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机关的机关-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验证,若切实可行,将进入前两类谋划,或成为现实问题的决策,或者确立为解决长远问题的战略和策略。
  总的来说,各级机关,不论层次高低或单位大小,它总会有现实性、紧迫性的问题;总会有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总会有前瞻性、探索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运筹谋划,是机关人员的天职。
  

做到能参善谋(3)
四要掌握谋划方法。方法譬如“船”和“桥”,过河没有船和桥不行,机关干部出谋划策,不掌握正确方法也不行。首先要围绕中心工作搞谋划。中心工作是党委、领导最关注、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一个单位中心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的兴衰成败。机关干部必须时刻注意围绕中心转。要强化参与中心的意识,特别是对党委、领导统一组织的抓中心工作的各项活动,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更多地了解中心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出谋划策的主动权和发言权;要强化服务中心的意识,机关各部门都是党委、领导的具体办事机构,要把服务保障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心工作上,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排除干扰,创造条件,特别要在如何为中心工作的完成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出谋划策;要强化服从中心的意识,妥善处理好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矛盾,当业务工作与党委统一抓的中心工作在人力物力上发生矛盾时,要主动服从中心工作,不能因小失大。其次要围绕主要矛盾搞谋划。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每个单位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领导机关的工作就是为了解决矛盾的,解决一个矛盾,工作就会前进一步,解决了主要矛盾,单位全面建设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机关干部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要能拿出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和章程。这就要求机关干部在工作中,注意准确地捕捉主要矛盾,并对矛盾深入研究,及时提出解决矛盾的看法和办法。再次要围绕棘手问题搞谋划。所谓棘手问题,就是情况复杂、困难较多、阻力较大、头绪较乱、积重难返的问题。这类挠头事,一般具有复杂性、严重性、敏感性的特征。复杂性是指有的问题本身就是一团乱麻,加上其他因素,从而使每个细节上的差错,都可能引发出新的或更为严重的问题;有的问题“拔出萝卜带出泥”,旧的问题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严重性是指棘手问题经常伴随着比较严重的性质与后果,要么关系重大,要么为党纪国法所不容,群众反映强烈,上级领导关注,对单位和个人影响深远。敏感性是指这类问题常常与某些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处理起来这些人就会很敏感。此外,有的棘手问题还有一定的突发性,应当说,棘手问题的形成常常呈积累性,但是这类问题的爆发往往呈突发性,势头猛,变化快,难以驾驭。机关干部如果能在解决棘手问题上开出药到病除的良方,那将为党委、领导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对全局工作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机关是领导的“耳目”和“外脑”,是协助领导做决策的,不是代替领导做决策的。准确领会和理解领导意图,也是机关干部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
  这里所说的领导意图,是指领导在布置工作、下达任务、做出指示时的本意或精神实质,希望达到的目标和效果。领导意图,既反映了领导对某项工作的思想和要求,又体现了
  其独特的领导艺术、思维方法和处事原则,往往具有切中要害、揭示规律、触及本质的特点。只有把领导意图理解准、领会透,出谋划策才会贴谱、上道、顺劲。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机关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要么把领导意
  图搁在一边,自己想咋干就咋干;要么理解不深,把握不全,与领导的本意相差甚远;要么“鹦鹉学舌”,没有创造性;要么不琢磨事,只琢磨人,看领导脸色办事,领会不了真实意图。一位领导经历丰富的将军告诉我,平时工作中,机关草拟的某些文件,一遍又一遍被打回来,其中多数不是文字问题,而是与领导意图不吻合,即使是文字问题,也说明没有正确表达领导意图。在领会领导意图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领导的意图要坚信不移。任何东西,除非你相信它,
  否则不会有丝毫的力量。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而且也可能各有各的道理。同一个问题,有这方面的事实,也有那方面的事实;有表象性的事实,也有实质性的事实。领导定的事,有他定的理由;如果你想否定,也能找到否定的理由。但是,作为机关干部,切忌用怀疑的眼光打量领导意图,这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工作纪律。领导考虑即使有不周到、不完善的地方,机关也要千方百计地去丰富、完善和发展,不能千方百计地去怀疑、否定和推翻。1949年建国前夕,全国政协召开会议商讨新中国成立的具体事宜。会前,毛泽东主席提出,“开国大典的礼炮要放28响”。毛主席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人,他不知道也懒得知道国外最高礼遇的炮响是21响。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有人提出质疑,毛主席也未作解释,只叫大会筹委会的唐永健同志起草个说明,说明怎么写,他也没交代。唐永健同志完整准确地理解了毛主席的意图,他想:28响就是28响,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到1949年刚满28岁,28响就是28年党的发展史的礼赞。说明送上去后,毛主席二话没说,挥笔就签上了他的大名。就这样,新中国在28响礼炮的轰鸣声中诞生。
  

做到能参善谋(4)
其次,对领导的意图要仔细品味。据说,当年,“东北王”张作霖在一次宴会上给日本人书写条幅,有意落款为“张作霖手黑”,秘书不知其中的讲究,好意提醒应为“手墨”。张作霖听罢大加训斥:我难道不知道“墨”字下面有个“土”?事后他解释说,正是因为日本人索字,才不能带土,这叫“寸土不让”!原来张作霖是选择一种暗示性方法来表达真实意图,秘书不懂其中的奥妙,自然理解不了真实意图。在机关工作,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领导的意图表达得非常明确,这时正确理解贯彻比较容易。但有时领导的意图表达得十分隐晦模糊,有时可能只是某种暗示,在这种情况下理解领导意图的难度就大一些。比如,领导对某个事情或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不好明确表态,这时可能选择一种模糊的表达方式。领导签上一个名,或者画上一个圈,这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需要机关人员慢慢去体味。还比如,领导交代任务,就是简单的几句话,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你对领导意图似懂非懂,也不多问,便凭想当然办事,结果,事办完后很可能与领导的要求南辕北辙,给领导留下个不会办事的印象,费力不讨好。有经验的机关干部,在接受领导交代的任务后,不是匆忙动手,而是首先把领导关于此项任务的意图搞清楚,把任务的性质、目的、要求搞清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般来说,领导交代的事项,大都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标准、注意事项等。机关干部在接受领导交办的事项时,一定要把这三个要素搞清楚。当领导交代的任务比较凌乱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归纳整理;当领导交代的任务过于简单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发挥完善,简要地口述自己对任务的理解,得到领导认可后再行动;当领导交代的任务超越客观实际,难以完成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调整,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通过把握三要素,为正确把握领导意图奠定基础。
  再次,对领导的意图要经常琢磨。对领导意图的理解把握,除了从党委决议、领导讲话、重要工作部署去领会外,还要把工夫下在日常工作中,下在经常琢磨上。遇到重大任务或重要情况,主动请示,问一问领导有什么考虑;领导阅读文件、报刊和资料后,看一看有什么批注,有什么新的思想;领导与你交谈中,听一听有什么新的决心意向;领导批评表扬时,理一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具体来讲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从领导的言谈中捕捉。机关人员要及时记录领导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的系统或随机讲话、谈话,善于将其联系起来,从中分析意图。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