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商十训-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示威的不断升级,1977年6月从美国发起了抵制活动,并迅速蔓延到了其他9个国家。为配合其他国家的行动,抗议活动计划在美国和加拿大持续到1986年1月26日。由于雀巢公司占了世界市场的50%,再加上他们是抗议的主要目标,因此,抵制活动以雀巢公司为主要对象。

    婴儿奶粉联合战线以及其他组织者的要求是:停止使用“牛奶护士”;停止发放免费试用品;停止向卫生行业推销婴儿奶粉的活动;停止利用顾客进行促销广告活动。

    此时雀巢公司的社会形象正在走向深渊,有关管理部门再也不敢视而不见了。而且对雀巢的抵制很快得到了美国450多家地方和宗教组织的支持。宣传者声称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非工会性质的抵制活动。在婴儿奶粉联合战线没有全天开放的波士顿、芝加哥、巴尔的摩三个城市,抵制活动最为激烈。抵制活动也曾影响到大学校园。发起者们通过“嚼啐雀巢”的口号,号召人们不去购买牛奶、巧克力和咖啡等各种雀巢产品。抵制活动无疑是非常有效的,这不仅使雀巢公司的业务以及利润受到了直接的损失,还使公众对于这家公司的不满具体化了,连政府也不得不作出反应。

    由于公司的社会公众形象继续恶化,雀巢公司不得不慎重对待人们的抗议。到1981年,由于提高公司形象的努力没有任何成效,公司认识到忽略事实并无帮助,一切否认指责的努力也只会使形势恶化。因此,它决定采取一种新的战术,决定因势而变,因时制宜,以一个友好的负责的公民姿态出现,试图重新建立自己的信誉。

    公司的第一步是遵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广告限制的准则。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只要求自愿遵守,内容是禁止对公众作广告,以及向母亲发放试用品。雀巢公司严格遵守了这一准则。

    然后,雀巢公司要寻找一个权威组织做自己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的担保人,最后他们找到了婴儿奶粉心理工会特别工作小组。

    雀巢公司对新闻界的反应一直是谨慎的。1981年上半年,《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九十多篇抨击雀巢公司的文章,为重建公共形象,雀巢公司对新闻界的对策是“坦率地敞开大门”。

    而公司决策中最有效的一步是成立由医学专家、牧师、市民领袖以及国际政策专家组成的十人小组来监督公司对世界卫生组织准则的遵守情况,并且调查对公司市场活动的有关控告。由于雀巢婴儿奶粉监督小组请到了缅因州的前州长秘书、副总统候选人以及民主党参议员埃德蒙为主席,大大增加了雀巢公司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抵制雀巢委员会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代表一起开始解决雀巢与国际卫生准则有冲突的地方。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宣传品、包装、送给医务人员的礼品以及免费提供给医院的试用品上,最后这些都以雀巢的让步而得到解决。公司愿意在以后印发的宣传品首先强调母乳比奶粉的优越性,婴儿奶粉产品的包装说明中要注明污染水质的危险并突出母乳的优点,以后再也不向医务人员个人赠送礼物,免费试用品只发给那些没有能力用母奶喂养自己孩子的妈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雀巢公司的形势终于有所好转。在此之前,公司曾经几度辩白,但其结果只是使公众的敌视态度更强烈,并引发了抵制运动,要追究雀巢产品杀害第三世界几百万婴儿的责任。事后,雀巢营养联合公司的总经理潘根说:“我们都上了一堂课,公司和企业必须留意顾客及社会的态度。出现问题时,应该和有关人员坐下来好好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学会适时而变,调整公司的公关策略。”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作为商人,一定要学会因时而变,因势利导,要灵活应付公司内外可能出现的变化。

    □善用商机者胜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

    在商业活动中,如果你能在时机来临之前就识别它,在它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抓住它,那么幸运之神就降临了。机遇总是永远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宣告结束。北方工业资产阶级战胜了南方种植园主,但林肯总统被刺身亡。

    全美国沉浸在欢乐与悲痛之中,既为统一美国的胜利而欢欣鼓舞,又因失去了一位可敬的总统而无限悲恸。

    但是,后来成为美国钢铁巨头的卡耐基却看到了另一面。

    他预料到,战争结束之后,经济复苏必然降临,经济建设对于钢铁需求量便会与日俱增。

    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辞去铁路部门报酬优厚的工作,合并了由他主持的两大钢铁公司——都市钢铁公司和独眼巨人钢铁公司,创立了联合制铁公司。同时,卡耐基让弟弟汤姆创立匹兹堡火车头制造公司和经营苏必略铁矿。

    在联合制铁厂里,矗立起一座22.5米高的熔矿炉,这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熔矿炉,对它的建造,投资者都感到提心吊胆,生怕将本赔进去后不能获利。

    但卡耐基的努力让这些担心成为杞人忧天,他聘请化学专家驻厂,检验买进的矿石、石灰和焦炭的品质,使产品、零件及原材料的检测系统化。

    在当时,从原料的购入到产品的卖出,往往显得很混乱,直到结账时才知道盈亏状况,完全不存在什么科学的经营方式,卡耐基大力整顿,贯彻了各层次职责分明的高效率的概念,使生产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卡耐基买下了英国道兹工程师“兄弟钢铁制造”专利,又买下了“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

    他这一做法不乏先见之明,否则,卡耐基的钢铁事业就会在不久后的大萧条中成为牺牲品。

    1873年,经济大萧条的境况不期而至。

    银行倒闭,证券交易所关门,各地的铁路工程支付款突然被中断,现场施工戛然而止,铁矿山及煤矿相继歇业,匹兹堡的炉火也熄灭了。

    在这种看来不利的境况下,卡耐基却认为,只有在经济萧条的年代,才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钢铁厂的建材,工资也相应便宜。其他钢铁公司相继倒闭,向钢铁挑战的东部企业家也已鸣金收兵。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不可以失之交臂。

    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卡耐基却反常人之道,打算建造一座钢铁制造厂。

    他走进股东摩根的办公室,谈出了自己的新打算:

    “我计划进行一个百万元规模的投资,建贝亚默式5吨转炉两座,旋转炉一座,再加上亚门斯式5吨熔炉两座……”

    “那么,工厂的生产能力会怎样呢?”摩根问道。

    “1875年1月开始工作,钢轨年产量将达到3万吨,每万吨制造成本大约69万……

    “现在钢轨的平均成本大约是110万元,新设备投资额是100万元,第一年的收益就相当于成本……”

    “比股票投资还赢利!”卡耐基补充了一句。

    股东们同意发行公司债券。

    工程进度比预定的时间稍为落后。1875年8月6日,卡耐基收到第一个订单,2000支钢轨。熔炉点燃了。

    每吨钢轨的制造劳务费是8.26元,原为40.86元,石灰石和燃料费是6.31元,专利费1.17元,总成本不过才56.6元。

    这比原先的预计便宜多了。卡耐基兴奋不已。

    1881年,卡耐基与焦炭大王佛里克达成协议,双方投资组建F·C佛里克焦炭公司,各持一半股份。

    同年,卡耐基以他自己三家制铁企业为主体,联合许多小焦炭公司,成立了卡耐基公司。

    1890年,卡耐基兄弟吞并了狄克仙钢铁公司之后,一举将资金增到2500万美元,公司名称也变为卡耐基钢铁公司。不久之后,又更名为US钢铁企业集团。

    善抓机遇,坚韧不拔的卡耐基终于取得了成功。

    有人把机遇称为运气,不管称谓如何,有一点是绝对的,那就是善于利用机遇比怨天尤人更为有益。

    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略特曾经说过:“生命巨流中的黄金时刻稍纵即逝,除了沙砾之外我们别无所见,天使前来探访,我们却当面不识,失之交臂。”20世纪的美国人也有一句俗谚:“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

    是否具备抓住大的机遇的能力,是大企业家与一般企业家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