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参加过海军却经常开小差。21岁时的初次作案其实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他和同谋犯……当地棒球队的裁判去抢劫印第安纳州穆尔斯维尔市的一家杂货铺,但是在作案时却惊慌失措,打了杂货商一通,结果一分钱没拿就跑了。 迪林杰几乎立即就被捕了,他接受了检查官宽大处理的许诺,承认了犯罪。最终他被判刑10~20年,实际上,只服了9年的刑。迪林杰在狱中结交了两个职业银行抢劫犯哈里·皮尔庞特和霍默·范米特。当这两个抢劫犯被转移去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市的州监狱时,迪林杰成功地争取到了和他们一起转移,并在那里遇见了他们匪帮另外两个未来的成员……约翰·汉密尔顿和查尔斯·马克利。这五个人决定出狱后结伙,并由经验最丰富而且最机灵的皮尔庞特当首领。当然,他们必须首先出狱。 迪林杰的表现突然好了起来,这给假释委员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他们在1933年5月22日提前释放了他。随后,他抢了两家银行,用抢来的钱买了手枪,并且把枪从监狱的墙上扔给了他的同伙。然而皮尔庞特还没有拿到这些武器,其他犯人就把他们交给监狱长了。另一批手枪藏在预定送给监狱衬衣厂的一个线桶中。这一回,计划成功了! 1933年9月26日,皮尔庞特匪帮逃走了! 但此时,迪林杰却被送回了监狱。在他去看一个女朋友时,警察抓住了他。10月12日,皮尔庞特匪帮冲进了俄亥俄州莱马市监狱,打死了行政司法长官,救出了迪林杰。从那以后,他们开始大肆抢劫银行。约翰·迪林杰的故事真正开始了。 虽然在这个匪帮里,哈里·皮尔庞特是无可争议的首领,但迪林杰却更加引起公众的注意:他头戴一顶时髦的白色平顶草帽,和出纳员与顾客谈笑风生,即使附近有一道敞开的门,他也还是像运动员一样一跃跳过出纳员身边的隔栏,这已成为他个人的象征。迪林杰匪帮叱咤风云,整个中西部都成了他们的狩猎场。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威斯康星州、南达科他州和特拉华州的银行全部被他们抢了个遍!他们抢劫银行,袭击警察的武器库,活动范围从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直至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他们逍遥法外,成为全国闻名的人物! 在印第安纳州作案时,迪林杰又一次被警方逮捕入狱。新闻界和地方政界人物把押解迪林杰到印第安纳州克朗波因特市监狱变成了一次狂欢活动! 但他令人难以置信地用一把木制假枪挟持了看守,成功逃走! 这时候,联邦调查局也已经参与了追捕,有两次差点逮到迪林杰,但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他遛掉了。 联邦调查局两名特工查到迪林杰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的一座公寓养伤。 特工们走上前敲门。 迪林杰的女朋友开了门,并且在门厅里尽力敷衍联邦调查局特工。 迪林杰乘机抓起一把枪,从惊恐的特工人员中杀出一条血路。 第二次,联邦调查局对迪林杰的家庭农场进行了监视。迪林杰再次用计骗过了FBI特工,当特工们在外边监视的时候,他早就从警戒人员身边溜走和家人团聚去了。 后来,联邦调查局终于得到了一个它一直期盼的线索。 1934年4月底,有人向联邦调查局告密,迪林杰等一帮匪徒藏在威斯康星州北部小波西米亚的一个旅游胜地。联邦调查局芝加哥办事处主任帕维斯紧急制定了一项作战计划,带同大批特工去了小波西米亚。局长埃德加·胡佛做好了向新闻界发布好消息的准备。 迪林杰在一家小旅馆开怀畅饮,特工人员穿过旅馆附近的矮树丛向迪林杰逼近。 慌乱的特工瞎碰乱撞,发出了声响。旅馆的看门狗吠叫起来,电灯一下子全都亮了。 迪林杰一伙亮出武器与联邦调查局特工短兵相接,一阵枪战。  
捕获〃一号公敌〃约翰·迪林杰(2)
来不及离开旅馆的旅客们糟了秧:一名客人被打死,另两名受了重伤。迪林杰匪帮的一个罪恶的新成员……〃娃娃脸〃纳尔逊从小屋里用机枪向树林里猛烈地扫射。屋外一片混乱!四面八方都是枪声,狗在狂吠,受伤者在痛苦地叫喊!特工们被灌木丛和铁丝网挂住了…… 此时,迪林杰及其匪帮已经从小屋后面溜了出去,消失在黑暗之中。 一名特工被打死,另一名负伤。 记者们没能从局长胡佛那儿听到好的消息。联邦调查局大大蒙羞! 为了树立联邦调查局战无不胜的公众形象,就必须尽早把迪林杰捉拿归案。于是,约翰·迪林杰被列为〃一号公敌〃,联邦调查局向全国发了通缉令。 印第安纳州警察局的迪林杰缉捕队已经声言一见到迪林杰就开枪。联邦调查局只有打死迪林杰才能挽救自己的声望。助理司法部长约瑟夫·基南〃愤怒地捶打桌子〃并发誓说,〃我不知道我们将在哪里或何时抓到迪林杰,但我们一定要抓住他!〃 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派赛穆尔·考利巡官带着一支特别缉捕队去加强帕维斯领导的芝加哥办事处。胡佛命令考利:〃盯住迪林杰。哪儿有线索就到哪儿去。逮捕与他哪怕有过很浅关系的每一个人。如果能够的话,就活捉他。〃 迪林杰也许是由于过多地使联邦调查局蒙羞而签署了自己的死刑令。 1934年7月21日,一个名叫安娜·赛奇的女人打通了帕维斯的电话。 她是印第安纳州一家妓院的鸨母,当时政府正准备以伤风败俗的罪名把她驱逐回其故国罗马尼亚。如果政府答应停止进行这一法律程序,作为回报,她愿意交出妓院的一个常客……她的朋友约翰·迪林杰。 帕维斯和赛穆尔·考利欣喜万分,急忙答应一定会尽力帮她的忙,并很快组织了一个精干的小分队。 22日晚上,他们接到了安娜·赛奇的电话通信,迪林杰将要和赛奇一起去芝加哥市奥格拉夫剧院看电影,他们约定在附近设下埋伏,届时赛奇将穿一套红色衣服作为标记。帕维斯反复叮嘱手下人:〃先生们,你们知道约翰·迪林杰的特征。如果我们发现他而让他逃脱了,对于我们联邦调查局来说将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电影散场了,观众涌出电影院大门,帕维斯仔细地搜寻着每一张脸。 10点半左右,迪林杰浑然不觉地走出了剧院门口,身边跟着穿红衣服的赛奇和另外一个叫波利的女人。特工查理·温斯泰德紧随其后。 波利注意到事态不妙,并迅速提醒了迪林杰。迪林杰一把推开身边的两个女人,转身从怀里掏枪。 为时已晚! 温斯泰德朝他连开三枪! 头两枪打中了迪林杰的心脏下面,他踉踉跄跄地往前又走了两步,这时,第三枪打中了他的头部。 迪林杰死了! 在华盛顿,闻听此讯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大喜,当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帕维斯和温斯泰德的〃惊人的勇敢精神〃大加称赞。司法部长卡明斯也发来电报,对这次大捷表示祝贺。 几天后,迪林杰被特工击毙时所戴的牛仔帽、墨镜、衬衣口袋里的一支雪茄、手里拿着的枪,被悉数在展览会上展示。之后,又全部存入了联邦调查局的〃荣誉室〃。 联邦调查局利用此案大做文章。约翰·迪林杰对于胡佛所领导的联邦调查局神话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以致于在这个匪徒死了数十年后,这个案件依然还能吸引众人的想像力。 由于清除了迪林杰,联邦调查局不仅赢得了荣誉,而且使美国公众永远对它感恩戴德!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爱德华八世退位真相(1)
1930年,英国王太子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结识了37岁的沃丽斯·沃菲尔德,他被沃丽斯的幽默乐观、优雅高贵深深打动,爱上了这位已经结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 1936年,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继位,成为爱德华八世。但是他与沃丽斯的婚事为英国国教教规所不容。在放弃沃丽斯和国王逊位的选择中,爱德华挑选了他心爱的女人。1937年12月11日,他放弃了仅仅继承了325天的王位,成为温莎公爵。几个月后,爱德华与沃丽斯在法国结婚。 二战爆发前,联邦调查局从德国王室成员维尔兹堡爵士处得到情报:英国王室和政府遗弃了温莎公爵夫妇是因为怀疑他们是纳粹德国的支持者。 维尔兹堡是英国玛丽王后的亲戚,十分了解英国王室的内情。他向联邦调查局提供了许多爱德华与沃丽斯的消息,包括温莎公爵在移居法国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萎靡不振、酗酒度日的狼狈窘境。他甚至提到了公爵夫人在巴黎的一次聚会上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