毛泽东思想,必须批判。”
在中央文革一伙的支持怂恿下,40多所军事院校部分来京学生成立了“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筹备处”,并发出通知,定于1967年1月5日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指名要陈毅、叶剑英到会“接受教育”。
周恩来得知军队院校学生要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批判陈毅、叶剑英的消息后,在3日、4日两天内三次同军队院校和文艺单位的造反派代表谈话,说服他们取消将在5日召开的批判大会。
周恩来先是耐心细致地听取造反派代表汇报,并说:这两天听了你们很好的意见,对我也是学习。
这是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做红卫兵和群众组织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他经常对下面的干部说,要善于做红卫兵的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对立,一对立,什么都谈不拢。他还常说:对红卫兵做工作,我个人的经验,有4条:一是敢于挺身而出,跟他们接触;二是热情支持他们;三是先当学生,才能当先生,灌输式的没有不碰钉子的;四是站稳立场,解释政策,坚持原则,不能什么都让。
然后,周恩来转入正题,说:谁是军内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代表?你们看是陈毅、叶剑英,但从全党、全国的斗争来看,他们不是。必须全面看问题,我们承认他们两人的讲话中有错误,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性质不是犯方向路线性错误,把他们作为军内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代表,把矛头指向他们两位,是不恰当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十六条》讲了嘛,说过一些错话,做过一些错事,不一定就是错误路线的代表。
周恩来又说:明天的大会,我们不赞成。这样的会不宜开,因为对全军不利,矛头攻击错了,所以劝说你们不要开。你们要开,我们中央、军队负责同志不能出席。
造反派提出:我们明天开会的票都发出去了,现在要通知停止召开来不及了。
周恩来说:来得及。去年###月间,我说服了两个十万人的大会不开,有这个经验,完全来得及。
造反派听从了周恩来的劝说,答应会议延期召开。江青等人打倒陈毅、叶剑英的阴谋未能得逞。
中央文革一伙见打倒陈毅、叶剑英不成,又把矛头对准了时任全军文革小组组长的刘志坚将军。就在周恩来接见军事院校造反派代表的大会上,当周恩来说造反派把斗争的矛头指向陈、叶二人是指错了时,康生气势汹汹的插话说:矛头搞错了,责任不在你们(指造反派),责任是刘志坚,刘志坚不是和稀泥,不是折中主义,而是坚决执行了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紧急指示》(4)
经康生这么一煽动,造反派当场高呼“打倒刘志坚”的口号,并要求刘志坚停职反省。
周恩来说:一个人的反动路线错误,还是先批判,不要过早停职反省。
然而,尽管周恩来这样明确表示不同意对刘志坚停职反省,但江青、康生等人还是把刘志坚打倒了。
《中央军委命令》周恩来与军队老帅一起制定的旨在稳定军队及批评搞乱军队的讲话引起了林彪、江青一伙的强烈不满。
4月初,毛家湾林彪大院。林彪与黄永胜在谈话。
林彪问在一旁的秘书张云生:“当前运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张云生回答说:“部队与地方某些群众组织的关系紧张。”
林彪问黄永胜:“你看怎么办?”
“我看就是要重申军委八条,贯彻八条。”
“靠八条是不能解决问题喽!”林彪耷拉着脑袋,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说:“现在需要有个新的命令,重新规定几条,不然有些人又会犯赵永夫那样的错误。
”
说完,林彪口授了十条。张云生记录整理后,林彪吩咐送关锋。关锋找到王力和戚本禹,做了一点文字上的修改,内容未动。
4月6日,经毛泽东批准,林彪口授的十条以《中央军委命令》(通称《军委十条》)下发全国。
《军委十条》规定:对群众组织,无论是革命的或者是被反动分子控制的,都不准开枪;不准随意捕人,更不准大批捕人;不准任意把群众组织宣布为反动组织加以取缔;更不准把革命组织宣布为反革命组织;对于冲击过军事机关的群众,无论左、中、右,概不追究;等等。
《军委十条》表面上看来是要求军队“正确对待群众”,实质上是对军队在支左中批评并抓了一些冲击军队的造反派头头、解散了一些极左派群众组织表示不满,是支持造反派冲军队。这也就否定了前不久颁发的中央军委八条命令和中共中央《关于军以上机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几项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后的各种场合的讲话中,周恩来总是讲要遵守“军委八条”
,而很少提“军委十条”。
毛泽东对军队的支左工作也有不满,认为军队对左派群众支持不够。
在4月1日由中共中央发出、要求各地参照执行的《关于安徽问题的决定》中,有这么一条:不得把群众打成“反革命”,不准乱捕人。仅仅因为冲军区和对军区提意见而被打成“反革命”的,应一律平反,被捕的,应一律释放,通缉令,应一律取消。
毛泽东审阅时,在这一条中加写了这样的意思:许多外地学生几次冲入中南海,一些军事院校学生冲进国防部,中央和军委并没有斥责他们,更没有叫他们认罪、悔过、或者写检讨,讲清问题,劝他们回去就行了。而各地把冲军事机关一事,都看得太严重了。
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毛泽东的这种不满,在4月中旬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期间,又批判所谓“带枪的刘、邓路线”,逼迫叶剑英等老帅作检讨。
《军委十条》,再加上批“带枪的刘、邓路线”,使军队局势更趋于混乱。
不久,毛泽东也觉得情况严重,又提出要“拥军爱民”,说:“八条”以后部队神气得不得了,“十条”以后群众组织又神气得不得了,现在“八条”“十条”
都要。“八条”叫拥军,“十条”叫爱民,“八条”与“十条”要结合,“八条”不是不要了。
然而,尽管有“最高指示”,局势已是难以收拾了。
周恩来与林彪、江青一伙展开了新的较量。
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毛泽东对军队支左工作的不满,企图打倒军内一批高级干部,煽动造反派向军队发起更加肆无忌惮的冲击。有些造反派甚至提出了所谓“摆在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面前最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解决枪杆子的问题”,并发展到抢夺解放军的武器弹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紧急指示》(5)
周恩来在毛泽东对军队支左工作有不满的情况下,承认解放军支左工作有错误,但他认为这仅仅是工作中的错误,不能上纲上线,也不能因此而对军队一大批干部怀疑、打倒。
4月14日、18日周恩来在与广州的群众组织代表座谈时,反复强调对军队在支左工作中的错误不能无限上纲上线,对解放军这个集体要信任,尊重。
周恩来说:解放军有十几年没有做群众工作了,一介入文化大革命,有很多事情不习惯,要允许他们有一个摸索阶段,不要一有错误就无限上纲,就说是路线错误。你们现在是一有问题就上纲,就说是路线错误,这不符合毛泽东思想。对军区说的话,不要抓住一点就上纲。一切归到两条路线的斗争,也看得太严重了。
有些意见属于不成熟的意见,不可能成为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对立。把每一个小问题都看得那么严重,那就不可终日了。
周恩来还告诫说:大方向对,一样可以犯错误,可以失败。不要以为大方向对了就不会犯错误。
一个华南工大的学生提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