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并都在较短时间内跃升为当地收听率名列前茅的广播媒体。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2003年12月2日,原中央三套“文艺调频”全面改版为只针对青少年歌迷播出的纯流行音乐电台“音乐之声”。据新生代市场调查公司2002年12月至2003年7月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音乐之声”自开播以来,依据听众最常收听某一电台人群的分时人次得出的收听率排名数据来看,音乐之声的有效收听率大幅度领先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各系列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其他电台,在北京地区取得了3113%的收听率,位居第一,“音乐之声”已成为北京人第一爱听的广播频率;在广东,听众最常听的节目,首先是新闻时事,其次便是流行音乐;在江苏省广电总台广播机构的8套频率中,据AC尼尔森公司2004年4月的调查,江苏音乐台的收听率名列省级广播第二名。不少国际广告运营商在初次进入某地市场时,广播广告的首选便是音乐广播。 为何音乐广播会受到欢迎? 首先与音乐广播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有关。一份NBC授权委托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报告中说,广播已经越来越少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方式,而是被当作为某种其他行为的陪伴。也有人说,广播最富魅力的地方就是它的“软”,作为软性媒体,若能把握这一特点,在众多媒体中,广播就有了独特的光彩。音乐广播即是如此。无论哪种门类的音乐,都基本上具有无害性,它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绪,它只要求听觉而不是更多器官的加入,由此展开想像即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很难处于一种专注的接收状态,人们要求短而精的信息,要求整体流畅的音乐娱乐,因此,无需劳神费力看文字、图像的广播,常常被当作“背景”、“伴音”而为移动人群,尤其是“信息缺乏恐惧症候群”所接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音乐广播带动广播媒体的再次崛起(2)
其次,音乐广播适应了当今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普遍加快,30年前人们围坐一堂固定收听广播的场景只留存在泛黄的相片里,广播正在由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随着城乡之间人群流动频率的加大,以及电视在乡村等边远地区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广播的核心受众群实际上正在由乡村转向城市;人们对品质的要求在逐渐提升,由收听调幅广播转向收听调频广播甚至数字音频广播。在这一状况下,广播受众的收听习惯已从以往的“固定收听”转向“移动中的清晰收听”,广播越来越多地担当起“贴身媒介”的角色,以往“严肃新闻的播讲”与“长篇大论的宣读”已悄然改变,“轻松娱乐的获知消息,在音乐与聊天中放松”已成为人们收听广播最重要的诉求。颇负盛名的美国传播学经典教材《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在“音乐节目”一章中喊出一个诱人的口号“音乐广播是一种生活方式”,曾让中国的DJ觉得遥不可及,而现在,它几乎已是部分中国人的写照。 第三,音乐广播更能彰显现代广播与受众实时互动的优势。来信、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BBS,或传统或现代,各种沟通手段多管齐下;畅谈观点、采访明星、点歌、聊天,全方位为听众提供音乐服务;举办歌迷见面会、音乐欣赏会、听众见面会,更撩起了广播的神秘面纱,缩短了传受之间的距离。 第四,音乐节目主持人,以不同于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软”性角度,提供音乐的伴随欣赏,传播音乐信息,引导受众的音乐审美趣味,甚至干预受众生活,成为一些青少年受众的“意见领袖”,拥有较为强势的话语权。总体而言,DJ们的影响力远远大过其他类型广播节目主持人,甚至在同一场合出现时,获得的掌声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情况也时有出现。 在中国广播人的共同努力下,广播业已走出低谷,以不可被取代的自身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的听众。一项最新调查表明,中国百姓中广播的接触率为644%,有7亿多人听广播,收音机的普及率达69%以上,都市人听广播的比例更高达72%。同时,广播媒体2002年广告额的增幅超过了20%,其中尤以北京最为突出,已超过40%。目前,尚未有以全国为样本的某一类型化电台的收听率和广告创收的统计数字,但是,音乐广播的贡献份额无疑是最大的。 可惜的是,新闻与传播学界的关注焦点,始终是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以广播为课题的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呈现出缺位的尴尬局面。以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现代传播》2002年第6期为例。本期共刊载45篇论文,其中,论及电视的论文17篇,论及广播的只有4篇。难怪业内人士有这样的调侃之语:“广播无学”、“广播的理论研究总是跟不上现实的发展”。 与此同时,广播从业人员因为工作强度大(不少人持续多年一天一档甚至两档直播节目),竞争压力大(多数电台以收听率的排名考核主持人绩效),有的电台还下达了广告指标,多数音乐节目主持人长期忽视对专业的学理性研究。这些对于理性地思考音乐广播非常不利。 我从事音乐广播的主持工作已有十数年,亲历过作为传媒者的心态和经验;2002年起在母校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学习期间,有意识地阅读了海内外大量有关音乐广播和DJ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实践与理论之间小有心得,希望通过本书的写作,整理积累经年的主持经验,提供大量的原生态节目案例,以期对我的DJ同行和音乐广播爱好者有所启发;也愿以此书和各地的大方之家共同探讨音乐广播的方方面面。    
音乐对解说的依存
黑格尔强调音乐是情感和心灵的艺术,它是一种“把观念内容从物质囚禁中解放出来”的声音,是“一种灵魂的解放”,是“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并“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 列维·施特劳斯说:“声音的特性是流逝、逃逸,永远同时间联系在一起,并且依附着运动。” MTV“设计师”之一的罗伯特·皮特曼认为:“音乐本身经常通过突出感情和情感应准确地发挥作用”,“不同形式的音乐所传播的意义和形象只有在它们带给我们别的事物时,即一种特殊态度或情绪时才有意义。情绪终究是没有内容的,尽管它们既有质又有量;它们在特殊体验和意义所处的世界内建构世界的‘基调’、‘肌质’或‘色彩’”。 这些权威人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自己对音乐特性的某种理解。音乐一向被称为艺术类别中“最抽象的艺术”,传统中对音乐属性的重要界定之一便是“不可造型”。换句话说,对音乐的欣赏只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与想像,这种体验与想像是通过抽象地聆听这样的途径进行的,而不可能在清晰明确的视觉观瞻中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与辨别,因为在此过程中,眼睛的观察牵制了双耳的体验,形象的明确削弱了思维的放飞。 音乐本身的只作用于听觉、非描写、时间线性、流动、抽象等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对听众介入想像力的要求,使得音乐广播中言语的解说成为必不可少。 音乐借助于言语的提示,可以明确揭示音乐的内涵,规定联想的线索和范围,从而增强音乐形象的具体性与明确性;同时,音乐广播中,各位DJ声音的不同色彩以及所产生的各异的表达风格,也能造成听众的自由想像,形成不同的收听体验,这也是作为大众传媒的音乐广播区别于音乐会、听CD的重要手段之一。 事实上,音乐需要DJ言语的解说,DJ的表达亦依赖于音乐的铺垫。言语得益于音乐,可以使语言所描绘的文学形象更富于情感性、形象性;再辅之以广播声音的第三个要素——音响,它具有言语与音乐所不具备的特定现场感与某种情绪色彩。声音三要素的结合可以从各个方面,作用于人的知觉、情感、想像、思维等心理因素,能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声音蒙太奇”的艺术效果。 声音三要素的结合,在横向上体现为各声音要素的选配及其转接关系,在纵向上体现为声音要素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声音三要素都具有相对独立的作用与意义。因而,DJ要融言语、音乐、音响于一体,对它们进行巧妙的有机组合,在共同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声音综合效能,可以更好地发挥声音诸要素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