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可能,从而使美国例外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可能。
凯恩斯主义的出发点是,充分就业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在适当工资水平的充分就业情况下,通过调节性货币政策就可以最好地处理所有其他的经济无效率。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将这个原则颠倒了,它将偏爱转向供给(生产),货币主义者支持萨伊定律,对通货膨胀十分恐惧,他们宣称失业是反通货膨胀的一个必要工具,从长期看,稳健货币将产生最高的可能的就业水平,但一直存在着一定水平的失业率,他们称这种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其经济学术语就是非加速通涨失业率(NAIRU,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
没有任何单一的经济体能以牺牲世界上其他相互依赖的国家为代价长期获利。目前迫切需要重组全球金融体系结构,以恢复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制度,调整世界贸易体系,体现基于全球充分就业与工资和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的真正的比较优势理论。做到这一点,关键的出发点集中在美元霸权上。
三、美国的货币政策与美元霸权原载《亚洲时报》2003年8月14日的“美国选择性的强势美元政策”(Americas Selective Strong Dollar Policy)。
从2002年开始,美元相对于欧元已经从其峰值跌落了30%,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也在贬值,但美国现政府仍然正式称,将维持长期的强势美元政策。本部分首先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的情况,其次分析这一政策走入危机并开始采用弱势美元政策的原因,最后总结指出,美国货币政策的实质是选择性的强势美元政策。具体而言,美元贬值是有选择性的,美元主要针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而对亚洲国家等出口国仍维持强势,并且美元不可能大幅贬值,这是美国维持美元霸权,从而维持资金和廉价商品流入美国所必需的。从新帝国主义的美元霸权视角出发,可以深入地剖析美国货币政策的实质及其可持续性。 。。
第一章 美元霸权与新型全球帝国(7)
(一)十年的强势美元
由于2003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接近6000亿美元,联邦赤字达到4500亿美元,这样美国每个工作日需要吸引大约50亿美元的资金,这些资金的大部分来自海外。这相当于美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5%。假定保守的货币周转率为5,外国资金流入支撑了25%的美国经济。弱势美元被认为能够更容易地满足上述融资需求,并有助于减少贸易赤字,这是通过使出口更为便宜和进口更为昂贵实现的。但是,美元不断贬值将减少外国持有的美国债券的资产额,促使美国债券的持有者卖出债券。从而,美国财政部选择性的强势美元政策的目的在于,阻止日本等美国债券的大的外国持有者退出美国债券市场,保证美国所急需的资金留在美国。
美国政府已经锁定强势美元政策近10年了。从克林顿政府到现任小布什政府都一直正式执行强势美元政策,而美国财长约翰·斯诺在2003年7月中旬于法国召开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界定的强势美元政策却被市场解读为美元走弱。斯诺解释说,“你们希望货币强势,就是希望人们对你们的货币有信心,也就是说,你们希望看到一种作为良好兑换媒介的货币”。这描述的是稳健美元政策,而不是强势美元政策。斯诺所言的真实意图是,希望日本和中国等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
从2002年开始,美元相对于欧元已经从其峰值跌落了30%,但这还没有到终结强势美元政策的地步。美国一直乐观地看待美元仅仅相对于选择性的货币快速下跌。自美元在2003年6月中旬达到该年的低点以来,美元兑欧元已反弹了6个百分点。美国政府的政策目标将是维持对长期美元市场的支持。
在克林顿执政期间,被普遍认为是强势美元政策之父的罗伯特·罗宾,在1995年1月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之后不久,就宣布了强势美元目标。罗宾理解,根据里根政府的马丁·费尔德斯泰因(Martin Fieldstein)经济学研究结果,资本账户盈余可以解决经常项目赤字。强势美元是资本账户盈余加经常项目赤字战略的关键,这是美元霸权的中心环节。
该政策充分利用了其他国家以低估的货币进行出口竞争的本能偏好。美国将对世界的出口经济体开放其巨大的市场,并迫使它们的资本流入,为美国的贸易赤字融资。强势美元确保美国公司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使全球一起支持强势美元。美国贸易伙伴的中央银行如果想使其货币免受投机性攻击,美元霸权就迫使它们以美国债券和资产的形式持有其贸易盈余。国内货币贬值将引起国内利率提高,从而使需要清偿和分期偿还的美元贷款更为昂贵。
克林顿时期的预算盈余并没有减慢资金的流入,这易于兼并、收购的融资和新股发行(IPOs)。充裕的资金和贷款来自于出口经济体低工资工人及其微薄退休金的支持,它们使美国经济能够在新的科技领域冒险,例如,这些领域包括驱动网络公司升温的数字电讯业,孕育对冲基金业的结构性金融业,以及各种新出现的金融和会计业。财富创造的速度与美国印发美元的速度相当,几乎没有通货膨胀的惩罚。世界的其他国家把他们消费不起的产品运送给美国消费者,交换回来的是满足美国消费者负债能力的美国金融系统的美元纸币(它们只是一些纸张)。
一个称作金融服务的新经济部门开始形成。这就是“强势美元符合国家利益”这句口号的真实意义。美元是一种法定货币,却被使用为世界贸易和金融的储备货币,美元霸权使美国能够向世界其他国家征税。世界工人的生计开始依赖美国消费者持续负债的胃口,而美国消费者的负债来自于世界低收入国家政府对美国的贷款(指它们持有的美元债券、美元储备等美元资产)。新帝国主义通过世界穷人为世界富人的高生活水平融资来运行。这超越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和资本剥削劳动力理论。在新自由主义金融全球化中,不仅劳动力,而且甚至资本也来自被剥削国。
若不是从低工资工人那里压挤挣来的资本在华尔街通过欺诈和庞氏骗局被挥霍浪费的事实,《华尔街日报》所称的民众资本主义倒不是什么坏事。由于国外资金流入而得到融资的新冒险业确实增强了美国经济。但是,由于除了美元之外,美国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少,美国实体经济的增长没有资金流入快时,过多的资金很快地流向大规模的金融操纵和欺诈,从而导致诸如美国长期管理公司、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环球公司的金融丑闻以及成千上万其他不为人所知的公司破产。
第一章 美元霸权与新型全球帝国(8)
由于众多的海外进口,美国的国内工作机会数以百万计地消失,与此同时,海外工人被告知要感谢野蛮工资和血汗工厂的条件,至少使他们免于饥饿。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美国官员并不承认他们的管制失败,而是欣慰地认为,金融衍生品已经抹平大规模的金融动荡。他们自称的“抹平”实际上是使破坏延续更长。
投机的财富效应掩盖了工资和工人福利的不断下降,而普通民众根本承受不起投机的风险。如今,伴随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的冲击和蓝领制造业及白领高科技部门的空洞化,美国经济可能面临长达十几年的低增长,而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作证称,通货紧缩的威胁仍然是“遥远的”,思考就业问题比从事就业问题更为重要。
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的证词,只有在一种全新的美帝国战略之背景下,才有其完整的意义。美国制造业和通信数码业的空洞化成为美国控制世界,以保护其离岸外包的无法抗拒的理由。毕竟,石油的分布是大自然配置的,而美国制造业和数据处理业的分布是“自由”市场配置的;美国既然已为保护石油供给而战,难道就不应该为保护制造业和数据处理业的供给而战?
在上述战略中,美国只需要保证两件事情:一是快速部署到全球各地的强大军事力量;二是印发美元来购买世界为出口到美国而生产的一切物品的美元霸权。由于国内农业被工业挤出,大英帝国进口食物的需要是合理的。同样,由于国内生产被金融服务业挤出,美帝国进口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也是合理的。
这一大战略有两个难点:一是为了建立理想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