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风拂栏(致村官,麦田里的守望者)-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请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通缉王兵、陆涛。王兵、陆涛的家属对结论不服,上告到省公安厅。省公安厅经过复查,维持了原结论。

  这一年,部队到两镇招收女兵。李子获悉后报了名。然而,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李子被刷了下来。与她同龄的白璧微(南镇烈士白昼之妹)因为根正苗红,有幸成为一名女兵。李子听说后,哭了好长一段时间。

  不久,位于两镇的枫丹大学、白露大学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李子获悉后,也报了名。不过,还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李子未能如愿。与她同龄的黑玉琢(北镇烈士黑夜之妹)因为根正苗红,有幸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这两件事对李子打击很大。从此,李子变得沉默寡言。

  转眼间,李子就高中毕业了。她既参不了军,又上不了大学,只有回乡务农。几天农活干下来,李子累得腰酸背痛,直不起腰,手脚起了许多血泡;一张粉脸被太阳晒得脱了皮。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李子反过来安慰母亲说,没事,我挺得住。李子不服输,不叫苦,咬牙坚持。

  经过勤学苦练,她很快就成为地道的庄稼把式。农家这点活儿样样通,统统不在她的话下。例如盘炕、砌灶、垒猪圈、种稻、割稻、种麦、割麦、田间除草、浇水、施肥、喷农药、掰玉米、收高粱、脱粒、扬场、套马、扶犁、赶车,李子样样不落人后。李子以自己的吃苦耐劳能干,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生产队长决定,给她这个小女子记壮劳力的工分。

  不久,在母亲的强力推荐下,大队安排李子担任赤脚医生。所谓的‘赤脚医生’,是地方政府为了贯彻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而选拔、培养的乡村医生。‘一根银针一把草、一个药箱走四方’是其生动写照。出于感激,也是为了自身安全考虑,李子住在了我家。她跟母亲、老太太住东屋,我住西屋。

  上岗前,李子接受了南镇公社卫生院三个月的培训。赤脚医生职位半农半医。农忙时节,李子还要到队里参加抢种、抢收。除此之外,李子还兼任大队播音员、团支部书记等多项工作。

  为了当好赤脚医生,李子除了认真看书学习;还拜当地一位老中医为师。由于聪颖、勤奋,李子的医术提高很快。她用土方、偏方治好了许多人的疑难杂症。十里八村点名求她治病的乡亲特别多。李子对寻医问药的农民有求必应。

  李子经常走山路、夜路,到农民家出诊。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她还经常上山采药、配药。每逢李子上山采药或出诊,母亲都让我和看家狗虎子一同前往。我给虎子起了一个外号叫老流氓。

  因为它有*癖,每次撒尿后必抬起左腿,将*外露。虎子坐着时,*更是暴露无遗,而它居然毫无羞色。其次,虎子每到发情期,总抵挡不住邻居家那条小*的诱惑。每次,虎子裆部那个不争气的物件都被小*紧紧锁住,被小*牵着到处展览展示,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从此,在蜀山弯弯曲曲的山路上; 人们经常看见这样一幅动态的景象。虎子在前;李子居中;我押后。我的腰间还别着一把砍刀。如果有人胆敢欺负李子,我会奋不顾身冲上去,跟他玩命。李子很在意我和虎子。

  别看她年纪比我大,胆子却出奇地小。一个小肉虫都可以把她吓半死,更不用说无处不在的毒蛇、蜈蚣及比蛇虫还毒的坏人了。有我和老流氓在,可以为李子壮胆。此外,李子路上尿急的时候,我和老流氓可以为她放哨。

  于是,山路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每当尿急时,李子让我和老流氓在原地等。她向不远处走去,选择一处比较隐蔽的、花草茂盛的地方,十分优雅地蹲下去。随后,我听到一股如小桥流水般孱孱的声音。这个声音戛然而止后,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就会从草丛后面站出来。

  山路夜行,李子总是拉着我的手。每当这时,我都有一种过电的感觉。李子的手,小巧、纤细、绵软、湿润、柔弱无骨。由于近距离地接触,李子身上特有的清香直扑我鼻。我浑身有一种酥软的感觉。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于李子这朵鲜花,想掐的人还真不少。当看家狗虎子被人下药毒死时,母亲警觉地说,有人准备对李子下手。李子听了,十分紧张。母亲说,别怕。手术刀就是武器,就是护身符。母亲让李子苦练手术刀自卫的本领。

  此后,在崎岖的山路上,发生了多起针对李子和我的袭击事件。当我手拿镰刀冲上前去时,李子对我说,且慢。她挥舞着手术刀,轻而易举地就把对方制服。此事传出后,没有人敢打李子的主意。

4、春苗之童趣无限
虽然生活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但由于大人们的精心算计及无疆大爱,童年的我和小伙伴们基本上没受过多少委屈。吃的不算好,糠菜半年粮,但总能填饱肚子;穿得不算光鲜,粗布衣、褂、鞋而已,但没挨过冻、露过腚、赤过脚。

  因为年纪小,小孩子们聚在一起,除了玩,还是玩。农村可玩的地方太多了,可玩的花样更不胜枚举。在村子里,我们经常玩捉迷藏。

  农村无处不在的柴草垛及胡同、小巷、碾盘、猪圈、牛棚都是藏人的好地方。探险钻地道。抗日战争时期,南镇的老百姓挖了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网。不过,由于年久失修,发生多处坍塌。每次钻了一小段,因有人喊鬼来了,小伙伴们乱作一团,哭爹喊娘地作鸟兽散。

  画地为牢。发现蚂蚁后,用樟脑球在其周围划一个圈,看蚂蚁在圈里面团团转,不敢越雷池一步,觉得很好玩。捉蜻蜓、豆娘选择气压低的闷热天,蜻蜓、豆娘乱飞时。用两根秫秸作一个剪刀状的弓;将蜘蛛网覆盖在剪刀弓上,手持剪刀弓,对准蜻蜓、豆娘罩过去,必有收获。

  别看蜻蜓、豆娘在陆地生活的时间不过草木一秋;有谁想过它们的幼年是在水中度过的,周期长达两、三年,人称水虿。我们经常看到蜻蜓、豆娘点水的美景,实际上是蜻蜓、豆娘在产卵。虫卵孵化后,幼虫就是水虿。

  如此算来,蜻蜓、豆娘在水中生活的时间,比陆地上生活的时间长得多。这让我不禁想起朝生暮死的蜉蝣。许多人感叹蜉蝣生命的短暂。

  可是,有谁知道蜉蝣的幼虫在水中的生命周期长达1至3年?正如昙花一现的景观,我们只惊诧于昙花绽放的绚烂,感叹生命和美丽的短暂,有谁想过为了这瞬间的灿烂,昙花有过多长的孕育、准备时间?

  古人云,‘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与我归说?’说明的正是瞬间与永恒的辩证关系。

  出了村,可玩的东西更多了。作柳笛。折一枝带着绿叶的柳枝,用手顺一个方向拧几下,使柳枝的皮与茎分离,抽出中间的茎,柳笛做成,可以用它吹奏简单的乐曲。戴花环。

  折一些开满野花的枝条,做成圆环状戴在头上,与凯旋而归的英雄无异。捉蚂蚱。只需用脚在草丛中一趟,蚂蚱纷纷蹦出来。那种长成长条形的蚂蚱飞不动,很容易捉到。我们一般用狗尾草把蚂蚱串起来,回家烤了吃。

  打水仗。水乡的孩子水性好。下水后,我们每个人都摘一片荷叶戴在头上,象极了抗日战争时期打击日本侵露者的雁翎队队员。抓水黾。

  水黾是一种在水面上奔跑的小昆虫,我们管它叫酱油浜子,因为它的身上有一股酱油味。抓水黾需几个人配合,围追堵截。小河摸鱼两头堵。选择一条有鱼的小河沟,用泥巴将两头堵上,淘出一部分水后,把剩下的水搅浑。鱼为了呼吸,纷纷浮上水面,捉起来轻而易举。捉到的小鱼,我们一般用柳枝串起来,带回家改善生活。

  捉蛤蟆。须趁闷热的夜晚,蛤蟆都趴在田埂上。用手电照,趁蛤蟆们呆若木鸡状,将它们一一装入小背篓;摸泥鳅。秋季鱼塘净塘时,水被抽干,泥鳅藏身于污泥中。抓一把污泥上来,摊开,泥鳅纷纷滚出来。

  挖田鼠是秋冬季的保留曲目。发现老鼠洞后,三两铁锹下去,可以起获田鼠贮藏的大量白米、花生、玉米;捉麻雀趁夜晚,用手电照猪圈的正梁,趁麻雀呆若木鸡状,伸手捉之。

  捉龙虱。龙虱生活在水沟中。捉到后,我一般将其后腿缚上细绳,细绳的另一端拴在一辆用秫秸秆和细苠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