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下钱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越挤越小,小到赔本边缘。

  林瑞福们还碰到另外一个问题:供需双方越来越不遵守信用。今天,这个被弄得舒舒服服的人口头上明明答应要把生意送给林瑞福做;睡过一觉之后,明天就翻脸不认人。林瑞福们越是拼命想贴近他们,他们就更有理由瞎搞。

  林瑞福们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但是,一旦转去做进出口贸易,因为供需双方的线被拉长了,中间的利润环节就明显增大。虽然这中间细节的东西很多,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会出现风险,但利之所在,商必趋之。林瑞福很快调头去搞起进出口贸易。

  这种贸易,不是一般人能干得轻车熟路的。这当中涉及到外贸程序、外汇兑换、交易谈判等一系列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这一调头之后,林瑞福似乎更加得心应手。从他做成的那一笔笔交易来看,他居然没有亏过,而且交易周期被运作得非常精短。要不是他后来不小心碰到人家设局诈骗,他或许可以自诩是这个行业的“常胜将军”。

  调头之后,林瑞福碰到的头一个大难题,是怎么把人民币以较低成本、却又极其快捷的方式,变成合约规定的外币;一变成外币之后,无需他自己操作,境外供方就可以在账上看到预期中的那些钱,然后发货给他。

  第二个难题,是一旦踏上进出口贸易这条船,林瑞福所需的短期流动资金就会突然增大。货款还可以像原来那样搞分期进出账,但中间运送、出入关的成本是省不了的,要远比在国内操作时发生的成本要大得多,而且必须即时支付,否则人家不会让你马上把货提走。你要是当天不提走货,第二天又要加价。所以,林瑞福所需要的启动资金,要远比原来大得多。

  打个比方说,原来林瑞福在国内可以以两百万启动资金就做成三吨货物的生意,那么,现在如果他的流动资金量不增大的话,那他最多只能做成一吨不到一吨半的生意。同样货量的货物,林瑞福至少要多准备多于一倍的流动资金。

  他曾经为这两大难题发愁过。于是,他开始四处打探门路,怎么样才能快速搞到所需的资金。而且,有很理想的中间渠道,可以把他筹措到的资金马上兑换成外币。要是有人帮他包办了这些事情,那林瑞福就等着货物到岸收货,分解发货,收钱,这三项简单的事情了。这三项事情对他来说,差不多就是小菜一碟,十拿九稳。

3
3。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林瑞福对短期民间拆借资金的兴趣和他在内外贸商情方面的兴趣,差不多是一半对一半。他在记录本当中,就以差不多近四成的篇幅,提到了自己在找钱过程中的经历。

  很多种来路的钱他都敢借,越借越多,越滚越大。

  借钱给他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纯粹私人借款、企业间拆借、“标会”的钱、赌场的钱,还有就是地下钱庄的钱。

  F省有很多种类型的“标会”,“标志”是一种盛行民间的特殊的融资方式。F省的人喜欢组织左邻右里、亲朋好友,由“会头”(“标会”的组织者)牵头,组织“会脚”(“标会”参与者),大家一块搞起“标会”。这种“标会”筹集资金的周期不定,通常是一个月标一次,“会脚”按中标金额支付给中标的人。每人只拿一回,其他时间就要按月把“会钱”交给“会头”,“会头”在收款完毕之后,交付给下一个中标的人。

  有的周期很短,半个月标一次,这种“标会”涉及的金额通常非常小,小到可能每个人只要出几块钱甚至是几十块钱。有的周期很长,三个月交一次钱。周期越长,金额往往也就越大。周期长的叫“长会”,周期短的叫“短会”。

  周期长,并且“会头”有本事组织很多人参加,那么,这个“标会”每个时期聚集起来的钱,规模也就越大。F省“百万(元)会”、“千万(元)会”,时不时也会存在。像后面这种较大规模的“标会”,其存在的生命周期起码也都要四年以上,才能让每个会员都轮流着拿到钱。当最后一个“会脚”拿到钱之后,“标会”就宣告解散。

  据林瑞福的记录,他就参加过很多个“标会”。他拿来派作运营的资金,有一些就是来自“标会”。

  他的操作手法很简单:尽可能打听到哪里正在搞“标会”,就想尽办法参加。他报了名之后,尽可能在最前面几名内拿到钱,然后投进公司里。他拿到了“标会”的钱之后,以后只需按期交“会钱”就可以了。

  当然,林瑞福越是提前急着把钱标回来,那他还需要多支付一些钱给其他“会脚”,相当于利息。

  比如,他以7000元的代价标到一个“标会”,会员有150人,那他一标到之后,就可以拿到105万元。但他以后每期就要以同样的代价支付。如果后来某一期还有人标得比他高,那他就要在那一期支付新的标金。

  越是最后拿到钱的,那他实际到手的钱就会最多。因为前面标到钱的“会脚”会按原来抬高的代价照付给他钱。所以,如果不是急着用钱,通常“会脚”不是很想把钱标回来。与其勉强标回来,还不如放在“标会”里养着。

  通过频繁参加这样的标会,林瑞福确实可以圈起一定规模的钱。运作得顺利的话,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就变成一个“千万富翁”。

  F省大大小小的赌场多如牛毛。这些赌场集中了很多钱,赌场的老板经常在场内场外放高利贷。早些时候通常是五分左右,即百分之五的月息。后来利息越抬越高。有时不是按月计息,而是按天计息。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双方的谈判。

  赌场再有钱,那也是抽赌资得到的,赌徒们的钱不代表就是赌场的钱。林瑞福可以从那里一次借到几百万,就已经知足了。这种钱不能占用太长时间,否则,林瑞福的小命堪忧。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林瑞福的“赌”劲也越来越大。

  他可能原本就是一个赌徒,是在商业上赌运气的。也可能他本身并不是一个酗赌的人,但越滚越大的生意,逼着他最后不得不采取像赌徒一样的手段来运作。

  林瑞福对短期资金需求的胃口越变越大。最后,他只有物色地下钱庄,并且频繁和他们接触。 。 想看书来

4
4。

  凡是和地面上正规的金融机构不同的、暗中运作的金融组织及个人,都可以被叫作是“地下钱庄”。像赌场,也可以叫做地下钱庄。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随着林瑞福频繁来回搬钱,他的资金结构头绪很多,短融短借的操作相当复杂。

  
  【插图2】

  简单地说,林瑞福不断从各种可能的渠道搬钱,这些钱最终都要通过他所说的那个张老三,进行中间汇兑及走账运作,而所有这一切,据林瑞福的陈述,背后都是由一个姓郑的“地下钱王”控制的。

  林瑞福在搬动境内各路资金的桥梁可能很多,但最终通往境外的,却只有一座姓郑的独木桥。他最终就在这座独木桥上翻进阴沟里的。后面的资金全部被人骗走,他前头辛辛苦苦搬来的那些钱,全部变成了数额庞大的负债。

  像林瑞福这种道行并不低的人,怎么会最后被人家骗走了足足两个亿的钱?

  当初林瑞福跟李大卫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李大卫就怀疑他好像还有意对警方隐瞒了什么。

  当时,李大卫怀疑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怎么搬得动这么多钱的?

  试想,两个亿的资金,就差不多是要装一百个中号密码箱,在十天左右全部搬完,每天要搬动十个箱子。就算是银行走账,也要分拆成十几二十个账户,先化整为零出境,然后再化零为整,打进指定账户。单单是通过F省景盛诚公司和香港鼎聚鑫公司之间一对一配合运作,短时间内也很难办得到。

  估计事情的真相应该是,姓郑的“地下钱王”指定F省景盛诚公司的张老三出面,受理林瑞福的事情;而香港那边则由鼎聚鑫公司出面,向林瑞福汇报境外的操作情况。

  以林瑞福的聪明,他自然也明白这背后还有一层层机构在分头一块操作,只是这些机构对林瑞福来说,他既不能具体说出是哪家和哪家,也和他林瑞福没有过任何接触,现在出了事情,他当然要紧紧揪住在境内的张老三不放。

  但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李大卫从那三大本笔记本的记录中,已经对林瑞福过去和张老三之间的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