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向南、北两镇派出所所长慧兰、杜若打听‘捉鬼’一事的进展。兰、杜互望了一眼,慧兰说,我们上任之前,公安机关捉了不少小鬼,大鬼没捉住。我们到任后,小鬼也抓了不少,大鬼至今逍遥法外。另外,还陆续有“薄情男”和“寡义女”失踪,我们有信心早日将大鬼捉住。
王蓉、陆嫚说,捉鬼不仅是公安部门的公事,也是我们两家的私事。我们愿协助公安机关早日捉到鬼。 兰、杜说,我劝你们还是别介入捉鬼了。一旦近身或见识了大鬼的真面目,肯定被其杀死。王蓉、陆嫚面不改色说,我们不怕。兰、杜说,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我听了,心情更加沉重。
第二天,我和徐平开始在南镇调研。南镇是我的老家,共有17个自然村,平原多,山地少;北部是山地,南部是平原。平原占全镇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南镇的山地多小山、小丘、小岗,山体不大,海拔不超过一百米。这样的体量和高度,增加不了多少土地的有效使用面积;不过,对于平原地区来说,这个体量和高度足以登高望远、俯瞰大地、指点江山了。
南镇多平原、多水,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经济发展现状是,是传统的农业镇,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红火了几年的乡镇企业纷纷倒闭,厂房、场地廉价租售给私人,租售的钱,都给乡、村干部发了工资、支付了招待费;无处不在的采石场、砖瓦厂、采砂场,让青山变秃,绿水断流,环境遭破坏。
访完南镇访北镇。北镇是徐平的老家,共有17个自然村,山地多,平原少;南部是山地,北部是平原。山地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地多高山、高丘、高岗,体量大、海拔高。这样的体量和高度,不但有效地增加了土地的使用面积,还增加了动植物的多样性。正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北镇的农田多是山间平地,种植玉米高粱等旱作植物。北镇属于传统的工业镇,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然而,工业产值的取得,是靠占用大片良田、靠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通过联合走访及问卷,我们获得了有关两镇各方面情况的大量第一手资料。 。 想看书来
59、春梦之红唇有毒
调研结束后,徐平和我就此告别。他要回北镇老家休息几天,帮父母干点农活,再回北京撰写论文。我也决定在南镇老家呆几日,帮母亲干农活,再回北京撰写论文。忙完家里的活,我来到口粮田干活。
我家的口粮田位于南镇蔷薇垭附近,有三亩多,是水田,种植了水稻。稻田里还放养了鲫鱼、泥鳅。我正在稻田里锄草时,穿着短裙、一身平民打扮的余岚来了。不穿军装的她,少了几许英姿,多了几分少女的妩媚。
笔者前面介绍过,余岚是余副司令的女儿。因为经常接触,她对我情有独钟。我结婚后,她也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地爱我。我多次告诉她,我和她之间不会有任何结果。余岚说,只要坚持,不会无结果。我说,你会很失望的。余岚说,我不会失望。
只见此时的余岚,到了地头,二话不说,挽起胳膊,脱鞋下田。我说,你来干什么?余岚说,我不是冲你来的,是冲着钟妈妈来的。我无语。余岚在我的前面锄草。每弯一次腰,她那白花花的腰身、浑圆的屁股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浮想联翩。时近中午,我对余岚说,今天的劳动到此结束,回吧。余岚答应了。
我和余岚一前一后往回走。路过蔷薇垭景区,穿行在在半人高的蔷薇丛中,余岚不时弯腰摘一些酸不溜(叶菜,很酸)、黑豆球(小珠状浆果)、甜甜根(根类)之类的野生疏、果,除了自己吃,时不时递给我。走了一会,余岚说有点累,提议坐下,休息一会儿。于是,我和她并排坐到地上。
这时,忽然有两只小蜜蜂嗡嗡在我们头上盘旋。我和余岚怎么赶也赶不走。忽然,余岚惊叫一声,跌倒在我的身上。我还没反映过来,她的嘴唇已经贴上了我的脸,她的双手象钳子一样箍住了我。她的红唇贴了过来,我左躲右闪。
谁料,余岚顺势骑在了我身上,她的短裙、*,不知何时已褪到了脚面,无限春光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哪受得了这刺激呀,马上变得精神恍惚起来。恍惚中,我在余岚身上发现了另类的蔷薇垭风景及城墙垭口。
这时,天空中猛然响起的一声鸽哨把我从梦中唤醒,我顿时打了个激灵。爱她就不能毁她。我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她人的责任。我用力推开余岚,并顺势提起她的短裙。余岚沮丧地问我说,你这是干什么?我说,我们应该保持同志式的友爱关系。余岚听了。默默无语。
根据调研时搜集的资料,我和徐平各自撰写了调研报告。我的报告题目是,“生态立镇,将南镇建成区域办公室”。报告的指导思想是,以‘保民、富民、安民’、拓展农民的生存空间为目标,规划先行,产业先行。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并村计划’,将南镇17个自然村合并为一居四村;腾退出来的土地,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吸引大型企业参与,发挥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一村一企、互利双赢’。
60、春梦之和谐社会
我撰写的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将现代农业作为南镇的产业支撑之一,实现农产品的流水线生产;大力发展涉农的二、三产业,将南镇建设成为区域办公室。
我认为,人是高级动物,而动物是属于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现代农业是规模农业、高科技农业、生物农业、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循环农业、立体农业、机械化农业的代名词,是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基石。
建设现代农业,要求土地向种、养殖大户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为了实现土地有序向种养殖大户流转,必须建立镇、村两级土地流转中心,农户手中的小块土地进入流转中心,由土地流转中心出租给种、养殖大户,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有序流转,实现‘小地主、大佃农’,促进种、养殖业的全面发展。
发达的种、养殖体系建立起来后,大力发展涉农的生态、环保型工业。工业布局,应按葡萄串式展开,尽可能保存好耕地、森林、山岭、草原等自然风貌,让工厂与青山绿水和谐共存;大力发展涉农的第三产业,提高三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压力。
大力发展乡村游,卖文化、卖历史、卖空气、卖环境。为了保存乡村文明、开发乡村旅游,南镇应有意识保护一些传统民居。城里人到乡村旅游,看中的是农村的热炕头、柴锅炖鸡。城里人对整齐划一的楼房不感兴趣。
为了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推行村民适度规模居住。为此,将南镇17个自然村按两轴、五中心、组团式布局。全镇共划分为一居四村五个组团。民居一律布置在两轴上,按组团式进行建设。居住在每个组团的农民,无论上学、看病、就业,都不超过三公里。腾退出来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
我认为,农业是国基,动摇不得。 农村需要工业,但不宜提倡工业化;农村需要工厂,但不需要污染、扰民的五小企业;农民需要上楼,为经济发展腾地,但不宜提倡城市化。农村的容纳力有限,大量城市人口下乡,将严重挤压农民的生存空间。
至于城乡一体化,不是以城代乡,而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共存共荣。关于南镇的经济基础,我以为,集体主义是国本,动摇不得,应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方面有成功的例子,即苏南模式。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模式相当于家庭中的长子。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一个家庭不可以没有长子。
徐平撰写的调研报告的题目是,“工业立镇,将北镇建成区域工厂”。按他的设想,规划先行、产业先行;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造城计划’,全镇17村农民集中上楼,统一居住,为二、三产业发展腾地。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以工业化、城镇化为先导,全面推进北镇的现代化。
徐平认为,农业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一味地保护农业,等于保护落后。工业化、城镇化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