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币的交换媒介职能是货币的根本职能。
支付手段
货币是价值的载体,货币的转移就意味着价值的转移,这种转移就是支付过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无论是由商品转化为货币,还是由货币再转化为商品从而最终完成商品间的交换,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商品的转移,即交货的过程,卖的过程。其二为货币的转移,即付款的过程,买的过程。买或卖的过程以交货及付款的完成而结束。其中付款的过程就是支付的过程。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货币充当交易媒介的必要条件。
贮藏手段
价值贮藏手段说明货币的这样一个性质,即货币所拥有的价值在时间和空间具有稳定性。货币因其拥有价值才成为货币,而不是相反。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和一定的时期内,货币所拥有的价值是稳定的,而不因其充当什么角色、执行什么职能而变化。货币作为价值的表现、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交易媒介都需要其所拥有的价值具有稳定性,否则货币的这些职能是不能成立的,货币也就不称其为货币。例如:人们不能选择价值剧烈变动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更不能选择这样的商品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所含价值稳定性也就是货币的交换能力的稳定性,是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作为价值的载体的货币,其运动就是价值的运动,其贮藏也就是价值的贮藏。货币不因退出流通的静止而失去货币的本性。商品的价值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稳定性,而作为货币的商品应最具价值稳定性,从而完成其货币的使命,这是在选择作为货币的商品时所依从的规则。纸币较实物货币稳定性要差一些。纸币的价值及其发行是人为决定的,具有无限扩大的可能,且政府也喜欢这种凭空创造财富的机制,总有扩大发行的冲动。纸币较商品货币价值稳定性要差得多,因此削弱了纸币的价值贮藏职能,在极端情况下,纸币变成了纸,完全失去了价值,而不称其为货币。人类通货膨胀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 想看书来
1 人体是经济危机的一面镜子(5)
世界货币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货币跃出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发挥作用,于是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所谓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国内货币的四种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也就是说,世界货币就是国际市场上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当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世界货币主要是作为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纸币的第六功能
金银天然具有适宜于充当货币的属性,长期占据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由于金比银更适宜充当货币,近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货币,金币本位制具有了成熟形式。进入20世纪以后,维持金币本位制的自由流通、自由兑换、自由出入国境等必要条件逐步被破坏,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金币本位制在世界范围内崩溃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直接导致金本位制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崩溃。
现代纸币除了具备传统货币的五大功能外,还具有“第六功能”——预期和组织未来的功能。
继在国内流通领域失去了货币作用之后,黄金在国际流通领域也完全失去了货币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元停兑黄金和美元贬值,宣告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神话的终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它的所有协定条款中删除掉过去有关黄金的一切规定。
黄金退出货币序列,有其内在规律。黄金是一种商品,按照价值规律,一种商品是无法完全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经济越发达,商品越丰富,黄金的有限性和商品的无限性的矛盾就越突出。进入20世纪以后,黄金增长率明显小于社会经济增长率。各国的黄金储备不平衡加剧,必然导致一些国家采取“禁止金流通”的措施。与此同时,战争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代纸币应运而生。在金银失去货币职能的条件下,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不兑现纸币出现了。现代纸币不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现代纸币与其他一切货币的区别都由此而产生。现代纸币除了具备传统货币的五大功能外,还具有“第六功能”——预期和组织未来的功能。
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货币在这些方面的功能都是对已经完成的过去的生产力价值的“记录”,有多少就是多少,在时间隧道里,这是过去决定现在。这是因为,金印等传统货币都是商品,其价值都是过去劳动的结晶,其功能也只能局限于过去,局限于过去完成时。
纸币则是依靠国家信用强制发行和流通的货币符号。纸币不具有一般商品的价值,只是作为价值的一种货币符号而具有实用性。但是,貌似比黄金弱的纸币凭借国家信用完全超越了传统货币。理论上讲,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黄金等传统货币只能用来交换劳动产品,只能用来交换过去劳动的成果;而建立在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信用基础上的纸币,不但能用来交换过去劳动的成果,还能透支未来劳动的成果。也就是说,国家信用有多远,纸币的胳膊就能伸多长。纸币进入时间隧道,必然有一个未来维度。纸币并不是滞后于由它度量的商品生产出来,而是往往先于它所度量的商品提前生产出来,于是,我们会有这样一个印象,不是商品需要纸币来度量,而是纸币“呼唤”出了商品。 。。
1 人体是经济危机的一面镜子(6)
总之,纸币除了具有传统货币的五大功能,还有“预期未来的功能”,即“纸币的第六功能”(当然,黄金等传统货币也有初步的“第六功能”,但黄金的功能主要是保值过去劳动的成果,而不是估值未来劳动的要素)。“纸币的第六功能”是近些年来风靡世界的现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与“金融创新”的现实基础,也是与劳动价值论诞生以来就如影相随的庸俗价值论的逻辑基础。
金融乃是“经济之父”
有了货币就有了金融。
金融就是经营价值、货币和资本的行业。由于价值、货币和资本都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所以,金融业是经营时间的行业;由于价值、货币和资本运动充满风险,所以,金融也被称作经营风险的行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实物形态决定价值形态,所以实业决定金融,金融服务实业,所以金融又被叫作服务业。
金融经营价值、货币、资本,按照价值、货币、资本的顺序,依次产生不同的金融部门。从事价值评估和典当的评估机构和典当机构是最初的金融部门,从事货币存贷的银行是第二批金融部门,从事资本运作的基金和投资机构是第三批金融部门,后来,又出现了以远期价值评估为基础的期货公司,以时间管理和风险管理为己任的保险公司等。现代金融部门繁多,大致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典当、资产管理等十几个部门。
金融的运作需要金融资本的投入,用以购买体力、物力、智力,以实现金融服务。资本从实业领域抽身来到金融领域,同样带着增值的目的,带着获得利润的目的。金融部门从实业部门获得的服务费用就是金融资本的利润。开始的时候,由于稀缺,金融资本可能会从实业部门获得较多的利润。后来,随着更多资本进入金融,服务竞争出现了,金融部门之间出现了平均利润,这就是金融平均利润。随着资本在实业和金融领域的进进出出,整个实业和金融领域渐渐出现了一个总的平均利润,这就是社会平均利润。
实业和金融好似一对夫妻,而且是经济的原配夫妻。金融既为实业提供支付和支持手段,又以资本的形式反过来组织和引领实业生产。在纸币条件下,纸币先于商品生产出来,组织纸币运动的金融也先于商品存在,因此,金融是“经济之父”。实业和金融好似一对夫妻,而且是经济的原配夫妻。
资源本是“经济之子”
实业只是狭义生产力,还有一个广义生产力。这就是在此次大危机中人们广泛谈及的自然资源。
广义生产力不但包括了人的体力、物力和智力,还包括了全部自然力。*写道:“广义地说,除了那些把劳动的作用传达到劳动对象、因而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充当活动的传导体的