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鲁克管理经典-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葱纬闪俗时局饕甯牧夹灾实闹饕枷胩逑担纯魉怪饕寮捌淞髋煽魉寡伞F渥匪嬲咭菜婧蟊怀莆强魉怪饕逭摺!胝咦ⅰ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1章系统化的企业家精神(5)
弗里德曼货币学派(Friedmanites)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货币学派在理论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译者注
  供给学派(Supplysiders)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译者注萨伊是亚当·斯密的忠实崇拜者。他将斯密的《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1776年)翻译成法文,并终生不倦地宣扬斯密的思想和政策。但是,他本人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也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观念,却是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格格不入的。古典经济学讲求将已然存在的事物予以最优化,这与目前经济理论的主流思想(包括凯恩斯主义、弗里德曼货币学派以及供给经济学派)是一致的。它注重使现存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并力求均衡的建立。由于它无法解释“企业家”这一现象,因此将“企业家”归入“外部力量”,与气候和天气、政府和政治、瘟疫和战争以及科技等归为一类。当然,传统的经济学家(无论他们属于何种学派或何种“主义”)并不否认这些外部力量的存在,且承认其重要性。但是,这些外部力量并不是他所研究的世界的一部分,不能以他的模型、方程式或预测加以解释与说明。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是第一位回归萨伊观点的主要经济学家。在他1911年发表的经典之作《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ynamics)中,熊彼特与传统经济学决裂。他的这一举动,远比20年后凯恩斯的所作所为更为激进。他主张,由创新的企业家所引发的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这也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精髓所在,而非古典经济学家所主张的均衡和资源的最佳配置。
  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1937~1941年担任美国“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48~194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他早期成名之作。熊彼特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译者注萨伊关注的重点是经济领域,但是他的定义却只要求资源是属于“经济的”范畴。事实上,这些资源不一定是用于传统上被认为属于“经济的”东西。教育通常不被认为属于“经济的”范畴;而且经济标准当然也根本不适合来决定教育的“产出”(虽然没有人知道哪种标准比较适合)。但是,教育的资源却一定是经济资源。事实上,它们与用于最明确经济目的(如生产和销售肥皂)的资源是相同的。用于人类所有社会活动的资源都是相同的,都是“经济的”资源:例如资本(即抑制现在的消费,以换取未来期望的资源);物质资源(无论是土地、玉米种子、铜、教室还是病床);劳动力、管理和时间等。因此,尽管企业家精神一词源于经济层面,但它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范畴。除了那些称之为“存在主义”和“社交”的行为外,它适合于人类的所有行为。我们目前已然了解,无论是在哪个领域,企业家精神的差异都是微乎其微的。教育领域的企业家和医疗保健领域的企业家,在这两大领域都已是硕果累累,他们与身处企业界或工会的企业家所做的事情基本相同,使用的工具基本相同,遇到的问题也基本相同。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章系统化的企业家精神(6)
企业家视变化为健康的标准。通常,他们自己并不引发变化。但企业家总是寻找变化(这一点也定义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对其做出反应,并将其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
  Ⅲ
  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家精神充满了巨大的风险。确实,那些非常引人注目的创新领域,如微型计算机或生物遗传等高科技领域中,企业的失败率非常高,而成功的几率甚至幸存的几率却似乎相当低。
  但是,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定义来看,企业家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其中必然存在着失败的风险。但是,即使他们只获得勉强的成功,其回报也足以抵消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此,我们对企业家精神所预期的风险,应该比最优化的风险还要低。事实上,当创新是正确而有利可图的时候,即创新的机遇已经存在的时候,再没有比采取资源最优化更有风险的了。从理论上说,企业家精神应该是风险最低,而非风险最高的方式。
  事实上,许多企业家型组织的平均成功率相当高,足以驳倒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的风险极高的普遍论调。
  例如,美国的贝尔实验室(Bell Lab)是贝尔电话公司(Bell Telephone System)的创新部门。从1911年设计第一个电话自动交换台开始,到1980年设计出光纤电缆,其中还包括晶体管和半导体的发明以及运用于计算机上的理论和工程工作,贝尔实验室在这70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贝尔的记录显示,即使是在高科技领域,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也可以是低风险的。
  IBM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高科技领域——计算机行业中,与电力和电子行业的“老手”竞争,但迄今为止,尚未遭遇重大挫败。虽然是在一个较为平凡的行业中,全球主要零售商中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大公司——英国玛莎连锁百货公司,也从未尝过败绩。全球最大的消费品生产厂商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同样拥有近乎完美的成功创新记录。位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中等技术含量”公司 3M公司,在过去的60年中,创立了近100家新企业或全新的主要产品生产线。在这些企业所进行的创新里,有4/5均取得了成功。这只是企业家以低风险从事创新活动的小范例。当然,以低风险从事企业家活动的成功个案中,有许多是纯属侥幸,或是天公作美、歪打正着,或者只是运气好。
  此外,还有很多个体企业家创办新企业,也显示出很高的平均成功率,这也足以反驳企业家精神具有高风险的论调。
  企业家精神之所以具有“风险”,主要是因为在所谓的企业家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大多数人缺乏方法论,违背了基本且众所周知的法则。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尤为如此。确切地说(第9章将会讨论到),从本质而言,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比起其他创新——基于经济理论和市场结构的创新、基于人口统计特征的创新,甚至基于看起来有点虚无缥缈的认知和态度(如世界观)上的创新——更加困难,且风险更大。但是,即使是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精神也不一定具有“高风险”性,贝尔实验室和IBM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然而,它的确需要加以系统化,也需要加以管理。最重要的是,它应该以有目的的创新为基础。
  

第2章 有目的的创新和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1)
有目的的创新和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企业家从事创新,而创新是展现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创新活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创造财富。事实上,创新活动本身就创造了资源。人类在发现自然界中某种物质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之前,“资源”这种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那时,每一种植物皆为杂草、每一种矿物皆为岩石而已。100年前,从地下渗出的石油以及铝土矿(即铝的原材料)都还不是资源,当时,它们只是令人讨厌的东西,因为它们让土壤贫瘠。过去,青霉菌也是一种有害的细菌,而不是一种资源。当时的细菌学家在做细菌培养的时候,必须费很大工夫才能保护培养菌免受它的侵害。到了20世纪20年代,伦敦的一名医生——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这种“有害的细菌”就是细菌学家苦苦寻找的细菌杀手。从此,青霉菌才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
  亚历山大·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