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状况逆转的原因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缩影。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出现的逆转现象与世界经济整体状况密不可分。上半年,由于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国际商品价格,特别是石油和粮食价格屡创新高,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笼罩全球。对中国而言,因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源源不断的境外资金各显神通流入国内,外汇占款使得央行被动增加货币供应量。在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效应影响下,治理通货膨胀成为200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1月16日、3月18日、4月16日、5月12日以及6月7日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使其高达175%。
在应对通货膨胀过程中,商业银行承受着巨大的政策成本,每100元存款就必须闲置175元用做准备金。为此,商业银行只能收缩信贷,而最先遭受挤压的则是中小企业,从而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新实施的《劳动法》增加了工人成本,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盈利空间受到压缩。下半年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大范围衰退,外部需求减少不啻为压垮中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小型外贸企业命悬一线,破产倒闭在所难免。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之所以如此缺乏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说到底还是与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密不可分。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点驱动力主要是投资与外贸,中国硕大的国内市场却怎么也调动不起消费需求。然而,投资需求天然具有顺周期性,在经济景气时,投资需求会不断增加;相反,当经济出现逆转,投资信心缺乏,投资需求则会加速下滑。经济不景气所产生的纷繁复杂的贸易摩擦和不断增强的贸易保护主义,使外部需求变幻莫测。由此可见,以投资和外贸为基石的中国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世界银行的政策建议
针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于2008年11月初回国时建议我国实施适度宽松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具体而言,应适度放宽货币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有一些空间,实施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高新技术行业的进步,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解决下一阶段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制约,注重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长期生产率;二是创造就业,改善民生,为扩大消费需求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重点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农村和城郊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别,进一步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在医保、社保、环保等方面也要加大投入,为今后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关于房地产行业,林毅夫认为,政府可借鉴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的经验,加大中低档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的应对措施(1)
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过去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人民银行于2008年9月16日宣布自当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当日人民银行还宣布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近4年来首次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也是近9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述调整体现了对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别化调整,对促进“三农”、中小企业发展及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中国积极应对次贷危机继续恶化和外需减弱带来的负面影响,减缓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2008年10月8日,针对次贷危机升级为金融海啸,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瑞士和瑞典6家央行史无前例地紧急协调减息50个基点,澳大利亚于前一天减息100个基点。这是中国央行首度踏上世界主要央行步调,一致行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该次降息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的重点开始偏向刺激经济增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2008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个百分点至和,为1997年10月以来的存贷款利率最大降幅。此后,又接连宣布,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从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此外,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
经历上述降息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瓶颈,为刺激国内有效需求提供保障。从未来趋势看,与美国0~的基准利率相比,我国的降息空间仍然存在。
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政府投资、降低税率,不仅可以直接拉动投资需求,而且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并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效果。实际上,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就曾促使中国经济快速恢复活力。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的应对措施(2)
我国财政部长谢旭人于2008年底发表署名文章,陈述了我国财政部门制定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谢旭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求是2008年第23期
首先,着力健全协调配合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按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定位,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就要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以及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等方面,加大力度、果断出击。扩大政策投资规模,拉动社会投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鼓励和引导,积极调动社会资金投向政府鼓励的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增加财政补助规模,促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促进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其次,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适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稳步推进*保障体系建设。合理界定财政保障范围,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此外,着力推进税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为增加企业发展后劲与市场竞争力,党和国家已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