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恩说:“你是指日语吗?”
那人说:“对呀,这是我们祖国的语言。”
科恩说:“哦,不会。但是我希望学一些表达方式。我随身带了一本字典。”
那人的同伴说:“您担心不能按时赶上您的返程飞机吗?”
科恩从衣袋里掏出返程机票,递给他们看,以便这辆大轿车知道什么时候来接他。当时他没有意识到一点,就是对方知道了他的最后期限,而他不知道他们的最后期限。
他们没有立即开始与日本谈生意,而是首先让他体验日本人的殷勤好客和日本文化。
每天晚上有四个半小时,他们让科恩坐在硬木地板的软垫上,吃传统的晚餐,享受传统的娱乐。
第九章 应变能力训练
—— 相机而动,灵活变通
市场竞争犹如汪洋大海,风平浪静是罕见的,而狂风恶浪才是正常的。面对狂风恶浪的险峻环境,有的商人成功,有的商人失败,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经营者,又有其个性的原因。但研究表明,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是一条值得重视的重要因素。
□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就是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企业在风险的搏击中成功地抵达希望的彼岸。
美国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曾指出:“有意停止发展就等于窒息。”如果公司要想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幸存下去,就必须认识到这种变化的压力;公司的管理方法,就必须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和当时面临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向前发展。
菲利浦由一个小小的灯泡生产工厂发展为今天世界上的超级大企业,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它100多年的历史中,充满了坎坷和挫折。然而,菲利浦并没有在这些坎坷和挫折中倒下,相反,每一次挫折都使菲利浦成功一次、壮大一次。
菲利浦电气公司自创立之后,为适应国际形势,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除在产品上创新、取舍,还不断地改革自身机构。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在菲利浦的改革,是其最深刻的一次。
20世纪80年代一项最重要的改革,是菲利浦公司建立“国际性生产中心”和“国际研究中心”,以专业化制造和研究发展技术为出发点,供应行销全世界的产品。在一连串裁、撤、兼并及合资合作等行动之后,德国的克雷菲及奥地利的维也纳专门生产放像机,瑞典工厂只生产微波炉,加拿大工厂只生产文字处理机,而在英国的3个工厂,则分别生产汽车音响、分析仪器及线性加速器。菲利浦的这一改革,实际上减轻了公司包袱,挖掘了公司潜力,缩短了资金周转期,节约了开支,并使同类技术取长补短,得到加强,同时,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竞争后劲。
但是很不幸,1990年,菲利浦公司又一次遭遇了历史上最困难的年头。这一年,公司亏损了23.27亿美元,公司的股票曾在10天内损失20%。这样巨大的亏损使公司中的每个人都感到悲哀。但他们并未气馁,他们相信公司的改革会很快使菲利浦振作起来,并能够继续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公司每个职员殷切的期望,世人亦拭目以待。
从加强公司的机动能力着手,公司开始了复兴的进程,目标是要完全恢复持续盈利。首先,菲利浦果断地实行了再改组措施,使单位与信息系统都步入了健全的轨道。同时,菲利浦决定开展一场全球运动以使其所有的组织机构提高效益。这场效益运动旨在短期内真正实现降低成本,并形成利润与成本的永久意识,加强质量与顾客的意识。履行这个措施受到国内舆论界的大力支持。
这些行动导致1990年9月至1991年年底工作数量减少45000个左右。另外,自1990年底以来,公司已对自己经营的组织及业务组成进行了重新评价,摆脱、关闭一些机构或果断地进行重组。菲利浦公司在1990年下半年和1991年的调整中,卖掉了部分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生产厂,关闭掉75个工厂,在欧洲的工厂裁员20%…25%。这些改革措施最终取得了成效。1991年菲利浦扭亏为盈,盈利达6.42亿美元。
之后,菲利浦并没有停止改革的脚步。1991年,在元件部,终止了明显的非盈利项目,使开发与生产被真正置于一些业务环节。集成电路领域作为再改组措施的一部分,被决定终止开发1兆位芯片的生产。集成电路与离散半导体作为元件部经营的一部分,已于1991年1月转入新的半导体部。同时,公司从JIESSI研究与开发计划的芯片项目中撤退出来,公司参与的JIESSI其他项目将继续按计划进行。
在全球性策略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授权”和“单一经理制”。
“充分授权”是指他们将生产和行销的决策权,完全授权给各据点所在国的分公司自行决定,总公司只保留研究发展的方向和对整体产生影响的长期策略制定权,以及针对市场及经济趋势变化的应变决策。他们坚信,只有驻在当地的营运管理人员,才能确切地知道当地行情,才能更好地把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一授权使下级得到信任和鼓舞,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正是菲利浦建立跨国霸业的基础。
“单一经理制”则是将过去的每个产品部门由技术经理和业务经理共同负责的做法,改为每一部门只设一名经理全权负责,这样可以避免因意见不同造成责任归属不明。同时,通过“契约式管理”(即部门财务与劳务的传递必须在契约下进行),强化责任体制。
从那以后,菲利浦才奠定了成长为全球超级企业的基础。菲利浦从自己悲欢历史中终于掌握了国际市场的主动权。
劣势未必就是末路,转机往往会出现在走投无路之时,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换一种思维。
不囿于成见、善于灵活应变是所有成功者的特点,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往往能迅速变换思维,变不利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这种及时发挥,使企业所面临的劣势变为独有的优势和特色,出人意料却又令人耳目一新。
日本西武集团开办的第一家酒店叫樱花酒店,大楼刚刚建成,便赶上了避暑度假的旺季。由于西武不惜巨资,在《朝日新闻》和全国的几大电视台作了不少广告,因此酒店一开业,便宾朋满座,生意十分兴隆。
然而不久,酒店的经理小泽一郎却愁眉不展地跑来找集团主席堤义明。
堤义明说:“生意不是很好吗,你干嘛看起来一点都不高兴呢?”
小泽说:“是呀,生意是很好,一天到晚都顾客盈门。可是,令我发愁的是另一件事情。”
堤义明问:“是什么事?”
小泽说:“目前酒店顾客日益增多,但酒店却没有足够的空间供客人们休闲活动。酒店后面倒是有一大片山地属于我们集团,可如果要是再去建设,肯定得等到明年才能竣工,因此一个大问题就是应该建个什么样的休闲场所,又快捷又新颖。我正是为了这一点来找您的。”
堤义明想了想,的确,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旦来度假的客人发现自己的酒店连个像样的休闲之地都没有,也就别想给人家留下好的印象了。
如果立即动工修建,又该修什么呢?堤义明一时也没了主意。
他转向小泽说:“明天,你把有关那块山地的照片拿几张来我看看。”
第二天,小泽拿了十来张彩照走进堤义明办公室。
堤义明拿起照片仔细看了起来。
确实是一片看上去非常荒凉的山坡,光秃秃地山上连树也没几棵,只有齐腰深的杂草胡乱地生长着。
堤义明暗暗点了点头。然后他对小泽说,“如果我们修一个高尔夫球场的话,不仅工作量太大,而且也没什么特色。”
小泽点着头说是呀是呀。
堤义明接着说道:“而如果搞成游泳池的话,也不会有多大意思。因为酒店本来就在大海边。我看这样吧——”
堤义明对小泽小声地说了一阵。
小泽脸上先是惊奇,再后是恍然,然后是一脸的敬佩。他向堤义明鞠了一躬,走出门奔向自己的汽车,一阵风似的回酒店了。
当天下午,樱花酒店的客人们在自己的房间和公共过道上,以及餐厅里发现了一张大大的海报:
“亲爱的顾客:您好!
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