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我们现在开始纠正这个犯了60年的错误,包括:许多“商学院”摇身一变变为“管理学院”,这些学院提供的“非营利管理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以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为招生对象的“高级管理人员管理课程班”大量涌现。
尽管如此,认为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假设仍然没有被动摇。因此,提出和大声地喊出“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像医学不等于产科学一样。
当然,不同组织有不同的管理方式,毕竟,使命决定战略,战略决定组织结构。管理连锁零售店和管理天主教教区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尽管存在这样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即这种差异比连锁店或主教认为的要小得多);空军基地、医院和软件公司也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各类组织使用的术语上。然而,这些差异主要应该体现在应用上,而不应该体现在管理原则上。不同组织的任务和挑战也不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所有这些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在解决人事问题上花费的时间相差无几,而且他们总是面临几乎相同的人事问题。在这些组织关心的问题中,90%左右的问题都是普遍性问题。对于最后10%的问题,企业与非营利性机构之间的差异与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如跨国银行与玩具制造企业)的差异并无太大差别。在所有组织中,无论是企业还是非营利性机构,只有这最后10%的管理问题才是这些组织所独有的使命、文化、历史和专业用语需要解答的问题。在21世纪,由于发达国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的部门多半不可能是企业,而且事实上,企业也不是20世纪发达国家保持增长势头的部门,因此关于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的提法变得尤其重要。现在在所有发达国家中从事经济活动,即在“企业”中就业的人口,在整个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与100年前比降低了许多。那时,所有参加工作的人都是通过参与经济活动(如务农)来谋生的。20世纪,发达国家保持增长势头的部门是“非营利性机构”,即政府、脑力劳动者、卫生保健和教育。100年来(或至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来源的企业的数量逐步减少。据我们预测,21世纪,发达国家保持增长势头的部门将不是“企业”,即有组织的经济活动,而很可能是非营利性社会部门。同时,这些部门也是今天最需要管理的部门,通过实施有系统、有原则和以理论为指导的管理,这些部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产生最大的能量。因此,通过对假设的分析,我们总结出第一个结论,而管理学只有建立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对它的研究和实践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管理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工具。
第1章 管理的新范式(4)
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
19世纪末期,凤毛麟角般的大型组织(如企业、政府的行政机构和庞大的现役部队)的突然出现促使人们开始重视管理和管理研究。
一个多世纪以前,对组织的研究就开始以以下一个假设为基础:
企业应该具有,或者必须具有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
这“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所指的内容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是,对这样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的探索一直延续到今天。法国的亨利·法约尔(1841—1925)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第一次着手处理企业的组织结构问题。他管理的煤矿开采公司是当时欧洲最大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管理不善的企业之一(然而,他的著作直到1916年才问世)。大约在同一时期,在美国也出现了第一批研究组织形式的管理实践者,包括约翰J。洛克菲勒(John JRockefeller)、摩根(JPMorgan),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他的学说现在仍然值得研究,而且其影响力最持久。不久,如上所述,伊莱休·鲁特(Elihu Root)将组织理论应用到美国陆军,而鲁特曾担任卡内基的法律顾问。同时,1870年创办了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格奥尔格·西门子(Georg Siemens,1839—1901)采用其好友法约尔的组织概念,拯救了奄奄一息的西门子电气公司(大约在1895年),该公司是由其堂哥沃纳·西门子(Werner Siemens,1816—1892)一手创建的,但在他去世后却变得群龙无首。然而那时,许多人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组织结构的必要性。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根本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在他去世之前,他曾经撰文提出“业主及其帮手”的概念。亨利·福特(Henry Ford,1863—1947)就是根据这个概念,即没有结构的概念,尝试管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公司(在进入20年代末期前,这个称号保持了许多年),直至其去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正式的组织结构的必要性。但是,同样也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发现法约尔(和卡内基)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al structure)不是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落幕,皮埃尔·杜邦(Pierre SDu Pont,1870—1954)和阿尔弗雷德·斯隆(1875—1966)先后提出“分权化管理”(decentralization)的概念。因此,我们最近几年一直在宣传“团队”是一个适合做一切事情的恰当的组织形式。
然而,我们此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所谓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是不存在的,只有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每个组织形式都有独特的优势、局限性和特定的应用方式。我们认识到,组织不是绝对的,它是提高人们在一起工作的效率的工具。同样,一个特定的组织结构是与在特定的条件下,在特定的时间执行特定的任务相匹配的。
现如今,关于“等级制度已经终结”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显而易见是不对的。任何机构都要有能拍板的负责人,即“老板”,他可以做出最终的决策,可以要求其他人遵守这些决策。当集体处于危难之际时(每个机构迟早都会遭遇这种情况),所有成员只有遵循明确的指令才能幸免于难。如果船要沉了,船长不会召集大家开会,他只能选择下命令。如果要挽救这艘船,每个人都必须服从命令,必须准确无误地知道向哪里撤退和采取什么行动,而且在服从命令的同时不得“参与”决策或提出任何异义。集体的所有成员摆脱困境的唯一希望就是“等级制度”和毫不犹豫地接受它。 。 想看书来
第1章 管理的新范式(5)
有些情况下,机构需要深思熟虑,有些情况下需要团队协作。
组织理论认为,所有机构都具有相似的性质,因此应该采用相同的方式组织整个企业。法约尔提出了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的假设。20世纪20年代,阿尔弗雷德·斯隆采用完全相同的方法组建通用汽车公司的所有拥有自主权的部门。30年后,即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大规模重组的过程中,组建一个只有几十个研究人员、仅仅为美国空军执行开发任务的“麻雀型”科室,其组建方法必须与组建拥有几千员工和制造标准产品(如在厨房使用的烤面包机)的庞大“队伍”的方法相同,否则仍旧会被视为“旁门左道”。“麻雀型”开发小组实际上五脏俱全,制造经理、人事经理、财务经理和公共关系经理各有一个人员配置。但是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即使是在法约尔的“典型的制造公司”中都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同时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汇风险管理日趋成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完全集权化的管理方式。企业中的任何一个部门无法单独处理本部门的外汇风险。但是,同一个企业,在向客户(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时,需要拥有几乎完全独立的自主权,独立的程度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分权化管理方式。每一个服务人员都需要成为“老板”,企业的其他部门围绕服务人员的指令开展工作。某些形式的研究活动需要标准的职能型组织,各类专家“各司其职”,独立开展工作。然而,其他种类的研究活动,特别是前期需要决策的研究活动(如某些医药项目的研究活动),从一开始就要求团队协作。同时,这两种研究活动经常是同时进行的,而且是同一个研究机构的项目。认为“企业必须具有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的观点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错误观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