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将国家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变成大量的不良贷款。中国银行系统的崩溃将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可怕后果,因为富有活力的中国经济是现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发动机。
诺曼送给斯特朗一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923年发表的《币制改革论》(Tract on Monetary Reform),斯特朗评论称,“他(凯恩斯)的某些结论毫无根据,极其缺乏美国事务和联邦储备体系的知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凯恩斯倡导通过赤字财政进行需求管理,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从英镑霸权到美元霸权(4)
在战后经济重建上,欧洲的重大错误是力图通过回到金本位重建与过去一样的好景,而对于新的未来没有什么远见。由有钱阶级组成的民主政府从没落的君主政体继承了权力,它并没有充分理解作为统治者的君主消失的含义,有钱阶级试图维持的民主政府下的金融体系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欧洲国家政治选举权的扩大使政府和中央银行家更难以抵制选举的压力:增加社会支出,满足提供低利率的充分流动性的需求,以及高度地容忍适度通货膨胀,以减少失业,而不管这些国家政策对国际金融体系结构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虽然美联储称其是政治独立的,但它自其成立之日以来就从未超脱于美国总统选举的政治。在去世前不久,斯特朗还是欣慰地信奉,欧洲的重建实际上已完成,其国际主义政策已成功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他死后不到十年,整个世界又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在1929年,美元仍然是由黄金支撑的。美国政府规定1美元兑换2322格令“格令”(grains),又译“谷”,系英美制最小重量单位,1格令等于00648克,原为小麦谷粒的平均重量。——编译者注黄金,也就是2067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当股票价格的增长高于实际经济增长时,美元就有效地贬值。价格涨了,购买同量的股票需要更多的美元。但金价还是稳定在2067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从而,黄金贬值,美元高估,买卖的公众一窝蜂地购买黄金,将现金注入经济,这进一步助长了股票交易。金矿业股票的价格上涨了600%。但由于金本位,美联储在不能重新估价美元与黄金的汇价的情况下,不可能印发超过其持有黄金比例的美元。货币数量理论正好迎合了金融泡沫,因为股价上涨了,而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其演变是极端的。由于金本位,总有一天,会发生某人不先卖出,就无货币买进的情况。当卖出开始后,债务泡沫就会爆破,恐慌也就随之来临。当股市崩盘时,恐慌性抛售将迅速席卷大多数购买股票而不购买黄金的投资者。由于金价固定,黄金不会因总体的通货紧缩而价格下跌,黄金持有者与股票持有者相比,表现得特别好。
斯特朗没有考虑到,在1925年英镑恢复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之后,当美联储降低贴现率,以缓解英镑估价过高的市场压力时,世界经济将不再扩大,因为与黄金挂钩的货币没有任何弹性,留给美国经济一个没有任何收益增长支持的金融泡沫。英国控制的金本位证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紧身衣,而不同于90年代末基于强势德国马克的带来通货紧缩的《马约》“一致标准”。在柯立芝—胡佛时代,诺曼和斯特朗鼓励以投机消除黄金引起的通货紧缩。
美联储的融通性货币政策(acmodative monetary policy,又译调节性货币政策)造成了美国的泡沫经济,与1987年以来格林斯潘的泡沫经济类似。但有两点差别:1930年,美元是由黄金支撑的,而1987年它只是一种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1930年,世界货币体系建立在英镑霸权的基础上,而当今它建立在美元霸权的基础上。1929年秋,华尔街泡沫正接近其不可持续的顶峰时,它给人一种美国经济欣欣向荣的错觉,于是诺曼大幅度地降低英国的银行利率,试图刺激英国经济的同步发展。短期利率下调给英国的跨国银行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它们持有大量以高利率借来的长期基金,现只能放出低利率的短期贷款。它们不得不从纽约遣返英国的热钱,以弥合破坏性的利率鸿沟,却让纽约的投资者身处困境,同时无法借助于利率杠杆。这是热钱蔓延的第一个案例,而1997年打击亚洲银行的是反向的流动:亚洲的银行借来低利率的短期贷款,再放出高利率的长期贷款。当由于本地货币汇率下调,利率上升时,借款人拖欠债务,信贷制度于是崩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重创所有亚洲经济体。1997年7月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金融崩溃引起香港、新加坡等具有高流动性的强健市场的崩溃,当时投资者在流动市场上抛售,以筹措资金挽救他们在非流动性市场的地位,这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错误地诊断为只是稍纵即逝的暴风雨,随着流动性的暂时转移,它就会风平浪静。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严重错误的建议,投资者抛弃良币,追逐劣币,既打击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又无法解决泰国问题。 。。
第二章 从英镑霸权到美元霸权(5)
1997年7月开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造成香港、新加坡等充满活力的流动性市场上的大量抛售,到10月份甚至影响到华尔街。但泰国的物价下跌并不是由于国内的潜在买家手里没钱。问题是,泰国股价是以本国货币衡量的,当泰铢盯住美元的汇率开始瓦解后,以外汇衡量,泰国股价迅速下跌。这样,随着泰铢自由落体式地快速贬值,以本国货币作为收入的泰国公司股票,包括已签订以本国货币支付的健康的出口公司股票,都逻辑上自然地崩盘了,而根据本国货币衡量,那些以硬通货作为收入的公司股票其实升值了。投资者不愿变现资产,以免遭受损失,就设法不抛售,其结果是追加保证金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者需按期货合约价格的一定比率交纳少量资金作为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这种资金就是期货保证金。初始保证金是交易者新开仓时所需交纳的资金。它是根据交易额和保证金比率确定的。而交易者在持仓过程中,会因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而产生浮动盈亏(结算价与成交价之差),因而保证金账户中实际可用来弥补亏损和提供担保的资金就随时发生增减。浮动盈利将增加保证金账户余额,浮动亏损将减少保证金账户余额。保证金账户中必须维持的最低余额叫维持保证金。当保证金账面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时,交易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补充保证金,否则在下一交易日,交易所或代理机构有权实施强行平仓。这部分需要新补充的保证金就称“追加保证金”(margin calls)。——编译者注。投资者持续追加保证金的动机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声明,该组织称,危机只是暂时的,援助即刻就到,也就几个月,问题就会解决。但口头承诺的援助从未兑现过。兑现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附有条件”的计划,将处于困境的亚洲经济体推到了崩溃的边缘,该计划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外国债权人。“暂时的”金融危机被制造成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
其间,地缘政治发挥了巨大作用。美国财长罗伯特·鲁宾在初期就决定,泰国危机是亚洲的一个小问题,并告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亚洲办法解决问题,但不能让日本当头。香港捐出了10亿美元,基于对鲁宾的泰国问题将被控制在泰国境内(毕竟,冷战时期,泰国是美国的忠实盟友)这一说辞的盲目信任,中国也捐献了10亿美元。1997年12月,韩国爆发危机。鲁宾又认为,这是亚洲的另一个暂时性问题。韩国中央银行吐血抛售美元储备,设法支持盯住美元、估价过高的韩元,到了12月底,仅剩几天时间,其美元储备就难以为继。鲁宾还是坚持他的道德风险立场,直到其财政部助手星期天早上告诉他,巴西人手中持有许多韩国债券。如果韩国不履行还债义务,巴西的经济就会崩溃,而美国的银行也会遭受重创。直到那时,鲁宾才让花旗银行下一个周二在韩国制定一个重组计划,并与美联储沟通,允许美国的银行将韩国的短期债务转化为不用付息的长期债务,这样,那笔债务就不是不良资产,从而,使美国的银行免于遭受必要的资本注入使利润下滑的负面影响。
三、大萧条可能更严重地重演
1931年9月,由于英国无法履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