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抱团打天下:美国施乐公司团队精神创造的奇迹-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部分而言,施乐已做得比许多公司都要好;我的一位老朋友,在几年前离开施乐,去替一名试着建立影印机代销商系统的创业家工作。创业家应该是有创造力,并且是崇尚自由的,但是我的老朋友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的新老板控制整个操作权,并且要求每个人都照他的方式做事,所有的限制与控制都比他在施乐的经验要严苛多了。

  公司小,并不代表就可以对一些大企业所遭遇的问题免疫。无论公司大小,品质管理的理念及工具往往非常有效率,但你不能只是谈论品质——你必须起而力行!

  假如你不能指认或满足客户的需求,就是没有品质。

  假如你不能授权,让员工有参与感,那你就不是强调品质。

  假若解决问题及持续性的改进不是你最优先重视的事情,你的工作或产品就谈不上有品质。

  与品质对话关于品质,我有话要说。它不是完美的,我有两个主要的抱怨要陈诉:

  其中之一是品质大师,尤其是戴明博士所不赞成的个人评估。我相信其目的是基于以下的假设:评估会制造压力及不好的感觉,干扰到公司运作的效率。

  我完全同意,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非常努力地寻找一个比较合理,而不是恐惧性的个人评估模式。我希望我的员工能够看到他们的卓越表现,是根据一项客观的标准,事先征求他们同意的标准衡量。他们自己的优、缺表现应该完全清楚地显示出来;比尔非常擅长写提案书,但是对未来的展望不够好;南茜在顾客满意度方面表现杰出,但需要多打一些拜访电话。若没有个人评估,比尔与南茜如何了解他们在哪方面需要加强、改进?

  没有个人自我评估,施乐无法运作,而我也无法发挥身为管理者的功能。

  评估的基本目的是指导、顾问咨询,及不断地改进,而不是要打击员工。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自我建设,没有如此做的主管,则必须为员工的失败负担责任。

  对于品质,我的第二个抱怨是,品质大师认为要建立品质,就必须扩大控制面,我不同意。根据品质理论而言,经理与员工的比例必须重新调整,也就是增加工作者的数量而减少经理的人数。如果公司决定授权给员工,并放弃上层控制的官僚作风,这个调整就算合理,但是我认为,假如一个工作小组过于庞大,主管将很难有效地去做指导及顾问咨询,我觉得不超过1: 10的比例是最适当的。一名经理带领10 个业务人员;1:7 或8 会更好。领导者必须了解他的部属,而且要频繁地与他们联络、沟通,而扩大控制面则破坏了这个目的,假若经理根本很少与部属见面或谈话,公司为什么需要他?

  经理人并没有发挥顾问、教练,及领导者的功能。

  假若施乐能缩小控制权,我将会非常高兴,因为我的老板就不会只是一个高高在上、掌握全盘控制权的人,希望他不会以为我在放马后跑,但我只是需要一个榜样、一位导师、一分依靠,我希望有个人能告诉我:“法兰克,你的情况变糟了,让我来帮助你改善情况。”

  多年以来,施乐的每个销售特区,都必须由地区管理团队来进行年度或一年两度的评估、测试,但是这种评估的价值低得可怜,地区主管会坐下来,将所有的营业报告看过一次,然后指出你的缺点。这可能是个充满火爆场面的面谈,但是哪个人会笨到需要别人来告诉他,事情已经很糟了?我们都看到同样的数字,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个不景气的一年或一季。而现在,在重视品质的观念下,这种过程的生产力终于大大提升。评估变成是一个指导或咨询顾问的时间,目的在帮助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主管会说:“告诉我你处理的程序,让我们一起找出症结所在。”或说:“你运用什么品质管理的工具来修正这个情况?你是否学习迈阿密地区?他们将这个情形处理得非常好!”

  假如你想要在公司发起品质运动,千万不要贸然行动,除非你和其他经理都已经愿意,把那些提到所谓“好管理理论”的教科书丢开,开始实际行动的指导及担任顾问。“九一一经理人”,别问我这个名词来源为何,在施乐,我们用来描述教条式、保守型、独断型的经理,他们永远无法和品质结合在一起。为什么?因为假若他们不想听部属有什么话要说,便永远不会想听顾客有什么话要说。

  请给我一个数字!

  虽然我想正面结束对品质的赞赏,但是我还有两个负面的说法:第一,品质的各类术语可能有点难懂,甚至可说有点愚蠢。一开始我以为这些品质术语会是另一个像每月特餐的课程,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不要让它误导你,原则是不变的;第二,品质必须依赖统计测量,而这个事实在一开始就让我想逃避,因为我不是数学天才。然而,我愈努力尝试去了解统计数字,便发现所有的结果都变得有理可循。现在,我持续使用统计工具,并发现他们绝对是必要的。当你要搜集统计资料或其他形式的资料时(但别只是搜集,要利用这些资料),必须像一名狂热分子,因为那是唯一可靠,可以用来指认客户需求的方法。我想向所有令人赞赏的管理硕士说:统计愈多愈好。对自豪有灵敏直觉的管理硕士候选人,我还有一项忠告:灵敏直觉加上良好的统计会更好。

  下一章开始,我会展示一份我们所做的顾客需求调查,我认为它可以证明统计学家所谓的“量化测量”的价值。但是,这章最后我想要确定,读者并没有错过让品质有效用的几个关键。

  现在,请你想象一列老式的货运火车(那种燃煤产生动力的蒸汽火车头对我而言已经太古老了,虽然我曾看过照片),它有一个引擎,后面拉着一辆运煤车,然后跟着是一列货车,最后面是一节车务员专用车。就某些方面而言,车务员专用车被安排在最后这一节,就像品质运动之前的美国企业,总将工作人员安排在最后,几乎可说最不被重视;然而,品质运动将这节车务员专用车和火车头直接连在一起,取代了运煤车,员工就变成推动公司引擎的主要动力。

  我想说的是:顾客满意度以及员工满意度是铁道的两条铁轨。长久以来,施乐客户的满意度都是列在公司最优先处理的项目中,而员工满意度则是列在后几项。但最后,终于有人明了,这两者必须共同存在,不可独重。

  本章最开头我提到:对于品质,我个人的定义是要让客户满意。在70及80 年代,我们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这点,施乐的营运才会出问题。没让公司员工满意,就绝不可能使客户满意。

  有很多经理人会觉得这些话很难听,咽不下这些话。美国有一项传统,那就是有人爱不自量力地帮闲忙。就让他帮吧,我想这大概是由英国传来的。

  我们有一句嘲讽性的话说:“假如你够聪明,为什么你会为我工作?”可为这种态度做一个总结。

  我重视品质,因为它有效、能使我们成功;因为成功了,所以我对施乐很满意。如果你也希望对你自己现在的工作有同感,就是你开始重视品质,并以它为工具的时候到了!

  第十章 齐头并进——调查客户与员工满意度品质改善的拥护者宣称,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公司根本没有时间犯错。第一次行动时,就必须做对;等到你必须停下来做某些修正时,公司的成本自然就会增加。

  在阅读上一章时,针对员工与客户满意,你是否已发誓要彻底执行?我再给你一次最后机会,举起你的右手,跟我一起念:“我会创立一套可以辨识客户需求的反应装置。”手还暂且不要放下来:“而且我也会设立一套可以测量及观察员工满意度的反应装置。”誓言结束。

  在前一章我曾用铁路为暗喻,提醒我自己,经营企业就像开火车一样,必须注意每一段火车铁道都有两条轨道,我们所有的人也都遵循那样的轨道来经营企业,一条是客户满意度,而另一条就是员工满意度。假若两条轨道中有一条不见了,或严重受损,你将逃不出翻车的结果。

  用同样的原理想象,一位经理人的工作,就是要遵循着轨道走,并且扮演修铁路工人的角色,负责顺着铁轨巡视,随时将松开的枕木重新拧紧,让火车能够依循轨道前进。必须有人做这一项工作——经理就像修铁路工人,而且每天都要做,否则,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