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信突围-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如果你是周厚健,你会如何向“信芯”开发队伍传递###的期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奢侈的芯片(1)
2005年6月,当海信成功开发出“信芯”的消息传出去后,很多记者到青岛和上海寻找他们所期待的动人故事。“芯片”,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名词。
  芯片,在人们心中,它意味着核心技术、意味着高科技。但大部分前去采访的记者都不明白,所谓芯片即是“集成电路”,《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
  “在同一硅片上制作许多晶体管和电阻,并将它们联成一定的电路,完成一定的功能,这种电路称为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耐寒、耐潮、稳定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测量仪器和其他方面。”
  对于工程师来说,这是小儿科的“释义”,芯片只是他们对集成电路的一种直观、简单的称呼。但对于大部分属于门外汉的记者来说,就显得颇有些难度了。
  而且,当他们知道了“芯片”即为“集成电路”这个事实之后,他们的热情突然消退了许多:比起“芯片”来,“集成电路”的称呼的确老土了很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然而,不管老土与否,悲哀与否,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确正被集成电路包围着。到处都是芯片,只要有电子产品的地方就有芯片,甚至一只电子表都有一颗复杂的“心”。
  芯片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
  芯片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
  技术在进步,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看不到的层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进着世界和时代的剧变。在今天,芯片已不再是一个电路那么简单,系统芯片本身已成为一部高技术整机,它几乎存在于所有工业部门,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装备水平和竞争实力。
  美国半导体咨询委员会在给布什总统的国情咨文中称其为“生死攸关的工业”,韩国称其为“工业粮食”。
  中国的《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
  《纲要》还称:美国、日本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霸主地位是由于他们掌握并垄断着核心软件、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设计与生产。加强核心软件、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设计与生产是“十五”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芯片是有生命力的,它的生命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于人们的思想里,存在于国家与国家、公司与公司的竞争中。只要人们对技术的向往一日不灭,只要人类对改造自然、探索未知的好奇一日不灭,芯片的生命力就不会终结。
  如今,芯片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它包括芯片前期设计、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有人测算说,芯片1元的产值可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元的增长。
  海信开发出的这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视芯片——“信芯”——正是数字电视的一颗心脏。
  接收与解调芯片、解码芯片和数字视频处理芯片是数字电视常用的三块核心芯片,其中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不仅是开发设计难度最大的芯片,也是最具开发意义、分量最重、市场前景最好的芯片。
  海信一位叫王瑞兵的工程师说:“接收与解调芯片、解码芯片,国际上都有统一标准,几乎没什么变化,而数字视频处理芯片则没有。”
  与其他芯片已经有固定程式可以直接“拿来”不同,数字视频处理芯片必须自己动手从许多基本算法做起。
  “数字视频处理芯片无法像其他两种芯片那样实现标准化,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它本身并非基础性研究,而且知识产权需要保护。”
  这些独特的属性使它的难度和挑战性无限放大,却也使它更新与发展的空间变得无限宽广。人们迷恋色彩,所以人们对运动图像效果与质量的追求便会永无止境,最终,人们发现同类视频处理芯片技术水平和效果差异竟然是如此明显。
  这个行业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已经出现了“三片合一”的趋势,王瑞兵说,决定性的芯片还是数字视频处理芯片。
  芯片包涵的功能是由市场决定的,但问题是:我们拥有庞大的市场,但这市场到底属于谁呢?我们所使用的芯片到底姓什么呢?
  中国是电视机制造大国,然而在“信芯”诞生之前,中国却没有一颗真正属于自己的芯片。
  商务部的一份统计显示,仅2004年上半年,中国用于芯片进口的外汇高达262亿美元,本土芯片生产量仅占使用总量的3%,而出自中国企业设计的芯片占中国芯片使用量的比例为0。
  也就是说,除了进口之外,我们在芯片方面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就彩电业而言,根据公开的数据,截至2004年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对最大的电视生产国:境内共有68家彩电企业,年生产能力8660万台,实际年产量73288万台。然而,超过7000万台电视机所使用的核心视频处理芯片均为进口,竟无一片“中国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奢侈的芯片(2)
我们整天叫嚷着“世界工厂”、“世界工厂”,我们整天为中国家电业的市场能力和占有率感到骄傲,但我们哪里想到我们充其量只是“世界加工厂”,我们只是“彩电大国”却非“彩电强国”!
  高额的上游利润早已被跨国公司攫取一空,我们所能赚到的只是加工的钱,是苦力钱,是以价格战、低成本厮杀赚取的产业链中的微利。中国制造业的一个比较成本是廉价劳动力,如果没有廉价劳动力,我们的电视机制造业、我们的家电业会变成一幅怎样可怕的画面?
  不惟电视机芯片的现状令人沮丧,整个中国芯片产业境况也同样令人沮丧。
  2003年,中国芯片进口累计4167亿美元,贸易逆差340亿美元,超过当年全国进出口25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值。
  近两年,芯片贸易逆差年均增幅超过60%。芯片已超过飞机成为美国对华第一大出口商品。据商务部统计,仅仅2004年上半年我国芯片进口262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中国芯片需求量将达700亿块。
  一个设计、生产芯片的弱国。
  一个使用、消费芯片的强国。
  一个身强力壮的巨人。
  一个依靠别人提供心脏和血液活着的侏儒。
  已经不再是我们向何处去。
  已经是我们该如何活下去。
  想活下去就要寻找出路,但出路在哪里?
  有人说,我们不是有很多芯片生产商吗?
  事实是,我们只有芯片生产商,他们只是按照别人的方案在生产芯片。他们同样是为别人代工赚苦力钱,他们同样只能获取产业链底层的利润——比最底层的制造商略高的利润。
  这是一条生物链,跨国公司是狼,它们吃的是肉;中国的芯片生产商是秃鹫,吃的是腐尸;中国的家电制造商抢的是骨头。没有抢到骨头的,只能跟在后面吃土,连土都吃不到的时候,它们的命运就是——等死。
  我们不想等死。
  我们想活下去。
  出路在哪里?
  一条条路都是绝路、死路。
  一条条路都通向悬崖和陷阱。
  芯片制造的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关键原材料等长期依靠进口,但西方国家施行出口限制,我国在芯片技术、设备上不得不受制于人,局面始终未有改观。
  国内芯片设计公司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2004年,全国芯片设计公司前10强的产值之和仅为54亿美元,尚不及美国排名第十的设计公司Conexant65亿美元的年产值。
  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几乎都是代工厂,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拥有自主产品和自主品牌的公司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省南投县发生76级大地震,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9·21台湾大地震”也是芯片产业的一场地震。台湾芯片制造商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5%,地震发生后,尽管在台湾的主要半导体厂商的生产线没有遭到破坏,但停电使芯片生产停顿下来。
  当时一位韩国分析家称,至少在短期内,“9·21台湾大地震”很可能会使世界芯片价格上扬。64兆dram芯片将会超过15美元。
  地震也造成了中国彩电制造商的“芯片荒”,不得不等待大的芯片厂商的排期计划。仰人鼻息,寄人篱下。中国企业不掌握芯片技术、受制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